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人为本”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4-07-25袁滋华

当代工人·精品C 2014年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

袁滋华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企业人a资源管理来说,就是把单位员工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和管理的核心对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现代企业已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运用和管理的能力也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对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一、“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以有之。我国的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民为绑本,本固绑守”,“天地间,莫贵于人”的理念,强调利民、养民、惠民。西方的人本主义也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这些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在本质上还是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在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科学地指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二、“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就是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相一致、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相一致、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和实现人民利益相一致,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具体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中去,落实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去。

三、“以人为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并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和各项管理活动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客观求。在企业实践中,具体体现在以人为目的, 通过采取合乎人性的方式进行管理,一切为了人,依靠人。因为在管理过程中员工既是管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以人为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更符合社会和谐、企业和谐的客观要求。

2、“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认知度。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关注员工的需要、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能力。通过对员工队伍的实际状况提供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提供更好的职业规划和有效的技能培训,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动力,才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唤起创造性工作的热情,才能使员工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提高对企业的认知度。

3、“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谋求企业健康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谋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管理观念的更新和探索,使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员工的需求和愿望,有利于形成人人能干事、人人能成事、人人想干事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每个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

4、“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促进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关心人与工作、人与组织、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人本身的关系,它弥补了传统管理发展模式中纯粹追求经济效益的管理不足。它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不仅仅去追求物质条件的发展,更要追求先进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满足,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5、“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和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把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与实现员工根本利益和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从注重管物到注重管人的转变,强调人重于物,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沟通,强调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长、各尽其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和谐和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资源,其基本任务是吸引、保留、激励与开发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工作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坚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纲领,促进企业在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永远立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前头。在工作中要积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关心员工的需求。要注重收集员工的意见,倾听员工的心声,要符合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把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上来。结合企业实际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尊重每一个人。企业职工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每一个都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有的权利、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只有被尊重,员工才能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企业稳定、有效、健康的向前发展。

二是要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配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人是第一位的,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通过对员工的培训进而对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人尽其才,使其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员工的素质,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是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意识地通过对人才发现、培养、激励等手段,把员工的智慧和潜能挖掘出来加以发展、利用,通过制定好的措施激发职工潜能和工作热情。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善于激励,奖罚分明,为员工搭建公平、合理的平台可以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业绩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宿感和认知度也会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是要为才适用,人尽其才。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要选好人用好人,为才适用,干部能上能下,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提到重要的岗位上来。经常性的、有目的的安排员工进行学习,提高员工接受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在提高员工基本素质的同时要根据每个个人自身的潜在素质,有方向的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使员工重新塑造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弘扬企业精神,实现企业目标,凝聚员工感情的桥梁和纽带。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宣传企业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利于营造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宿感。

六是增加人文关怀,为员工排忧解难。保稳定、送温暖,办实事,解忧困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对下岗员工实行发放生活费,全额缴纳“五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困难员工逢年过节发放补助金,对离休干部、伤残职工、困难劳模等特殊群体,不仅按标准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还坚持节假日走访慰问,发放补助金,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