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与校外教育的契合与互补
2014-07-26李方
李方
马年春节前夕,北京市少年宫迁址后首次招生报名,凌晨4点家长排起长队,9点一开门就有近万人蜂拥而入,不到5分钟金属伸缩门被挤坏。原计划用3天时间招生,首日下午5600多个学位就全部报满。媒体称“少年宫报名现场之火爆疑似春运”……此情此景不禁引人发问:“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究其缘由,其一,寒假校园关闭,政府三令五申之下校内补课基本绝迹,校外课余学习的需求都转移到社会培训机构。其二,家长和学生转换选择方向,不再局限于语、数、外等学科强化,而是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培育,课余时间的学习重点向音、体、美、科普、计算机等方面转移。其三,公办校外教育机构资源优、信誉好、收费低、重诚信,多年来是老百姓的首选。加上少年宫新馆落成,出现“井喷”式集中报名。
伴随新中国的成立,首都校外教育事业从初创到发展,走过了60余年的历程。重视校外教育发展的同时,其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现实也不容忽视。根据统计数据,北京市5岁至18岁儿童少年,涉及学前一年、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总共13个年级段,约120余万人。现有市级和区县级公办校外教育机构约60家,办学规模有限,师资配置不足,按上限每家机构平均容纳生源3000人计算,能够得到公立校外教育学位的学生不足20万人,仅占全市适龄少年儿童总数的六分之一。
透过校外教育“火爆”的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愈发重视非正规教育,将其视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独立的、有价值的渠道”。非正规教育指在正规教育(含学前幼儿园和初等、中等、高等学校的正规教育)系统外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涵盖国家统一学制要求范围以外的各类教育活动,一般不需注册、不发文凭、不授学位,不具有制度化、全员化、常规化等特点。教学内容、课程形式、学时设置、入学条件等均可按需自行规定,充分体现出灵活性、实用性、直接性、个人参与性和特长发展性。非正规教育发生在学校规定的授课时间之余(也称课外教育或第二课堂)和节假日停课期间(也称闲暇教育或校外教育),通常由学校综合素质教育部门、学生专业社团、公办或民办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组织承担。非正规教育作为与正规教育并行的新型教育系统,两者之间相互沟通与协调,达成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从而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当前,结合首都现代化建设,适应市民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应将学校布局调整与校外教育体系构建有机结合,尤其是校外教育配套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师资的建设。应通过教育立法,在依据社区常住人口与入学生源配建幼儿园、中小学的同时,按照正规学校数量的配比,建设校外教育机构并配备校外教育专业师资。
2014年最新颁布的《北京市教委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区县中小学在周一到周五15:30-17:00组织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1小时。活动经费由市财政拨付,区县统筹安排,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采取学区联合方式,统筹校内外体育、艺术、科技场馆,整合学校、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科技馆和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教练员、艺术家、科技工作者等专业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举措正是从建立与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高度,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衔接契合、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互补、互动列入改革创新日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缓解课外教育紧迫需求,实际上已把假期校外教育问题拓展到常态化的课后活动时段,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机关认真研究课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教师与教法、质量与监控等,细化实施方案,不断实验完善,努力促进非正规课外教育实现常态化与规范化。
结合媒体对于非正规校外教育的广泛关注,有些问题还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先看寒假中的两则报道,其一是《北京晚报》介绍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新春科普游艺会”:“宝贝们,咱们吃的大米是水稻还是小麦呀?”面对科技老师的提问,一名正在用绿豆装饰画面上树叶的小女孩将目光投向妈妈,迟疑地回答:“是小麦……”其二是《新安晚报》报道:因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不回家过年,1月20日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9岁男童自缢身亡。
如果能为关在家里的孩子、留守乡村的儿童提供寒假的校外教育,帮他们开拓视野,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为他们送去关爱,了解务工艰辛和城市建设,上述窘境与悲剧是否能够避免呢?对于童年与童心来说,儿童少年的校外教育非常重要。校外教育同样要坚持公共服务的公平、均衡的原则,恪守非营利的公益性质,遵循教育规律,追求育人价值。特别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给予更多关注与有效扶助。
再看两个极端的案例,一名小学生因寒假中毫无喘息的“被培训”而打110报警,“让警察叔叔把逼我报班的妈妈带走”;一名初中学生由于家长给自己报了太多的兴趣班,最终离家出走。
家长利用假期给孩子报培训班,不无“择校、进特长班”之类的诱惑,功利心、跟风心理等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生怕“假期时间白白浪费”,还有的家长认为“报上培训班才算踏实”,甚至一天都不想让孩子歇歇玩玩。其实,起跑线的输赢不过是个伪命题。成功的教育,无论校内校外,永远在为孩子树立新的前进目标,不断在青少年脚下提供新的适宜的起跑线。既然是相对较长时间的寒暑假,有意识地让孩子从校园的学习生活转换为家庭的生活学习,自己安排时间,自愿设计方案,自主完成一项行动并把行动转化为可呈现的成果,其实是更有意义的学习——学会学习与自主学习。这也更适于假期在家中独立实现。
为此,在把握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科学范畴的基础上,有必要了解“非正式教育”的概念。“非正式教育”是指不具有结构性、组织性的偶发性自主学习活动。通常发生在家庭、邻里、同学、伙伴、人际交往、游戏休闲等生活情境与社会场景中,带有非正式、不固定、没有预设、无须评价等特点,于无意之间体验感受、增长见识、发展知识、改变态度、养成技能的都属于非正式学习活动。环境、氛围、参与、体验、主动、灵活、范围广泛、时空广泛、资源广泛的潜移默化、不拘一格的自然习得,恰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最好的补充。
理性地安排好假期生活,不一定都要“报班”。自主完成学科作业、自订课外阅读计划、观察春节的民俗风情、写日记、画年画、调查过年的消费、品评节日的影视节目、同学之间开设网络学习小组等,让孩子体验寒假、体验春节、体验阖家团圆、体验亲情友情、体验传统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历练与成长。还可以进行“萝卜花”“白菜花”“水仙花”的培植,观察水分、温度和植物的生长变化,用数码相机拍照,用笔记记录实验,装订成册。
网络上曾经流传这样的段子:“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附加诸多功利,违背孩子意愿,如此报名的“兴趣班”,又有多少“兴趣”可言呢?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的社区公共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开放程度也相当有限,甚至有些公立校外教育机构也一度热衷于商业化的补习培训。为此,强烈呼吁社区公共资源,如体育场馆、科技文化活动场所与设施等,向学生免费或按成本收费开放,积极倡导专业机构或社会公益组织为校外非正规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志愿者行动。诸如,通过居委会组织和家长志愿团队,支持社区内的儿童户外活动、学生体育比赛或戏剧表演。再如,开放大中小学教育资源,为地区学生假期活动服务,美国州立大学就安排教育系的研究生作为志愿者组织暑假夏令营,两三位大哥哥、大姐姐带领20名左右中小学生,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进入大学校园,在图书馆自习、实验室参观、音像室阅读、游泳馆或健身房锻炼,以及食堂集体自助午餐等。如此安排,中小学生体验大学生活、度过充实愉悦的假期,大学生获得专业实践学分、志愿公益积分和勤工俭学津贴,家长放心满意,公共教育资源也不因放假而闲置,确是一举多得。又如,利用网络远程数字化资源,把翻转课堂延展为假期校外家庭学习小组。
总之,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非正规校外教育既是必须面对、研究与回答的全新课题,更是亟待实践、探索与完善的重要领域,需要基于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高度加以整体设计,需要调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建设、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