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教育需要的只是故事
2014-07-26王春香
王春香
中午,去食堂就餐,我习惯性地先将碗筷洗一遍。正洗着呢,一只小手挡在了碗前。“我也要洗。”又一只小手挡在了碗前。于是,那脏水便顺着小脏手流到了我正在洗的碗里。郁闷地回头一看,是我班的几个孩子。当我看着他们时,他们也丝毫没有歉意,反而甜甜地、笑眯眯地与我打着招呼:“老师好!”
吃完饭,到教室去转悠,我又发现了问题。饮水机旁,小珍正准备取水,小峰“咚咚”地跑了过去,手一伸便隔着小珍放起水来。直到将杯子放满后,他才满意地转过身去,边喝边回自己座位去了。
两个场景,相似的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些最基本的礼节孩子们应该都懂,但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虽然他们是农村孩子且大多是留守儿童,在家缺少这方面教育,但在班级我还是提醒过很多次的啊!看来,是我的提醒方式有问题,并没有在他们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象,真正到了这样的现实场景中时,他们就忘记了吧。我得给他们以更深刻的印象才行,可怎么办呢?
中午自习时,我来到班级,已有几个孩子拿课外书在看了。于是,我故意清清嗓子问道:“今天的中午自习,是愿意自己看书还是听老师讲故事?”
“听故事!”这下孩子们可来精神了,我讲故事可是他们中午自习时的最爱。
“今天中午,老师正在洗碗,洗啊洗啊——你们猜怎么着?”
“碗被洗干净了呗。”“碗被打碎了?”……孩子们纷纷猜上了碗的“结局”。
“‘啪,碗前面多了一只小黑手:‘我先洗。”我一本正经地说着,孩子们却“哄”地笑了起来。
“‘啪,碗前面又多了一只小黑手:‘我也要洗。”
“啊!这也太脏了吧。”“老师的碗估计都不能要了。”……孩子们笑着说。
“是啊,最后老师看到了两双小白手和一只大黑碗。”我装作无奈地说道。孩子们笑得前俯后仰,当事的那两个孩子也尴尬地笑着,脸红红的。
够了,知道是怎么回事后,再来说说第二件事吧。
“到学校后,老师看到小珍正在饮水机前,你们猜怎么着?”
“她烫着手了?”“不是。学校的饮水机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不会出现这情况的。”“将饮水机弄坏了?”“没有。小珍从来不犯这样的错误。”
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猜着各种可能性,我一一解答、否定。当故事有了足够的悬念后,我笑着说道:“中午,小珍准备到饮水机放水时,背后忽然多了个人,抢着要先放开水。这下小珍可遭殃了,被挤到墙角,如同被小熊压住的小兔一般,太可怜了。好不容易等‘小熊放完开水,才勉强抽出身来放自己的水。”
孩子们听着我的描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又笑成了一团。
听着这样的笑声我知道,在这样的笑声中,孩子们获得的不光是快乐,更有对自我的反思或以后自己该怎么做的足够印象。也相信,以这样“讲故事”的方式提醒孩子,相比训斥、责备孩子们,更能让他们乐意接受。因为,这样的教育更柔软,更温和。更关键的是,这样关乎品行的故事,会让孩子们有足够深刻的印象,从而再犯类似错误的几率就会少得多。
孩子们有时不关注自己的言行,并不一定是教师对他们的教育过少造成的,而是因为通常形式下进行的教育过于呆板,没能真正联系他们的生活,因而没能真正给他们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造成的。进一步我想到,教育,如果能够结合孩子身边的故事,以最为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许效果会更好,比如讲故事。因为,当故事足够生动、足够生动有趣时,孩子们就能产生对照自身进行反思的意识,就会真正用心关注这些现象并得出自己的认识,从而获得深刻的、真正有效的教育。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