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毕生的追求

2014-07-26

人民音乐 2014年5期
关键词:刘胡兰西洋民歌

搞歌剧,应该从延安时期说起。

延安时期是我艺术上、思想上的准备阶段,认识搞中国歌剧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要走民族音乐的道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重视民族风格等等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但真正认识到要从头学起还是整风以后搜集民歌、跟老百姓学唱,慢慢才从心里喜欢上民族音乐。在这之前,口头上讲民族化,心里并不真正看得起,倒是很向往西欧的东西,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印象派的绘画、诗歌、音乐,入了迷。我从一本和声学上认识了印象派的音乐,学着写过一些作品,如“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好像是卞之琳的诗),按印象派增五度全音阶来写的。同学们都笑我,星海看了说:“你自己唱唱呀。”自己唱也唱不好。星海他自己走过这条路,他写的《老马》、《臧克家诗》也属于这一类。我唱过他这首歌,很喜欢。听德彪西的《大海》、《牧神午后》、《月光》,《牧神午后》写希腊海神吹笛子将美人鱼引出来,两人在海里追逐嬉戏,黄昏后双双隐去,海又复归平静。还记得唱片很特别,是蓝色的底,金色的字,其音乐就像蓝色的海水一样。拉威尔用印象派诗写的《蝴蝶》,钢琴伴奏非常漂亮,“月光透过树叶,落在苍白的石头上……”,色彩性的,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整风后到农村去搜集民歌、秧歌,从民歌配曲中搞节目。马可、张鲁、刘炽就学得快。原来民歌底子好。我也拼命学,亲自记谱,开始记不准、不熟悉,上五度下五度不懂,调式搞错了。郿鄠、秦腔、道情、民歌组曲(《九曲黄河阵》)等等。秦腔调式变化是很复杂的。开始觉得单调、单一,深入下去才觉得很丰富,包括民歌的歌词也是漂亮得很,那种美不是城市的,是山野的,“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口吃砂糖也不甜;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崄畔上又画你的眉眼。”“前半夜想你呀吹不灭灯,后半夜想你呀翻不转身……”“想你想得睡不着觉,听见狗咬急忙往外跑。望见大路看不见人哪,泪珠儿打得脸蛋儿疼。”“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儿煮米我不嫌你穷。”“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五十里路看一回你”等等。慢慢地才觉得民间的东西真好,真丰富(当然很粗俗、恶劣的也有)。

以前喜欢波特莱尔的《罪之花》(今译《恶之花》),现在一下子转过来去搜集民歌,该有多大的变化?在延安首先在思想上对民族的、民间的、传统的东西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如果没有,恐怕也不会走到民族音乐的道路上。当时已是倾向印象派了,再跨一步,就是无调性的了。当时也比较单纯,感情也不复杂,一深入到民间去,就爱上它,后来就迷上了。有了这才真正体会到民间音乐的妙处和好处,不迷上,不容易发现,它的妙处被朴素的外貌掩盖了。其实民歌所表现的内心还是很丰富很复杂的。我亲自听过一个少妇纺线时哼《蓝花花》,用很低的声音,很慢的速度,唱得很哀怨,好像她自己的身世就是蓝花花的一样,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搜集民歌后才发现老百姓也有细腻的内心感情,哪怕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唱的民歌都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过去我们对群众的了解是太表面了,你要是跟他们做成朋友,你了解的还会更多。在张家口,我和一个工人交了朋友,他讲了他的身世和痛苦。过去只了解自己阶层的知识分子,不了解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我本人也是个兵,1938年在冀中,我的班长姓季,后一起到延安,一路上对我各种照顾,教我如何烧火、打背包、打草鞋,如何治脚泡。当时我才十八九岁,他完全是个大哥哥样子。他是行伍出身。工农兵,我们的人民,都有自己的内心生活、感情寄托,我们写的东西如果不表现他们的兴趣、感情,就不会受欢迎。只有学会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语言),才能找到跟他们沟通的形式,才能为他们所喜欢。这就是我从延安整风后深入民间、搜集民歌,才有的一点改变。从对老百姓轻视、看不起,到改变为平等的,才懂得他们。当然,工农兵有的也有相当严重的缺点(知识分子干部就没有严重缺点了?),但毕竟优秀的、高尚的、纯洁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流。开始懂得尊重人民、开始重视他们的艺术,才打下了搞艺术要走民族化道路这种思想基础。首先有个理解群众、尊重群众、欣赏他们的问题。走民族化的道路,如果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只是猎奇,搞点装饰当招牌,没有真正的感情,也不会有真正的价值,还是格格不入,还是摆架子。音乐一听就听出来了。

