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行车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模拟与分析
2014-07-24林雯高涵冯畅
林雯 高涵 冯畅
摘 要 现有的应用比较广泛行车规则是“靠右行驶,左侧超车”。为了权衡高速公路上交通流量和安全的问题,我们改善原有规则并提出了“向右让车”的规则。针对低负荷和高负荷状态下的不同交通路况,设计算法对两种规则下的行车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并分析新规则在提高交通流量与降低交通风险的有效性。
关键词 行车规则;交通流量;安全行驶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8-0171-01
1 规则解读
“靠右行驶,左侧超车”规则(以下称旧规则):车辆在右侧行车道行驶,前方车辆速度较慢时则向左变道进入超车道进行超车,超车后回到行车道。
“向右让车”规则(以下称新规则):不能超车只能让车,所有车都希望按照原来速度前进。此规则下,不再设有超车道,所有车道均为行车道,左边为快车道,右边为慢车道。
2 模型简介
元胞自动机,是一时间和空间都离散的动力系统。散布在规则格网 (Lattice Grid)中的每一元胞(Cell)取有限的离散状态,遵循同样的作用规则,依据确定的局部规则作同步更新。大量元胞通过简单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动态系统的演化。不同于一般的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不是由严格定义的物理方程或函数确定,而是用一系列模型构造的规则构成。凡是满足这些规则的模型都可以算作是元胞自动机模型。因此,元胞自动机是一类模型的总称,或者说是一个方法框架。其特点是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每个变量只取有限多个状态,且其状态改变的规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局部的。
3 算法思路
定义一段长度为5000米的高速公路,车辆以概率P进入最安全的车道(前方车辆离起点最远的车道),并记录已经发出车辆的数量。每一辆车拥有坐标、车道号、固有速度V0与实际运行速度V1四个属性,其中固有速度V0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变,根据设定在[l,u]之间均匀分布,在发车时设定;实际运行速度V1将根据交通规则进行变化,但不会超过V0。仿真系统会每0.1秒按照从终点到起点的顺序依次刷新各车辆的位置,并按照指定的交通规则在需要时进入左右相邻车道。当任意车辆前方安全距离内出现其他车辆,且交通规则未能进行有效避让时,该车辆的实际运行车速V1将被降低至前方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V1;若汽车当前实际运行速度低于固有速度,但前方安全距离内无车,该车实际运行车速V1将被提升至固有速度V0。当汽车坐标大于终点坐标时,视为汽车通过,仿真系统会记录通过的汽车数量以及通过时的平均速度(实际速度)。所有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因V1 4 模拟结果分析 两种规则下,在light和heavy两种情况下,分别对双车道、三车道、四车道时的总延缓、平均到达速度进行了七次仿真模拟,取平均值之后进行对比分析。 4.1 在双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12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633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1.63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32080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03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11.9%,平均到达速度上升1.85%。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2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1251627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39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1193875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46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4.6%,平均到达速度上升0.38%。 4.2 在三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2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595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12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86581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78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20.28%,平均到达速度上升2.98%。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750010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32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495911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50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9.2%,平均到达速度上升0.98%。 4.3 在四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333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973150 m,平均到达速度为20.87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6468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17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33.53%,平均到达速度上升6.23%。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7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958017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25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718815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49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6.04%,平均到达速度上升1.32%。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保证了安全的前提下,新规则在降低延缓距离,提高平均到达速度上有显着提高,从而提高了交通流,在light条件下此优势更为显著,在heavy下不显著但也能提高交通流,所以经仿真模拟分析可知,新模型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更有效的提高了交通流,所以更加优于旧模型。 为了评价新旧模型在稳定性上的优劣,我们在三车道的light条件下,时间设定在600到4200秒之内,通过仿真模拟得出新旧规则每分钟通过车数的标准差,在七次模拟后取平均值,则旧模型的标准差为4.33,新模型的标准差为3.68,降低了15.01%,所以新模型相比于旧模型更加稳定。 5 总结 我们根据现有的左侧超车规则,创立了新的让车规则。在基于元胞自动机改进之后的NS模型的基础上,对两张规则下的行车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向右让车”规则确实能够提高交通流量,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延缓距离,保证了通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艳霞.基于多值元胞自动机的自行车流模型模拟及分析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林雯(1993-),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高涵(1993-),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冯畅(1994-),女,湖南湘潭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 要 现有的应用比较广泛行车规则是“靠右行驶,左侧超车”。为了权衡高速公路上交通流量和安全的问题,我们改善原有规则并提出了“向右让车”的规则。针对低负荷和高负荷状态下的不同交通路况,设计算法对两种规则下的行车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并分析新规则在提高交通流量与降低交通风险的有效性。
