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同诸生齐品鉴 共引诗情到碧霄

2014-07-24黄康洪

中国教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脑海意境意象

黄康洪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了古诗词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让学生萌发鉴赏欲望

古诗词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学生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份遗产的珍贵,才会从心底涌起品味诗词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的方法灵活多样。首先,可引入相关的传说故事,例如利用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引入《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教学,利用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引入《木兰诗》的教学,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可利用作者的人格魅力。文天祥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位爱国英雄,他至死不渝、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一直为大家所赞颂。在讲述英雄故事时,我们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过零丁洋》的教学。

此外,还可以利用历史典故、千古名句旁征博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捕捉意象,营造意境,让学生脑海浮现生动画卷

古诗词简短精炼,但意蕴丰富深沉,要想深入细致地感悟,须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师可从引导学生把握意象入手,调动学生的感官去重新建构自己的审美意境。

首先,引导学生捕捉诗词中的每一个意象,为后面的“绘画”准备素材。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先让学生找出“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然后要求学生用“我似乎看到了……”的句式把脑海里呈现的图像说出来,让学生发挥想象,去建造,去接近作者所真正表达的情景。最后让每一个意象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底片”,为把它们剪辑成片段做准备。

其次,紧紧抓住诗词中一些重点的词语,进行充分的玩味,让学生知道,古诗词经过一些特殊的词语修饰,就染上了作者丰富细腻的感情,成为作者倾诉、表露、渲泄情感的途径或对象。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争”“啄”两个动词,想象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抓住“乱”字想象一幅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

最后,整体感悟,营造意境。“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在欣赏文学艺术的过程中,只有随时根据作者的描述进行再造想象,我们才可能真正领略到文学艺术的优美、高雅及其价值,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个个的意象已为意境的形成准备了素材。我们让学生根据诗词的写作背景,展开丰富的联想,就可以重新建构出一个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写作背景:本诗为陶渊明的归隐之作,面对官场的恶浊与黑暗,既无力改变,又不肯同流合污,最终他选择了一条独善其身的道路,告别官场,走向农村。回到农村的陶渊明会做些什么呢?心情又如何呢?接下来就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之前留在脑海的“底片”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此时,学生应该不难想象到一位远离世俗、与世无争的隐者,每日悠然自得地在篱下采菊,渐渐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把它说出来,却已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教师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如此清晰地在脑海里重现这样的画面,只要能引导他们去想象,根据各人的生活经验去重新建构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意境,就足够了。

画面的产生,需要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充分发挥想象,将之前储藏在脑海的画面进行重新组合,揉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宁静、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闭上眼睛,完全进入他们的想象世界。

三、口到、心到、情到,让学生身心融入作者心灵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诗词来说,“读”更显重要。在教学诗词时,教师还必须指导好学生的读,要掌握好节奏、韵律,而且要反复诵读。

在有了对意境的初步感悟后,诵读便会让整个意境随着抑扬的书声与跳动的思维而“动”起来。此时的意境已不单是“诗中有画”的“画”了,而是一段有人有物、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浓缩过的片段。读,不只是信口地读,而必须用“心”去读,要倾注感情去读。做到“口到”“心到”“情到”。“读的过程,就是带着感情‘品的过程,是一种有创造性地再现作者情感活动的过程,是接近作者原生态的情景的过程。用心去读,才能走进诗境。”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默读、齐读、自由读、范读等等。让学生不断往诗词里倾注感情,不断去体验,去接近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诗中有画”的“画”便会自然而然地活起来,情不自禁地浮现于脑海。

如读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在熟读成诵之后,脑海便会浮现出一幅月夜愁思图,整个画面都被一“愁”字笼罩,人是孤独愁人,又是清风缺月,寂寞梧桐更藏深深庭落。万头千绪,欲剪不断,欲理还乱。那种滋味说不清、道不明。只要将感情倾注到词中,学生就会被李煜的“愁”所感染,自然“愁上眉梢”,心情沉重。读,就要读出这种味道来。

四、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让学生学会挖掘诗词的现实意义

教学诗词,不仅要让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体验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让学生从作者的抒情世界中挣脱出来,重新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感悟自己的人生,对作品中所展示的善恶、美丑、是非等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如品味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坎坷人生、亡国之恨、焦灼惶恐的复杂情感,清楚地看到他决心舍生取义,保持民族气节、留一片耿耿忠心、光照史册的凛然正气,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代意义:在物欲横流的当时,有多少高官政要栽倒于各种利诱当中,有多少贪生怕死之徒舍义取生,生活在别人的唾骂当中。在痛恨他们的同时,我们又如何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何能保持铮铮铁骨磊落做人,就算不能名流千古,也要活得无愧于心!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必将体会到更多更新的深意。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其他板块的教学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成效喜人,古诗词这一板块的教学不能陷入“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境地。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从以上四个层面由浅入深地进行,那就完全可以跟学生一起“共引诗情到碧宵”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何黄玉湘中学)

(责任编辑:张迿)endprint

猜你喜欢

脑海意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铁血警魂
来自林间的风
春色满园
木质风景画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