以前都认为民歌很简单,记下来按调子唱就会了,有时记完了也没唱给老乡听。记得有一回请了个老乡杜氏,她教我们唱道情。我觉得学得很像了,她却摇头。怎么不对呢?我觉得奇怪。她一唱,味出来了。我调是唱对了,但不是那个味。后来我才知道,所谓像不像,不是躯壳是灵魂,不是形似,是要神似,如同唱京戏够不够味。冯牧老笑话我:“你根本不会唱京戏。”刘炽是陕西人,张鲁、马可是河南人,搞民歌他们比我早,也比我像。特别是我过去不喜欢,走到这一步,很费了点劲。有这入门后就触类旁通了,以后学各地民歌就顺利多了。

积累一些民歌后,秧歌运动就起来了,鲁艺每个人都卷了进去,音乐系都参加了秧歌队。我打“铙”,自己也配点秧歌调。大秧歌《胜利鼓舞》是个联唱,刘炽写第一首,我写第二首《穷人日子难又难》,用民歌改编,是套曲,演出效果还不错。1944年贺敬之写的短剧《拖辫子》,写一个巫师走夜路,辫子让酸枣枝扯住了,他以为让鬼缠住了。我写的曲子,演出了(王大化演的)。这等于试笔了,开始了模仿阶段,如同写字的描红。但不可能完全用旧曲子去套,总有些改编。有意思的是,以前还没有搞民歌时,我就重视四声(可能受赵元任的影响),一直到后来写歌剧都注重四声,不倒字。现在有些人先有曲子后配词,颠倒四声,作曲方法是西洋的。搞民歌后这方面更有所锻炼。(写《周子山》,马可他们也解决得很好。)一直到后来参加《白毛女》配器(在延安),包括一些过门,如喜儿煮药那段音乐也是我配的,扎红头绳的伴奏也是。《白毛女》演出我参加乐队,打锣。

延安算是个准备阶段,到东北才写了中小型的歌剧。日本投降后就分成好几个队,贺敬之去华北,刘炽去大连,我们是去东北,到了佳木斯办了东北鲁艺。后来形势紧张,就又分散到各地(5个团)。我在三团写了《收割》(劳军的);《两个胡子》(剿匪的)。我的曲子采用东北的调子,有个歌从民歌《妓女告状》脱胎出来。头一次用板腔体,塞克听了很感兴趣,写了篇文章,认为曲子写得好。虽是配曲,但创作成分已相当大。到了东北就有个简单想法:在东北就要写出东北风格。以后写《刘胡兰》用山西风格,《春雷》湖南风格,《韦拔群》广西风格,都是一脉相承的。抽象的民族风格是没有的。世界的音乐也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音乐汇总起来的。我最近给黄安伦写了两句话,头一句是传统必须继承才能发展,但真正的继承是为了发展。第二句是世界艺术之林是各国各民族之树的总汇。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就必须发展中国民族风格,才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中国每个地方的色彩特点就是中华民族的风格的组成部分。我不认为有什么抽象的民族风格。endprint

在东北写了大型歌剧《永安屯翻身》(张庚编剧),音乐、剧本都不太成功,是头一部大型歌剧。搜集东北民歌,包括“二人转”。但搜集的还太少,材料不丰富,思路也不开阔,风格是统一了,但曲调色彩变化不丰富,旋律性差,虽然演出了,配合了土改,但以后也没再演。深感到进入创作之前还没有很好消化民间的东西,从形式到内容。这个阴影影响到后来的创作,旋律性被朗诵调的语言所掩盖,一直想摆脱二人转的说唱形式(朗诵调)。但也有个好处,四声没倒字和学习二人转有关系。后来写的《复仇》也是大型的,舞台很热闹,坦克车上台,拼刺刀等,和《永安屯翻身》比较,前者深度不够,旋律性不强,后者结构较差,不够统一。进沈阳后又成立了东北鲁艺,还写了些小歌剧,如《我明白了》、《一台机车》等。

进北京后又写了几个小歌剧:《好军属》、《花开满山头》、《全家光荣》等,都是在《刘胡兰》之前写的。《好军属》光未然认为是“明亮的小溪”。写《刘胡兰》已经脱离了配曲阶段,过去如《复仇》还是用郿鄠调(陕北)。《刘胡兰》在歌剧创作上有了自己一套东西,独立创作,对民歌、戏曲都是“拿来主义”而不是模仿。舒铁民说《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一听是山西民歌出来的,但具体是哪个民歌,也不是。这从几方面讲:

