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4-07-25田冬梅
田冬梅
〔关键词〕 语文课堂;环境;评价观;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1—0038—01
一、创建平等、和谐、自由、愉悦的课堂环境
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张扬个性。课堂上,教师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悬念的语言和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都可以使整个教学氛围活跃,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却又不失严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怀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在学习中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思考和想象就不受压抑,才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才能带着勇气和信心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主动地发问,积极地探索。课堂自然变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沃土、生长智慧的殿堂。学生的手才能举起来,头才能抬起来,脸才能扬起来,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的潜能才能被开发出来,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尤·卡·巴班斯基说过:“教师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学生在掌握教材过程中的积极和自觉活动的指挥。”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基本特点之一就是社会化、生活化。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契机,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多种机会,为学生提供生活与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不约束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里去想象、去创造,使学生感受课堂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学习的潜能和情感就会得到挖掘和升华,课堂也就成为了学生向往的场所。
三、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诊断、指导、激励和导向功能。在课堂上,教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涵着创新的火花,因此,评价学生的回答不宜把教材或教师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给予肯定。对于原则性的错误,教师首先要抓住其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并对观点中的漏洞进行点拨、引导,或交予全体学生讨论。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引起深省。教师一句真诚的鼓励、一次含蓄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都会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开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整节课都会主动地动手去做、动脑思考、动口回答。
四、鼓励学生质疑,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建立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究性、合作性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探究,提出学习的疑惑,也可适时把个别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交给全体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学生既有提出了有水平问题的喜悦感,也有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发现、探究知识,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得,享受到探究的愉快。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一个带有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的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五、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宜“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教学模式,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做一做、 说一说、 唱一唱 、比一比 、评一评,为学生提供手脑并用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始终沉浸在课堂愉快的学习体验中。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周弘说:“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跬步。”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引领孩子们在语文这个艺术的殿堂里享受自由,享受尊重,享受平等,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探索创新的天地,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编辑:刘於诚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