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手风琴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4-07-26朱经白

人民音乐 2014年5期
关键词:手风琴作曲音色

世纪中叶,中欧出现了一种由风箱及自由簧片组成的全新概念的装置,即传统手风琴的雏形。经过不断的发展,极具特点、便于携带并有丰富音色变化的手风琴逐渐风靡全球。再到罗兰将强大的数字模拟技术融入具有传统外观的手风琴中,生产出系列的V-Accordion电子手风琴,两个世纪间手风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我们的手风琴教育是否也正同步进行着变革?音乐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新兴乐器该如何转型?这正是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内容。

一、旧教育方式的掣肘

教学模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传统手风琴教学比较枯燥,注重基本功、技能技巧。因乐器的局限性,它只能演奏一些适合其音色及风格的乐曲,扩展空间很小。而且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会用在练琴上,没有时间去思考创新,探索实践更多的音乐内容。但是随着新音乐的流行,传统手风琴在中国风光不再,从2005年开始,全国各类艺术院校报考手风琴专业的人数下滑,专业学生毕业后几乎全部转行,整体教育形式不容乐观。对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的手风琴教育究竟病在何处?

1.象牙塔里做学问,与社会需要脱节

专业艺术院校对自己的定位是培养音乐精英人才,闭门造车,而根本不考虑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但事实上音乐家毕竟是少数,其实大部分毕业生还都是普通的音乐工作者。同时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些教师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至于形成了“功能性文盲”。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理论与实际相悖,这就造成了一些专业艺术院校学生就业率低的现状。

2.重技能教育,轻能力培养

以传统手风琴教学为例,它的教学模式是:基本功——技能技巧——乐曲演奏——艺术表现。在传统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在练一首新的乐曲时(特别是没有音响资料的作品),首先要在琴上视奏,视奏能力强的学生,可在两三天内练熟,然后再按照乐曲的要求进行处理,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完成一部作品的演奏。而对于视奏能力不强、演奏能力又稍差的学生,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拿重奏来说,重奏的学生必须要具备对新乐曲的理解能力及演奏能力,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技术水平还要相当。对于协奏来说,除了对演奏的学生有高标准的要求外,还要具备一个好的乐队,更需要一个好的指挥,这将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排练过程。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演奏效果就会不尽人意,那么一部好的作品也就很难问世了。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量宝贵的时间、人力、物力,都花费在了简单、枯燥的记忆及重复劳动中,没有时间再去思考研究更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自然也就不佳,而能力提高更无从谈起。

3.学习难度加大,普及程度降低

自从艺术院校引进自由低音手风琴以后,我国手风琴的演奏水平飞速发展,不到十年的功夫就赶上了世界一流水平。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手风琴的普及教育。难度的增加提高了手风琴的准入门槛,许多业余音乐爱好者会因难度大、不好学,转而学习一些容易掌握的乐器,因此手风琴的普及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随着罗兰公司推出将传统手风琴及其他多种乐器的音色采样及演奏方法集于一身的电子手风琴,它的培养方法、模式、内容都必须要改变。单单会演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手风琴的表现需要,于是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的驾驭这件乐器。

1.重视能力教育,鼓励音乐创造

俗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笔者发现“演奏作曲”对于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最快、最好、最直接。演奏作曲,说白了就是“演奏加作曲”,即一首乐曲从创作到演奏都要由一个人来完成,这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用“演奏作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一定不会差。钱学森曾说过:“开发人的大脑比开发太空更重要。”音乐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他们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才会有灵性有活力。音乐是有声无形的,其创造空间也要比其他艺术大得多。正因为其想象空间的巨大,音乐对人类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最有效的,这也正是音乐教学所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2.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当今社会,音乐已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研究音乐的同时我们还要研究社会背景、人的状态等多重方面,这其中就涉及多门学科。例如研究音乐创作,从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其实就是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真实缩影。社会的复杂变化给音乐艺术领域增添了很多创作的素材,音乐的发展与许多学科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培养“一专多能、博文广识”的人才,在强化专业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3.重视学生就业,按需培养人才

