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14-07-25程俊博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4年7期
关键词:曲高和寡清华笔记

程俊博

2014年初,我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期间,我曾分享过欢声笑语,经历过挫折困难;游览过清华校园,领略过机械魅力。回首五天的经历,充满新鲜感的片段历历在目。

在培训中,我们有幸倾听李实博士亲自授课,了解机器人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之前,我总认为机器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中学生很难窥探其精妙。

培训过后我才发现,机器人并不是高山流水、曲高和寡。只要潜心学习研究、勇于探索,哪怕是像我这样一个欠缺理科基础知识的文科生,也可以知晓机器人的原理,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这些收获都成为我充满热情的催化剂,让我满心愉悦、更有信心地投入到机器人的学习和应用中去。

由于我是初次涉足机器人领域,与在机器人赛场上拼杀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其他同学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老师提出的任务越来越难时,我们明显感到力不从心。比如,起初我们还能用物理、数学的基础知识推导出万向轮的运动公式,但要求弄懂程序、利用PID调整履带车的速度时,我们绞尽脑汁却是黔驴技穷。

这既反映了我们在机器人操作方面实际经验的薄弱,又说明我们缺乏学习思考程序及算法的时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思,告诉自己要拓宽知识面,在各个学科上都有所涉猎,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强化社会实践能力和突发情况处理能力……

在清华培训的每一天都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层次分明的笔记还记录在电脑的硬盘内。在我看来,比这些笔记更加重要的,正是我所感悟的、将存于心间的种种心得。

猜你喜欢

曲高和寡清华笔记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打比方:让程序设计不再“曲高和寡”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变“曲高和寡”为“曲高和众”
我的自然笔记(一)
清华,北大,我来啦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