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河道变迁对城市内涝影响研究
2014-07-25谢盈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谢盈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1 引言
作为著名的山水城市之一,南京具有典型的滨江丘陵城市的特征,素来城市内河曲折环绕,同时长期以来南京市区面临着城市内涝所带来的危害当中,给人们的生活及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据调查,近年来南京市区因暴雨频发内涝,仅在2011年7月,暴雨便导致南京城区62处内涝。但南京市计划自2010年起到2014年底,投资180亿元实施水环境整治工程,其中就包括全面完成老城区及周边地区雨污分流工程。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与投资,却无见到明显成效,故此本文针对南京城市内涝的区域特征分析城市古河道利用程度,望此能对南京市城市内涝灾害的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表1 南京市城市33条变迁河流及区域
2城市河道变迁类型
根据统计的33条变迁河流及区域(表1),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
2.1 城市河流变迁程度严重的河流。根据统计的河流变迁情况可知以下4类河流的变迁程度是比较严重的。
2.1.1 早期变迁的城市河流。胭脂河变迁的时间较其他河流变迁较为早期,这河流现今彻底消失,只留下曾经的桥梁。运渎:诞生于公元240年,衰亡于民国年间到20世纪80年代,现在是几乎不存。
青溪,诞生于760多年前,衰亡于五代以后,现在只剩一曲。
2.1.2不断变迁的城市河流。南京历史悠久,随着南京城市经历不断的改朝换代,杨吴城壕和秦淮河也因此有了显著的变化。
杨吴城壕:人工开挖的金陵东城墙外的护城河,即1000年前南京城的东界。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城壕约合今长14638米,宽92米,深4.68米。到了宋末,城壕因年久失修逐渐淤塞。而到元代,城壕宽仅76.8米,较之南宋收窄了15.36米。如今人们看到的杨吴城壕河道最宽处只有40米。
秦淮河:在南京城东南通济门外九龙桥处分为内、外两支。此外,在江宁东山与长江之间还有一条17千米长的秦淮新河,是1981年建成的人工河道。变迁于20世纪50年代,在外秦淮河以西建河西区围堤,使河西区成为独立的水系,1978年,为秦淮河分洪,在江宁开凿了秦淮新河,原秦淮河下段到武定门闸前成为牛轭湖。20世纪90年代后期,玄武湖周围截污,十里长河又被隔成为不流入玄武湖的小河。
2.1.3 近些年来因城市建设而掩埋和改道的河流六朝潮沟的进香河段和惠民河段是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用地的占用导致城市河流发生变迁。这些变化的河流在城市建设越演越烈的南京是不少见,因此本次研究重点提取两条河流的变化:六朝潮沟诞生于1700多年前,衰亡从隋朝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导致现在珍珠河只剩一段,进香河空留地名。进香河、惠民河于20世纪90年代人工填埋建路。
据统计,惠民河,进香河仅是南京众多被填埋河中的一个,内金川河城南的内秦淮河北段、上新河、紫金山沟、九华山沟等均被覆盖,或修路或盖楼。最近10年内,南京消失的河流足有20条,全长超过15千米。专家指出,多年来南京市为改造主城路网实施填河的后遗症开始逐年显现。
2.1.4 为了改善河道状况而进行人工开挖和修缮的河流
金川河,是流经南京老城城北的长江支流。新中国成立前,河道弯曲段较多,淤塞严重,泄洪能力不足,汛期淹水成片。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多次分段疏浚,开挖新河段,使部分主流河段改道。修建堤防,兴建大小桥梁水闸31座。同时,进行全流域治理,疏浚玄武湖,治理南十里长沟,建成大型引水工程,不断改善金川河水系面貌。
秦淮新河是经人工开挖,于1980年通水的人工河道,全长16.88千米,是秦淮河的分洪道,集行洪、灌溉和航运功能于一体,沿线流经雨花台和江宁两个区。它的开挖是新中国建立后南京主城在明城墙之外的建成区不断扩大、市民生活区防洪要求不断提高及秦淮河水系洪涝频仍的必然结果。这一河段开凿之后,大大减轻了南京主城区乃至秦淮河中游一带的洪涝压力。
2.2 城市河流变迁程度小但是河流污染严重的河流。南京有些河流在地域分布上并未发生很大的变迁,但是由于河流污染严重造成的困扰也会影响到河流的流通和排洪。南京河流大多存在污染状况,其中有几条河流的污染程度是十分严重的,并且十分典型:下关区的三汊河,龙江地区的里圩河,雨花台区和建邺区的南河,建邺区的幸福河,栖霞区的九乡河和北十里长沟东支,浦口区的城南河,南京高新区的朱家山河,六合区滁河六合段和向阳河,南京开发区的便民河。这些河流污染很严重,是南京有名的臭水沟,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河流失去了与外界河流的沟通渠道,河道遭到堵塞,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周围居民及工厂的乱排乱放,导致垃圾堵塞河道。一旦河流形成“断头河”,同时垃圾污泥堵塞河道,这样给该区域的排洪泄洪造成一定的困扰。很明显这些河流或大或小都成为了南京市的淹水区域了。
