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心人”的养生之道

2014-07-25张修东

科学养生 2014年7期
关键词:劳心有心人生气

张修东

古老的西藏有个经典的故事:一个叫做爱地巴的人,每当与人生气、闹别扭、发生争执之后,总是飞快地跑回家,围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气喘吁吁之时,爱地巴早已将刚才的气头消失殆尽。爱地巴想,地这么少,房这么小,哪有资格、更没时间和人家制气,“有心”和人去生气,还不如“专心”扩地、建房、过好自己的日子呢。年轮飞转,凭着这姿态,爱地巴渐渐开始富有,但遇到再和人生气、闹别扭、发生争执的时候,还是老习惯:围着自己的土地和房子转上三圈。这时的爱地巴就想,地这么多,房这么大,吃不愁穿不愁,何必跟人家计较。可以说,爱地巴是个“无心人”,他在排除生气源的同时,没有忘记:这不仅仅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和别人都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得不偿失。“有心人”变“无心人”,无形之中为自己的快乐找到了理由,也为别人的快乐搜寻了现实的依据,这应该是“无心人”的养生之道。

日常工作生活中,与人接触时要进行语言交流;为办某件事情要与人沟通;想努力改变不尽如人意的东西以求得生存质量的提升……少数时候,条件成熟、要件具备,手到擒来;而多数时候,“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么费尽周折,花费心思,难遂人愿,其中也免不了拌嘴、吵架甚至动手舞拳,这对于事情的发展百害无利。一句不顺心的话要记在心里一辈子,并且时不时过过电影,自找不快;一段情早已了结且无望,非要反反复复地回忆,自寻烦恼;一件终无希望的工作调动、仕途腾达,还要经常翻翻旧账自我悔恨……过多的在意,精神的纠缠,理念的沉沦,无序的失望,无异于是对自己的身心折磨。精神世界垮塌,原先的砥柱中流动摇,处处皆留心,时时做“有心人”,自然快乐就无缘于你了。

曾看过一集央视访谈栏目,在主持人问到“容嬷嬷”扮演者、著名演员李明启人生经历时,她说,很难被人惹着生气。究其秘诀,李明启似有所悟地说,心大事小,心小事大。这无疑是对那些“有心人”的一记闷棍。有心者,上心;上心者,劳心;劳心者,便觉得什么事情都大。而李明启老人的处世观,却是做个“无心人”,不让别人惹着生气,并且通过创作很多荧屏银幕形象,通过和谐的邻里关系,视别人的快乐为自己快乐。这对我们是很有教益的。我的一位朋友,一直以来很重视自己,走进办公室后同事的话语戛然而止,会让他琢磨一上午;邻居的一句玩笑话,会让他揣摩几个小时,担心是不是在说自己;别人捎来的物件比他捎来的物件便宜几块钱,会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往心里装的事情很多很容易,但是从心里拿出来却很难;往心里搁的东西很多很方便,但是从里面取出来却要煞费心机。是的,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心眼比针鼻还小,心胸比河沟还窄,心肠比羊肠还细,心智比鸟兽还低,容不得窃窃话语,容不下无意掺和,容不下别人的笑意满怀,在切切实实地上演本该“无心”的“有心”。相对于李明启来讲,真是思想和状态的天壤之别。看似李明启老人是“无心人”,实则不然。无心者,有心;有心者,事变小;事变小,不易老。说到底,“李明启”们是在把“有心”变“无心”。

人生中,无心者,即是少缺了杂念,失却了顾忌,丢掉了不应有的幻想,摒弃了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们把人生看得很简单,认为世界就是简单的组合;他们也认为世界很复杂,但那是简单的复杂,以及复杂过程中的简单。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懂得滋润自己,不让名声、金钱、权势等那些今生也喂不饱的东西缠身,而是拿出一部分精力去游山玩水、观云赏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宽心做伴,与坦率为伍。俗语说,没心没肺,长命百岁;有心有肺,食不甘味。站在一定的人生高度,在遇不顺心事时,绕“自留地”转转,围“自家宅”看看;在事业处于逆境时,脸净衣整,调整精神,没有一副“倒霉相”;处于长期的压抑、被人“暗算”时,趁着月明星稀,到练歌房高歌一曲,放松疲惫的心情,“一唱泯恩仇”……由一个“有心人”摇身一变成为“无心人”,那么,自己快乐且养生的同时,带给别人的也是快乐。因为,我们不仅为自己的快乐,更是在为他人的快乐而活。

编辑/吕毅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心有心人生气
熊 轲
浅谈中华文明延续的“劳心”说
揭佳怡: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陈靖璇 做传统文化的有心人
做英语学习中的有心人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汤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
提高新闻敏感性要做“四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