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跋涉人生

2014-07-26

人民音乐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同志音乐

谈老友李凌

■周巍峙

我和李凌是1938年在延安认识的,那时候我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给吕骥、张震当助理员,李凌和贺绿汀他们当时都在那里拉小提琴。

李凌是个很和善、讲友情、讲团结的人,为人正直,胸怀广阔,从中央歌舞团到中央乐团再到中国音乐学院,是个从不空口说白话的实干家,所以大家把工作交给他都很放心。

李凌非常朴实勤奋,又心直口快,他的广东普通话虽然有时候讲不清楚,但写了很多有影响的评论文章,一直笔耕不辍,直到病得很厉害的时候还常趴在小茶几上写作。他的文章,包括歌唱、器乐等方方面面,写得比较有影响的关于“轻音乐问题”、关于“气声唱法”,那时候很多人是反对的。但我们认为通俗歌曲是群众当中流行的一种很容易掌握的一种艺术形式,思想内容健康、有利于表达人民思想感情就应该提倡。比如李谷一、谷建芬等这些人都是搞得很正面的东西。他所写的文章在音乐史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是非常宝贵的音乐史资料。

周巍峙 中国文联名誉主席

怀念老友李凌同志

里汶同志:

欣逢老友李凌同志百年诞辰,特驰函表示热烈的祝贺!李凌同志对新音乐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将记载史册。在他主持中央乐团的工作时,积极大力普及交响音乐,这些都是值得称颂的。可以说他是新音乐运动的一块丰碑,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我因年老体衰,不能亲临会场,尚乞鉴谅。

此致

敬礼!

孙慎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原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

二0一三年十一五日时年九十有八

敬爱的老团长李凌同志

我永远怀念您

■周广仁

1951年,我从上海被调到北京来准备去参加在东柏林举行的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回国后,我在中央歌舞团和中央乐团工作,李凌同志又是我们的团长。他是我最早接触的共产党员。他为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我们这些青年演员像一个慈祥的父亲。他关心我们在专业上和思想上的成长。让我最感动的是“文革”刚结束时,他在病中,在报纸上看到周广仁举行钢琴独奏会的广告。他心里异常激动,感想很多,马上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春前草——从周广仁钢琴独奏会想起。说日本有一种小草,叫“春前草”,它总是敢于在寒冷未尽,春暖未到时,就露出土来,倔强地生长着,傲然不示弱。李凌同志表扬了我介绍中国作品还着重演奏了十多年来不曾和观众见面的西欧古典作品。在那些年里,谁也不敢这样做。他关心我在“文革”中失去了丈夫,独自一人带两个小孩子。他还谈到许多教学上的问题,说文艺界还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肃清。他鼓励了我开了一个好头,后来我们钢琴系的老师们人人都开了一场独奏会。李凌同志就是这样关心我国的音乐事业的,我就把李凌同志这篇文章作为我的《钢琴教学艺术》文集的序。

周广仁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

难忘的记忆

■才旦卓玛

在纪念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回想起与李凌老师认识和受到他的教诲至今难以忘怀,追述记忆中的一些事,缅怀李凌同志崇高的精神,以表达我的敬仰

之心。

1963年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记得那年,中央歌舞团到苏联、罗马尼亚、蒙古人民共和国访问,我有幸参加了出访演出,李凌同志当时担任中央歌舞团的团长,也作为演出团的负责人之一参加了访问演出,我也就是从此认识了李凌同志,后来我一直称呼李凌老师。当时我还是一名学员,文化程度较低,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仅仅在感性的认识上,把握好音乐的内涵还有待提高。在出访演出期间,李凌老师非常关心我的每场演唱,因为,当时我是唯一的藏族演员,期待着我唱好民族歌曲。演出后,李凌老师告诉我,在国外听到地道的藏族歌曲是很不容易的,你的演唱使观众无不喝彩,观众还说,“听了你的歌仿佛到了喜马拉雅山”。李凌老师经常提醒我,要保持民族唱法,藏族歌曲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定要唱好,同时,针对我的唱法和音乐的理解,他指导和讲解如何掌握音乐、理解音乐,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讲给我听,使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声乐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964年,我到北京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排练,李凌老师也参加了,他知道我在《东方红》里担任演唱歌曲《毛主席的光辉》,排练时他经常指导、鼓励我唱好。李凌老师十分关心我的演唱和成长,他的教诲始终激励着我对声乐艺术的追求。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我回到了西藏,为社会主义的新西藏放声歌唱。后来,我有时到北京演出,常到李凌老师家,大姐和女儿可亲可爱,她们非常热情,还关心照顾我的生活,有时我和其他藏族同事一起到李凌老师家请教和做客,我和李凌老师家已经是熟人了,后来我们在全国音协共过事。1996年举办西藏首届“才旦卓玛艺术基金奖”大赛,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李凌老师在百忙中题词祝贺:“奖励民族歌唱艺术,丰富世界音乐文化”,他始终鼓励我们弘扬民族音乐,为民族歌唱艺术做出贡献。

每当我想起这些,我非常感激一位汉族同志对一个少数民族歌唱演员那么的关心,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关心,而更重要的是他关心对藏民族音乐的弘扬和发展,我十分敬佩李凌老师豁达的胸襟和为人,他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老师,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才旦卓玛 歌唱家,原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纪念音乐家李凌先生