2.3 位于南京市偏远地区的河流。这一部分位于南京偏远地区:溧水区和高淳区。本文对于这些区域的河流不做研究:溧水区的新桥河,溧水区和高淳区的石臼湖,高淳区的胥河,官溪河和便民河。
3 城市河道变迁与城市内涝分析
南京城市发展以来,随着城市高楼迭起,很多城市古河道消失,即使留下的,也成了景观河,在宽度,深度和通畅程度上达不到排涝的标准。更有甚者,由于河上的景观桥的设计不合理,造成桥孔阻水,这也是一部分城市内涝的区域淹水的原因。据资料表明,南京十多年来的城市内涝发生区域多为以下几个区域: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下关区,建邺区,雨花台,江宁区,栖霞区。而这些区域大多为南京的老城区(除了江宁和栖霞),河道有部分被掩埋和改道,排水管道老化和清淤不及时,造成城市内涝的发生。
3.1 城市河道变迁与城市内涝相关性分析。通过河流变迁区域与城市内涝发生区域比较表明,南京城市内涝的区域与城市河流的变迁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必然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中河道建设的变迁:使得原本是城市自然形成的排水系统的河道,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改道或者就地掩埋,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河道淤积堵塞,使得河道不断萎缩,最终形成“断头河”,并且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断开采利用和清淤不及时,造成的不仅是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剧,更加影响地下水的畅通,因此导致内涝排水不畅,间接导致城市内涝,例如秦淮区的十里秦淮和龙江大桥的桥洞堵塞等。
3.2 城市内涝防治措施建议
3.2.1 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南京自古以来的山水城市,城市内部的古河道众多,有秦淮河、金川河、珍珠河等秦淮区政府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古河道整治措施,无论是为了旅游还是美观,但是终究是给秦淮区的内涝积水以排放的通道。
3.2.2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2012年南京玄武区紫金山脚为了防止汛期积淹水,两个居民小区在门前建起了巨大的蓄水池,每个池子可以蓄水80立方米。蓄水池与小区相通,一旦小区内淹水,水就会顺着管道流入水池,一旦发生汛情,工作人员就会用水泵向外抽水,防止小区被淹。
3.2.3 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虽然南京市陆续尝试将一些路段的人行道由硬质化铺装改建成透水性路面,而且随着工艺改进,透水路面造价已与普通路面相当,但受理念瓶颈等因素制约,加上缺乏硬性规定,一直未能获得推广。
除了以上的相关措施,还有其他方面的措施: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等。
4 总结
城市内涝长期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内涝的频发表明了城市内部的地貌形态因人类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破坏。从事城市建设和灾害防治的工作的人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在加强城市规划在防御洪涝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理念,用积极有效的行动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构建宜人宜居的良好山水名城。
[1]宁政办发.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的意见[R].2013.
[2]华图2014版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M].红旗出版社,2013,10.
[3]王紫雯,程伟平.城市水涝灾害的生态机理分析和思考—以杭州市为主要研究对象[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