第一, 中国搞歌剧、搞音乐的不和编剧一起搞,写剧本的不懂音乐,或对音乐陌生,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符合音乐要求。当时比较明确的一点是,作曲、编剧、导演要一起结合才能写出符合歌剧要求的剧本,至于好坏则看能力高低。我参加搞剧本(几乎写了第二场整整一场戏)。写大殿审判一场,我和编剧海啸还探讨了歌词的写法。戏曲是五字句、七字句或3—3—4句式。我觉得感情仅仅用这种形式是否会受拘束?歌词应该更自由些,如刘母的唱:“娘要是没有你,就像那没有‘捻子点不成灯;娘要是没有你,就像那没有叶子的枯树成不了林;娘要是没有你,就像是只剩了一口气再也活不成!……”重复句就是为音乐的重复提供可能。全剧中,“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主题旋律反复了六遍。让这个主题反复多次是为了给人以深的印象。

第二,以前搞的都是秧歌戏,一段一段歌作为整个歌剧结构是没有的。《刘胡兰》以前,如《王贵与李香香》,用了很多对唱(两句体、四句体),大段咏叹调没有。写《刘胡兰》就想写出一部向大歌剧方向探索的中国歌剧(这和当时的时代气氛有关:刚进了大城市,提出要占领舞台;1954年中心转向城市等)。过去听了西洋歌剧,对其认识和理解较浅,歌剧如何中国化?《刘胡兰》在音乐形式上从西洋歌剧学了一些东西,如全剧人物主题的发展:“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从序曲、间奏、女主角的唱段等,成为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而不是零碎的、互不相联系的音乐片断。这是从西洋歌剧主题发展的,中国化了的,再也不仅仅是秧歌戏,要写出一部完整的歌剧音乐。又如声部:刘胡兰女高音、祖母女中音、母亲次中音,三个声部是齐全的。男声方面男高音(王本固)、男中音(村长)、男低音(区长),也是齐全的。《刘胡兰》在很多方面是学西洋歌剧的,包括大段咏叹调,如《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大青松》(男低音加合唱,也还可以,后来李志曙还灌了唱片,他是天津音乐学院的教授)。这在当时是第一部作这样探索的歌剧。后来晚些的《草原之歌》(罗忠贤作曲)就比我还大胆些,他的重唱用不同的曲调不同的唱词。我只是相同的词,主要是怕群众不大能接受,并不是不知道。如《弄臣》的四重唱,我学生时代在北京就学唱过。《白毛女》在延安时只用二部合唱,当时主要也是看群众是否接受。戴爱莲的舞剧《和平鸽》我参加写四场,七场音乐(自己配器),结果就有“大腿满台跑,工农兵受不了”的议论。有些形式明知可以用但没有用,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在音乐节奏的使用上也不拘泥于民歌,如6/8的节奏“放心吧,别挂牵”:临刑前刘胡兰唱《大风给我传个信》,节奏都不是民歌的,是西洋的。但听起来又不觉得不是中国的东西。我探索中国化的歌剧还是有个界限:群众的接受程度,群众不接受的先不用。

《刘胡兰》探索了歌剧的各种问题:词的写法、音乐的形式、戏剧高潮的处理等。但主要特征是西洋歌剧中国化,曲调、旋律是从民歌发展的,不是洋腔洋调。因刘胡兰是山西的,采用了以山西为主的民间素材,给人感觉地方色彩很浓,这就是民族化必须有所寄托的意思。

《春雷》在这点上是相同的,尽管采用的是湖南民歌,我选用湖南的花鼓戏而不采用湘剧。因为湘剧是昆曲的地方化,基本东西还是昆曲,它还不能代表湖南特色,最有湖南特色的是花鼓戏,我也选了一些湖南民歌。搞歌剧第一次采用南方音乐,以前没有接触过。但我有个经验,学习民间音乐、地方民歌,非常重要的是学习地方语言(我用湖南话读剧本的唱词)。尽管素材不够,消化也不够,但用湖南话的四声来写,有些唱腔就是用湖南腔写的。如潘三调戏满妹子的一段唱:“满妹子,满妹子……”就是根据湖南话四声音乐化的,写出来大家都认为太有湖南味了,也符合人物个性,对语言用心掌握在《春雷》中特别明显。