目前,我国专业艺术院校的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表演技艺的完美,而忽视了学生的就业问题。用传统的观念来说“一招鲜吃遍天”,而这种观念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现在必须把观念转变为:把学生就业放在第一位,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为此,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依托学院丰富的演出资源,成立现代流行电子手风琴乐团和电子手风琴交响乐团,开始了一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乐团中所有的演员都是在校生,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及附中学生;同时乐团还聘请作曲、手风琴、指挥等业界专家对团员进行指导,以示范讲座、演教互动等特色授课方式,使学生们的乐队合作能力、音乐驾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传统教学中,一学期最多演奏四首乐曲,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完成作品量从原本的四首增加到了现在的十几首(其中包括重奏、合奏、原创等作品),而且演奏效果也有所提升。“演中学、学中演”,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及就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endprint

三、教学内容的变革

对于电子手风琴这一新型电子乐器,该如何更好的展现与运用其音乐要素,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同时,课程设计、教育重点、教学标准也是音乐素质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电子手风琴演奏标准

1.掌握电子手风琴的各种演奏技能技巧

我们说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基础是技能技巧,如果没有纯熟的技能技巧就不可能演奏出好的作品来。电子手风琴和传统手风琴的区别在于,不但要掌握演奏手风琴的技能技巧还要掌握电子手风琴中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的乐器有它不同的演奏方法,这样就加大了电子手风琴的演奏难度。如管乐是用吹奏的方法,弦乐是用拉奏的方法,弹拨乐是用弹拨的方法,打击乐是用敲击的方法等等,而不同的演奏方法就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声响。比如演奏长笛音色,就要努力去模仿长笛的音响效果,把琴键想象成气孔,把手指想像成嘴,听觉效果应该和长笛吹奏出来的效果一样才算达到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具备较高的电子乐器演奏能力,才能完美地展现电子乐器的特色,才能较好地诠释电子音乐作品。

2.掌握电子手风琴音色编配的使用与开发

传统手风琴的演奏音色是在手风琴上固有的,使用哪个音色就按哪个变音器。可是电子手风琴就不同了,它在传统手风琴音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音色编辑功能。电子手风琴具有上百种音色,包括14个高音音色、7个低音和弦音色、7个管弦乐低音音色、7个管弦乐和弦音色、49个管弦乐音色、128个鼓音色、还有7个簧片调节音栓、5个和弦簧片调节音栓、3个自由低音调节音栓和意大利风格的簧片、阿根廷风格的簧片、法国风格的簧片、德国风格的簧片及簧片震动、波音、亮度、平衡、音栓的设置:16、8、8-4、4、2等等。此外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演奏者可以编辑一些自己喜欢的个性手风琴音色,这在把演奏技能技巧放宽了的同时也加大了演奏的难度。所以掌握好电子手风琴的音色开发和编辑使用,对电子手风琴的演奏与创作非常重要。

3.掌握电子手风琴与各种乐器合奏及伴奏的能力

电子手风琴不仅是一件独奏乐器,同时它还是一件完美的合奏和伴奏乐器。与传统手风琴只具有乐器本身的音色及音域不同,电子手风琴不但具备乐器本身的音色和功能,同时还具备管乐、弦乐、人声、打击乐及一些特殊乐器的音色功能,再加上它的编辑功能,就能产生相当不错的合奏与伴奏效果。正因为电子手风琴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提高学生合奏及伴奏的能力。以合奏训练为例,传统的方法就是几十个人在一起练习,如果学生水平不一,那么能力强的学生就要花很多时间去陪能力稍弱的学生练习。而现在我们用电子乐器排合奏就不同了。首先我们把总谱输到计算机里进行编辑,然后输到电子手风琴里进行练习,它可以通过编辑机,随时调整速度和其他声部,同时声部和乐器都可随意挑选,这也是传统乐器和传统方法所不能及之处。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及音乐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电脑作曲与编辑标准