■徐沛东

李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社会活动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以超拔的智慧和胆识为中国的新音乐事业披肝沥胆、奋斗不息!他的音乐思想曾对近现代中国音乐事业产生过重要影响,为推动中国音乐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凌先生作为一位音乐社会活动家和国家艺术事业的重要领导者,一生投身于进步音乐活动、创建音乐院团、出版刊物、普及音乐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深入的、开拓性的和卓有成效的工作。30年代,李凌在家乡成立了台山青年抗日救亡工作团,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李凌从延安鲁艺音乐系毕业后,于1940年同赵沨、林路、沙梅等人在重庆成立“新音乐社”、创办大众化音乐刊物《新音乐》,他对“新音乐运动”思想的深入阐述在音乐界中建立统一战线,产生过很大社会影响。endprint

李凌先生作为音乐评论家,实事求是、眼光深远。在发表的数百万字的音乐评论中,以犀利的笔触记载着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音乐活动的独见和论说。他“始终坚持不懈地为争取我国社会主义音乐艺术多样化的健康发展而奋争,反对思想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中的偏激情绪,鼓励和扶持不同体裁、风格、个性的创造性发挥”①,从而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李凌式评论风格。在出版的《新音乐教程》、《音乐杂谈》(1—4集)、《音乐美学漫笔》、《歌唱艺术漫谈》、《秋蝉余音》等著作都有深入阐释,例如“在文集《音乐流花》中,他评论了一百五十多位中国音乐家的艺术创造?熏阐释他们的创作个性,赞扬他们的特殊成就或指出某些不足,其着眼处常在于发扬艺术家的个性、促进音乐的百花齐放”。②“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和历史考验,至今仍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仍能给当代人以许多启发,这在中国现代音乐批评史上实属难得”。③

李凌先生作为音乐教育家,致力于创办音乐教育机构和表演团体。在筹建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恢复中国音乐学院,创办社会音乐学院、中国函授音乐学院的过程中李凌先生以超群的智慧将音乐教育的星星之火燎原中华大地。

李凌先生是一位才思敏捷的音乐思想家和勇敢实践的实干家,始终受到人们深深的尊敬!他待人宽厚、荐人举贤、团结同志的作风更成为音乐界的美谈!总之,李凌先生的一生是为争取我国音乐事业健康发展而努力奋争的一生!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李凌先生百年诞辰活动,不仅是对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音乐工作者的纪念,更是对当前气象万千的音乐生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古人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认为,用这句话来概括李凌先生的品格是不为过的。

①②郭乃安《眼光广远,实事求是——谈李凌音乐评论的主要特色》,《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第21页。

③同①,第24页。

徐沛东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怀念李凌老师

■彭丽媛

李凌老师是我的老师,我是他众多学生中的一个。李凌老师作为一个著名音乐教育家,作为一代名师,作为一个高尚的人,都让我深深缅怀。在李凌老师百年诞辰之际,我十分怀念他,心中充满了对他的钦佩和感激之情。

李凌老师是我国乐坛有名的“伯乐”,他爱才、识才、惜才,由他慧眼发现和提携的人有很多,我是其中之一。当年,没有他的极力推荐和执着推动,我是难以到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并长期深造的。那些往事,我至今历历在目。1981年初,我作为前卫歌舞团的歌手到广州参加“羊城音乐会”,在所住的宾馆遇到一位长者,他主动过来同我打招呼,非常和蔼亲切。他询问我对声乐艺术的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想法。他对我说,年轻人如果只凭自身条件好而不刻苦学习,只能是一个“歌匠”,要努力成为一个“家”。他建议我到中国音乐学院继续加强学习。那时,我还不认识他,旁边一位老师告诉我,我才知道他就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凌老师。我很感动,向他表达了希望有机会学习的愿望。没想到的是,李凌老师对此事特别上心,雷厉风行,一周之后我就接到了入学通知书。后来,他为了让我再转入本科深造,不辞辛苦从北京到山东去同有关方面协商,千方百计做通各方工作,我才有了在中国音乐学院8年学习的机会。这8年是我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李凌老师起了不可替代的“伯乐”作用。

李凌老师做事认真负责,培养教育人很有水平,教学上既重基础又重提高,既重外来又重本土。他把我引进中国音乐学院后,为培养我费尽苦心,结合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为我量身确定了系统培养的整体思路,亲自组织实施。他特地把一位声乐专家从中央乐团选调到中国音乐学院来,要求这位老师好好辅导我。他还指导安排了诸多风格不同的名师来精心教导我。李凌老师独具匠心的眼光和系统培养的方式,让我接触到更多艺术高人、领略到更多艺术风格,增益了己所不能。我后来在艺术道路上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他的教导有方,离不开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及在座各位老师前辈的悉心指导。我向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们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李凌老师也是我在为人方面的良师。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别人,我非常敬佩,也深受影响。他特别热心肠,为人真挚,诲人不倦,助人为乐,但从不图回报。我刚到中国音乐学院的第三天,他就带我下了一次“馆子”,让我品尝了地道的广东菜,餐后还带我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演出,那场演出我一直记到现在,那就是——郭兰英老师“告别舞台歌剧片段音乐会”。当时,他只有两张票,他自己的女儿都没机会去看。李凌老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但总是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我对此体会尤深。当我取得成绩后,他从不宣扬他对我的精心培养、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每当我向他表示感谢时,他总是谦逊推辞,归功于其他老师。

在李凌老师感召和影响下,我一直认为做一个好老师是人生一大幸福。现在,我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永远铭记李凌老师的伯乐之恩、栽培之恩,学习弘扬他的为人之道、育人之道,像他那样做一名德艺双馨的教育工作者。

谢谢大家!

彭丽媛 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 荣英涛)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音乐学院同志音乐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敖丽芳 达斡尔的歌声在中国音乐学院唱响
研究生层次传统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其构想——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发言提纲)
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