《春雷》是运用民歌发展的,尽量不写成节歌体,尽量有戏剧性。《刘胡兰》男高音写得不太成功,而《春雷》的易宗秀的独唱“灯笼火把渐黯淡”就写得较完整,更像咏叹调,是借鉴西洋的咏叹调来的。《春雷》更明显地把合唱当成戏剧群众的合唱,而不是外加的。如李国良来缴枪时群众合唱《我们不能散》,完全是戏剧性的合唱。攻打潘家大门的合唱、潘亚雄被沉潭的领唱、合唱也都是相当有戏剧性的。将合唱明确作为戏剧音乐的一部分而不是插曲,是带动作性的戏剧性合唱。《刘胡兰》也有合唱,但这方面不太明显。《春雷》注意人物的个性,可惜没有一个贯穿到底的主题(这种贯穿性的主题可以是人物的,也可以是全剧的。《卡门》序曲及后头斗牛场面的音乐就是全剧的主题,而《阿伊达》的贯穿主题则是拉达默斯的主题)。潘亚雄的主题写到第七场“雾茫茫……”才觉得找到了,可是已到了最后了,也无法改前头的了。

《春雷》在风格上湖南化较《刘胡兰》山西化彻底,有几段音乐写得不错。如潘大爹唱的“渔鼓”(众合唱)湖南味道很足,是说唱性质。地方色彩如果离开地方语言很难成功,学地方音乐一定得从地方语言着手,这是《春雷》的经验。不少合唱是西洋手法,是戏剧性的,但却有地方特色。endprint

《春雷》创作于1958年,《窦娥冤》本来还早,1956年纪念关汉卿就着手写,中间搁下了。到1960年才完成,1961年才上演。《窦娥冤》剧作侣朋改编得不错,也较忠实于原著。音乐如何写?也不可能找到元代音乐,就采用戏曲的风格。过去有些歌剧有某些段落也是用戏曲板腔体的,如《洪湖赤卫队》的“娘的眼泪……”《红珊瑚》的“海风阵阵……”及《红霞》中的唱段也用板腔体,但还没有一部歌剧是完整地、全面地采用板腔体来写。

我认为要表现《窦娥冤》时代的生活和人物用戏曲板腔是合适的。为此,我调动了有关板腔体的全部知识和手法,仅从板式看,有叫板、散板、慢板、快板、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急板)、摇板(过渡的)等各种板式,都在《窦娥冤》中分别用了。公堂一场用垛板、“倚门望”用散板(或“叫板”)开始,而后是慢板(一板三眼),再后是行板(“二六”、一板一眼),而后变成“快流水”(速度加快,增加朗诵成分),再变成“紧流水”(有板无眼),然后散开来化为摇板,收尾又回到散板上去。整个《窦娥冤》都是用板腔体的,中间的插曲如同京剧中插入了点“吹腔”(用喇叭吹,不是西皮,也不是二黄,是从昆曲弋阳腔出来的)。当然,也并不拘泥板腔,也用点别的。为了旋律性强点,如法场一场“来到法场细细看”一段唱,唱到“有手不能弹,有风吹不干”加入群众合唱(与窦娥对话,加强法场后气氛),除了是戏剧性的合唱外,和窦娥独唱的风格是一致的,特别有民族风格,旋律性较强。最后“三愿”唱罢,群众跪下合唱“愿窦娥早早升天……”推向了高潮。

用板腔体写歌剧,达到很强的戏剧性。以前没有人这样做,以后恐怕也不会有人这么做了。我的过门是独立的,这是从京剧中得到的启发。京剧的过门是独立的(西洋歌剧的过门、间奏虽然是独立的,却不像京剧只是重复,而是变化的)。舒铁民认为我会写过门,实际上是向中国戏曲学习的(旋律则是另一回事)。《窦娥冤》是全面展开向戏曲学习,同时也采用了西洋歌剧的重唱、合唱,还有高腔式的伴唱。重唱如窦娥和婆婆的二重唱,不同词曲,有搭在一起的,也有错开的。窦娥最后化为鬼魂后的唱,用山西梆子的“二本腔”(鬼音),高八度音,郭兰英唱来特别传神。《窦娥冤》是我学习中国戏曲的总结,将戏曲手法加以发展,同时也敢于在严格的戏曲中用重唱、合唱、帮唱,试图发展戏曲的手法,但这种手法是可一,而不可再的。