关键词 行车规则;交通流量;安全行驶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8-0171-01
1 规则解读
“靠右行驶,左侧超车”规则(以下称旧规则):车辆在右侧行车道行驶,前方车辆速度较慢时则向左变道进入超车道进行超车,超车后回到行车道。
“向右让车”规则(以下称新规则):不能超车只能让车,所有车都希望按照原来速度前进。此规则下,不再设有超车道,所有车道均为行车道,左边为快车道,右边为慢车道。
2 模型简介
元胞自动机,是一时间和空间都离散的动力系统。散布在规则格网 (Lattice Grid)中的每一元胞(Cell)取有限的离散状态,遵循同样的作用规则,依据确定的局部规则作同步更新。大量元胞通过简单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动态系统的演化。不同于一般的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不是由严格定义的物理方程或函数确定,而是用一系列模型构造的规则构成。凡是满足这些规则的模型都可以算作是元胞自动机模型。因此,元胞自动机是一类模型的总称,或者说是一个方法框架。其特点是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每个变量只取有限多个状态,且其状态改变的规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局部的。
3 算法思路
定义一段长度为5000米的高速公路,车辆以概率P进入最安全的车道(前方车辆离起点最远的车道),并记录已经发出车辆的数量。每一辆车拥有坐标、车道号、固有速度V0与实际运行速度V1四个属性,其中固有速度V0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变,根据设定在[l,u]之间均匀分布,在发车时设定;实际运行速度V1将根据交通规则进行变化,但不会超过V0。仿真系统会每0.1秒按照从终点到起点的顺序依次刷新各车辆的位置,并按照指定的交通规则在需要时进入左右相邻车道。当任意车辆前方安全距离内出现其他车辆,且交通规则未能进行有效避让时,该车辆的实际运行车速V1将被降低至前方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V1;若汽车当前实际运行速度低于固有速度,但前方安全距离内无车,该车实际运行车速V1将被提升至固有速度V0。当汽车坐标大于终点坐标时,视为汽车通过,仿真系统会记录通过的汽车数量以及通过时的平均速度(实际速度)。所有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因V1 4 模拟结果分析 两种规则下,在light和heavy两种情况下,分别对双车道、三车道、四车道时的总延缓、平均到达速度进行了七次仿真模拟,取平均值之后进行对比分析。 4.1 在双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12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633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1.63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32080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03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11.9%,平均到达速度上升1.85%。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2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1251627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39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1193875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46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4.6%,平均到达速度上升0.38%。 4.2 在三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2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595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12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86581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78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20.28%,平均到达速度上升2.98%。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750010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32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495911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50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9.2%,平均到达速度上升0.98%。 4.3 在四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333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973150 m,平均到达速度为20.87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6468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17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33.53%,平均到达速度上升6.23%。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7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958017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25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718815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49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6.04%,平均到达速度上升1.32%。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保证了安全的前提下,新规则在降低延缓距离,提高平均到达速度上有显着提高,从而提高了交通流,在light条件下此优势更为显著,在heavy下不显著但也能提高交通流,所以经仿真模拟分析可知,新模型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更有效的提高了交通流,所以更加优于旧模型。 为了评价新旧模型在稳定性上的优劣,我们在三车道的light条件下,时间设定在600到4200秒之内,通过仿真模拟得出新旧规则每分钟通过车数的标准差,在七次模拟后取平均值,则旧模型的标准差为4.33,新模型的标准差为3.68,降低了15.01%,所以新模型相比于旧模型更加稳定。 5 总结 我们根据现有的左侧超车规则,创立了新的让车规则。在基于元胞自动机改进之后的NS模型的基础上,对两张规则下的行车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向右让车”规则确实能够提高交通流量,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延缓距离,保证了通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艳霞.基于多值元胞自动机的自行车流模型模拟及分析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林雯(1993-),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高涵(1993-),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冯畅(1994-),女,湖南湘潭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 要 现有的应用比较广泛行车规则是“靠右行驶,左侧超车”。为了权衡高速公路上交通流量和安全的问题,我们改善原有规则并提出了“向右让车”的规则。针对低负荷和高负荷状态下的不同交通路况,设计算法对两种规则下的行车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并分析新规则在提高交通流量与降低交通风险的有效性。
