楼市动荡不安 引专家多空论战
2014-07-26许碧莹
许碧莹
2014年以来,我国楼市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比起2013年的整体上涨趋势,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整体下行,调整迹象。于是,各方人士在关于房价的未来走向问题上,展开了一番博弈。
杭州楼市滑坡之痛
房地产业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连,如今处于低迷期的楼市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笼罩了一层迷雾。有境外媒体报道称,中国5月18日公布官方数据显示,国内4月份新建住宅平均价格涨幅几乎跌至一年来的最低点。
杭州作为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2014年开始就以“降”字开始了马年之程。外媒称,如果杭州的房地产市场出了问题,可能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祥之兆。据报道,杭州市区目前可售商品房达12.5万套,远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按目前的速度,杭州现有房产项目需25个月才能消化。
今年2月以来,杭州当地楼盘就出现了多轮降价潮,部分降幅甚至超过20%。根据国家统计局5月18日发布的“4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增至8个,浙江纳入统计范围的杭州、宁波、温州、金华4个城市全线下跌。与3月相比,杭州下降0.7%,环比跌幅位列全国之首。
近日杭州市有关部门出台规定,从5月26日开始,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如想大幅降价销售,开发商需重新申请,降低楼房备案价。这一新规被媒体认为是杭州楼市在经历首降风波后,又卷入了“限降价”的漩涡。而杭州相关部门的说法则是出台规定是为了规范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申报备案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杭州楼市作为中国的楼市风向标,一再的陷入降价潮之中,而这种逆风也逐渐扩散。外媒称其已成为了中国楼市阵痛的窗口。
看涨派vs看跌派
当前楼市的低迷,让房企大佬们在关于未来房价的趋势上激辩,各抒己见。虽然目前楼市现状并不乐观,但仍存在着坚定的看涨派。
任志强和郎咸平便是看涨派的核心力量。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衡量楼市进入拐点的条件是房价要持续下降,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但不能说房价持续下降几个月,楼市就进入拐点,暂时的降价只能说是‘波动。楼市无泡沫,当前房价下降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郎咸平则也否认了楼市拐点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楼市处于刚刚起步、正在发展的过程之中,说楼市迎来拐点找不到任何依据。
对于看涨派的观点,地产大亨潘石屹近日在某论坛上称,“我对于中国的房价不看好。尽管最近,房地产开发商、学者,用各种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尤其是任志强为代表。我认为是瞎掰。做市场的人,不要太相信这些”。 同时他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泰坦尼克号,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
近段时间网络上广泛流传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在某内部沙龙的发言稿,他从反腐对于高端市场的影响、部分城市的供应过剩、银行资金面收紧的三大核心论点,传递出“看空行业、全国房地产将下行”等观点。一时间,房企老大万科成为了唱空楼市的领头羊。不过对于此观点,万科总裁郁亮也进行了“事后表态”,称万科以“谨慎乐观,积极应对”的态度来面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并不存在看空一说。
有媒体采访了一些国内知名经济学家称,他们都认为房价会下跌但市场并不会崩盘,楼市下跌对中国经济未必是坏事。
调整步伐以稳为主
近来困扰楼市的多种声音,引起了中央关注。据了解,国家住建部已应中央层面要求,对内地重点城市进行了调研,摸底楼市真实下滑程度。调研发现,目前部分中心城市表现尚可,对经济冲击并不大,但二线城市情况差于三四线,市场出现新的分化。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亦表示,当前楼市的确存在趋冷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市场规律。秦虹认为,楼市将进入“高基数低增长”阶段,会出现小幅调整,但不会断崖式下跌,2014年的楼市调控将以趋稳为主。
有专家提醒,在楼市调控的问题上,决不能患上政策“依赖症”—遇到困难,首先就想到政策加码,而不看现行政策的执行情况。简而言之,政策加码虽是加大调控力度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如果一味的去依赖靠政策加码来改善房市现状,不考虑政策效力的发挥,只会让各方出现负效应。
纵观以往的调控经验, 一直备受诟病的部分城市凸显的土地财政问题,秦虹强调,各地方政府在进行楼市分类调控时应从产业发展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而不能一味地依赖土地收入解决财政需求,住宅建设用地的供给必须依据需求决定。
去年以来,多起房地产类理财和信托产品已出现兑付危机,当前楼市调控,或许将会面临着更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公司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监察,减少金融体系的风险。日益恶化的市场低迷局面也会加重中央领导人放宽货币政策的压力。李克强总理和其他官员已经列出了计划,借助铁路投资与减税来支持经济增长,将避免任何短期的大规模刺激计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