第四部戏《韦拔群》的准备是歌剧《矿工女儿》。“文革”后期,从部队农场调我和侣朋、乔羽去张家口帮人家写的。下放了,每天排队吃饭唱样板戏,手头一点材料也没有。当时说了句后来挨批的话:“六年没听音乐了”。(批判者责问:“样板戏难道不是音乐?”他问得好,但确实对歌剧音乐是陌生了。)张家口文工团是个水平不高的文工团,却要写个大歌剧,写的时候又不能用过去写的任何东西。这个戏写的是北方矿山的题材。后来从内蒙古二人台中选了一个叫“爬楼”的曲子作为女主角的主题音乐,没材料是缺点,也是长处,受拘束少,条条框框也少,就放得开些,可采用各种手段。有几段曲子较好,如女主角归家时唱“站在家门口……”(其中“槐花似蝶开”可称为侣朋的妙句),特别是最后的合唱,转调比较自由,高潮往前推进,到结束时很辉煌:“看东方太阳正在升起,光耀着大地!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胜利!胜利!……”(乔羽词)最后观众激动得都有点坐不住了。

到写《韦拔群》觉得要走一条新路子。韦是壮族,风俗习惯和内地是不同的,音乐和汉族也不是一个类型,壮族、侗族有多声部合唱,汉族则没有。这给我提供了更多可以采用吸收西洋歌剧作曲方面的手段和技巧,特别是转调、和声。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多声部合唱《拔哥回来了》,既是民族的(侗族大歌),又是西洋歌剧的对位手法(复式对位),把少数民族的音调用在里头,并有所发展。再如《长风萧萧》(韦拔群出走的主唱段)是从壮族民歌选取素材作为主题发展的。猛一听相当“洋”,用了二度转调。为了向前推进,正因为是少数民族的,某些技法和西洋手法可以相吻合,就更大胆地采用了西洋歌剧手法,使之更强烈。男中音很少有这么大段的独唱。采用现代咏叹调手法,把咏叹和宣叙结合起来,使之更加有旋律性和戏剧性。

写韦拔群我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然黄安伦替我配器:插曲、伴奏、过场音乐、合唱处理等增加了很多色彩,使器乐部分有很大的提高,功不可没。《韦拔群》的音乐比过去又进了一步,手法更加现代化,是否一定好则是另一回事。有几段音乐还可以,包括阿兰死之前的独唱、二重唱(李元华后来也录了盒带),《韦》之前中国歌剧界还没有人用对位手法写合唱,还有三幕双方吵架的合唱,也颇有戏剧性。在戏剧性音乐方面进行探索,采用西洋手法,更加民族化,更加现代化,至少,在听觉上不那么感到陈旧。刘文金听了那段《长风萧萧》甚至还认为有点“超前意识”。简单地说,《韦拔群》更多地采用西洋手法,同时又使之更加富有民族风格,注重了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和地位,和小黄合作使器乐有其独立的位置,提高了器乐在歌剧中的重要性,使我的这个想法有所实现,有几段过场音乐写得很好。

本来以为《韦拔群》是个开始(合唱的对位手法,中国民族和声的探索等),结果成了结束。后来没能再写出新的东西,愿望不能完成了。也不知道谁还会注意我的这些想法,我走的这条道路:一方面更广泛地利用西洋手法使中国歌剧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坚持民族风格,这就是民族风格的现代化,走过去民族歌剧的老路不行,再发展怎么走?再发展要转弯了,找新的路,中国歌剧从民间出来,后来似乎进入了庙堂,脱离群众了(包括我本人在内),应该恢复到民间去,但和过去又应有所不同。怎么继续探索和发展?我是开了条路,刚刚开始,如何发展,建造起辉煌的歌剧艺术的大厦,有待于新一代的音乐天才们,但民族化和现代化为现代多数群众所喜爱,恐怕是最主要的。至于你爱采取什么形式都可以。究竟会是什么一种样式,很难预测,但这两条是不能放弃的:民族化和现代化。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传统像条河流,不能割断……”继承传统为了创造,而民族传统也必须创造。世界艺术之林是各国各民族艺术之树的总汇。只有代表中国特色的艺术之树才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前者是传统的发展,是时间;后者是民族的、地域的特色,是空间。这两条是最主要的。

(责任编辑 张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胡兰西洋民歌
唱起歌儿想念她
——献给刘胡兰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乐谱:刘胡兰颂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
在刘胡兰像前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