关键词 行车规则;交通流量;安全行驶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8-0171-01
1 规则解读
“靠右行驶,左侧超车”规则(以下称旧规则):车辆在右侧行车道行驶,前方车辆速度较慢时则向左变道进入超车道进行超车,超车后回到行车道。
“向右让车”规则(以下称新规则):不能超车只能让车,所有车都希望按照原来速度前进。此规则下,不再设有超车道,所有车道均为行车道,左边为快车道,右边为慢车道。
2 模型简介
元胞自动机,是一时间和空间都离散的动力系统。散布在规则格网 (Lattice Grid)中的每一元胞(Cell)取有限的离散状态,遵循同样的作用规则,依据确定的局部规则作同步更新。大量元胞通过简单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动态系统的演化。不同于一般的动力学模型,元胞自动机不是由严格定义的物理方程或函数确定,而是用一系列模型构造的规则构成。凡是满足这些规则的模型都可以算作是元胞自动机模型。因此,元胞自动机是一类模型的总称,或者说是一个方法框架。其特点是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每个变量只取有限多个状态,且其状态改变的规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局部的。
3 算法思路
定义一段长度为5000米的高速公路,车辆以概率P进入最安全的车道(前方车辆离起点最远的车道),并记录已经发出车辆的数量。每一辆车拥有坐标、车道号、固有速度V0与实际运行速度V1四个属性,其中固有速度V0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变,根据设定在[l,u]之间均匀分布,在发车时设定;实际运行速度V1将根据交通规则进行变化,但不会超过V0。仿真系统会每0.1秒按照从终点到起点的顺序依次刷新各车辆的位置,并按照指定的交通规则在需要时进入左右相邻车道。当任意车辆前方安全距离内出现其他车辆,且交通规则未能进行有效避让时,该车辆的实际运行车速V1将被降低至前方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V1;若汽车当前实际运行速度低于固有速度,但前方安全距离内无车,该车实际运行车速V1将被提升至固有速度V0。当汽车坐标大于终点坐标时,视为汽车通过,仿真系统会记录通过的汽车数量以及通过时的平均速度(实际速度)。所有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因V1 4 模拟结果分析 两种规则下,在light和heavy两种情况下,分别对双车道、三车道、四车道时的总延缓、平均到达速度进行了七次仿真模拟,取平均值之后进行对比分析。 4.1 在双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12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633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1.63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32080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03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11.9%,平均到达速度上升1.85%。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2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1251627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39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1193875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46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4.6%,平均到达速度上升0.38%。 4.2 在三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2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595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12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86581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78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20.28%,平均到达速度上升2.98%。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750010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32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2495911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50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9.2%,平均到达速度上升0.98%。 4.3 在四车道下 1)在light时,发车速率为0.333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973150 m,平均到达速度为20.87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646802 m,平均到达速度为22.17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33.53%,平均到达速度上升6.23%。 2)在heavy时,发车速率为0.75辆/秒。旧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958017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25 m/s;新规则总延缓均值为3718815 m,平均到达速度为18.49 m/s。新规则相比旧规则总延缓下降6.04%,平均到达速度上升1.32%。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保证了安全的前提下,新规则在降低延缓距离,提高平均到达速度上有显着提高,从而提高了交通流,在light条件下此优势更为显著,在heavy下不显著但也能提高交通流,所以经仿真模拟分析可知,新模型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更有效的提高了交通流,所以更加优于旧模型。 为了评价新旧模型在稳定性上的优劣,我们在三车道的light条件下,时间设定在600到4200秒之内,通过仿真模拟得出新旧规则每分钟通过车数的标准差,在七次模拟后取平均值,则旧模型的标准差为4.33,新模型的标准差为3.68,降低了15.01%,所以新模型相比于旧模型更加稳定。 5 总结 我们根据现有的左侧超车规则,创立了新的让车规则。在基于元胞自动机改进之后的NS模型的基础上,对两张规则下的行车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向右让车”规则确实能够提高交通流量,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延缓距离,保证了通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艳霞.基于多值元胞自动机的自行车流模型模拟及分析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林雯(1993-),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高涵(1993-),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冯畅(1994-),女,湖南湘潭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