1.掌握电脑常用的音乐软件的使用

电子手风琴是MIDI音乐与传统手风琴形制特点的结合者,“MIDI”一词是英文的缩写?熏全称?押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熏即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电子乐器的各种音乐信息转化为数字语言,通过数字接口,在不同的电子乐器间相互传输,以达到协调演奏的目的。因此,和MIDI结合的电子手风琴属于数码乐器,其编辑系统就如同电脑,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编辑的程序和音乐作品都能在电子手风琴上识别并使用。当然,要想很好地驾驭这件乐器就要求演奏者懂得多种音乐软件的使用,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2.掌握作曲基础理论与写作

电子手风琴具有演奏各种中西洋乐器及各种音色编辑等功能,俗称音乐智能工作站,所有音乐演奏全部囊括其中。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作曲基础理论、即兴演奏、伴奏、作曲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作曲软件的使用,同时还要掌握电子乐器排练指挥及音响效果调试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用电子手风琴来完美演绎一首乐曲。这就要求作曲课程必须纳入电子手风琴学习者的必修课之中。

3.掌握用电脑为图画动画配乐的技能技巧

用电脑为图画配乐是当今很流行的一种音乐表达形式。试想:如果在一场电子手风琴演奏会上,我们根据一段视频,用音乐来表现其所表达的内容,该有多么生动!所以学生在学习电脑作曲的同时要学会为图像配乐,这样既锻炼了即兴演奏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可谓一举多得。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综合立体型表现方法,也就是当今提倡的跨学科多元化立体教学。比如:学生在创作有关太空的乐曲时,当他看到五光十色、变化多端、一望无际的太空时,顿时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很多旋律和音响效果。通过视觉的启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所以说视觉启发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三)社会实践标准

1.掌握各种电子乐器的使用

随着数码乐器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如果只会一件电子乐器的演奏,毕业后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由于许多电子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编辑程序是相通的,掌握多件电子乐器的演奏并不是件难事,而且这样的能力不仅符合“一专多能”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能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比如打击乐器电子鼓,只要掌握它的演奏原理和演奏方法,就能在电子手风琴上演奏出同样的效果。再比如合成器,它是音乐编辑工作站,掌握了它可以说电子手风琴的编辑也就全部掌握了,演奏时合成器的加入会使普通的演奏产生管弦乐队般的音响效果。电子乐器掌握得越多,演奏方法和演奏效果就会越多。这种从应用型教学方法转变为开发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至关重要。

2.融于社会的艺术实践

上面已谈到,学生必须要社会实践,所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提高、去发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我们教学模式中的一大亮点。以往教学中所谓的社会实践就是在学校或社会出演几场节目,而这远远达不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作品要接地气。要想让学生出好作品,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扎根基层百姓,深入了解大众所需、所想,走到群众中去了解百姓爱听的乐曲,喜欢的乐器。按照百姓的口味来创作百姓喜欢的作品和表演形式,做融于社会、融于百姓的社会实践,为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结 语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人才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又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本文运用比较论证及实证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旧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并根据经验探索出了针对于电子手风琴这一领域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创造性的育人模式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影响当今整个中国的艺术教育,同时还可以带动音乐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挖潜,以为音乐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立全《手风琴教育学的新思维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眼美?演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辑部编《音乐教育的国际对话》,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4]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5]冷岑松《电子音乐中民族乐器的音色仿真问题》,《黄钟》1997年第1期。

[6]冯坚《电子乐器的音响特征与电子音乐中音色的结构意义》,《黄钟》1997年第1期。

朱经白 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罗兰音乐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天津音乐学院电子手风琴乐团团长

(责任编辑 刘晓倩)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风琴作曲音色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George Gershwin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