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2014-07-24
主持人:
教育,何谓教?何谓育?曰: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育,虽不能读书识字却比无知多一点努力,身体力行。广义地讲,教育就是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是培养人、促进人、影响人,是一种内发之意。
今天,面对众多的观点和质疑,我们的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大学?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大学,有三种提问方式:为什么需要大学?这几乎不必要讨论;怎么样办大学?那光说不练不行;需要什么样的大学?这还差不多,此话题可以讨论,也大有深究的必要。世界上的大学,千差万别,不是命定如此,更不是别无选择。恰恰相反,大学办成什么样子,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主动选择的结果。有外部条件的限制,但主观上的努力同样很重要。今天中国的大学之路,到底该怎么走,仍在探索,还有商量余地。正因为没有完全定型,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才更值得诸位去体贴、关心、介入。
目前中国的大学,一窝蜂都在争硕士点、博士点;在我看来,这是一条很糟糕的歧路。200多所博士授权学校,400多所硕士授权学校,再加上600多所学士授权学校,这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快就有人“升级换代”。那些只有学士或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全都不安于现状,都在冲刺博士点,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中国大学的最大缺陷,是没有个性。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只有两类大学,或副部,或正厅。大学没有明晰的自家面目,这样的教育布局,很让人担忧。这跟我们将大学校长作为行政领导,可以随意调换,有直接关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集体领导,强调制度建设,再加上教育部管得太多,各大学面目相差无几。民国年间的大学,可就不一样了:张伯苓管得好南开,但管不好北大;反之,蔡元培也很可能对付不了南开。
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
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其《就职演说》中有一段话,近年常被引用:“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楼与大师,代表着办学的两大支柱:金钱与学问。这两者都很重要,只不过世人偏重看得见的大楼,梅贻琦这才有必要强调大师的重要性。
这个话题,我想略微拓展。当我们谈论“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时,主要关注的是学问。可大学除了博大精深的“学问”,还需要某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没能体现在考核表上的“精神”,更能决定一所大学的品格与命运。
记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这样开篇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请允许我套用: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
黄小伟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起源于德国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思想便成了现代大学制度思想的滥觞。洪堡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国家既要办大学,又要让大学保持独立而不加干涉。
反观如今中国之大学,从资金预算到招生指标,到学科点设立,到校领导的任用,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层层的行政指令,缺少教育自主权。不管学校如何、专业如何,都按同一模式培养学生。这与现代大学的精神实质相悖。
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的朱清时院士,其理想正是中国高教改革未来之方向。朱清时表示,新创立的南方科大将强调去官化和去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实现教授治校。这位院士在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期间,用“原生态”应对行政评估,批评教育积弊,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自然不能将高教改革完全寄希望于一个人的努力,中国的大学要变成真正意义的大学,需要教育决策者思想观点的改变、行政体制改革的破冰乃至整个社会的推动。惟有此,中国的大学才能实现蔡元培提出的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达到“塑造学生的人格”的教育目的。
薛涌
旅美学者、美国萨福克大学助理教授
大学是为学生打造未来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职业框架。本科教育“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环境扩展视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而研究生阶段才是专业教育的场所。”
中国的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发生了偏差,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学生往往把大学当技校来上。社会发展中工具类理性的东西太多。就业不是考量大学教育的唯一标准。有学问的人都找不到工作的话,这个社会又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我们希望能够在本科的时间尽量地离急功近利和浮躁远一点,希望能有一个地方给学生静下来,好好读点书。
编后
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大学无用论”沉渣泛起。不支持孩子读书、考大学的现象呈蔓延之势。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关注。读书少,从国家层面讲,国民素质会降低,满足不了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从自身来说,读书少就狭隘,思想就僵化,个人发展受限制。
作为大学来说,我们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及教育方法,避免急功近利,切勿把大学教育视为谋权、谋钱的又一路径。大学要让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东西,这才是根本。只有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学习才能转换为增长力。因此,大学教育要转变思路、解放思想,从培养人的角度多考虑。
作为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追求真理、提升个人素质、形成个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更重要的事情是打好基础、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完善自我、独立生活、与人交往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也是人生一次专注学习的美好时机。所以我们的大学生要放下浮躁,沉浸在知识改变未来的环境中,专注学习,“让大学对自己有用”成为自己的一种责任。
作为家长而言,读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挣钱的工具,而是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益、对家庭有用的人,是将孩子培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学会改变的新时代公民。所以我们的家长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孩子读书考大学,不能被一些社会言论和现象左右,因为那毕竟是少数人。
作为社会而言,特别是舆论媒体,不要刻意去炒作“读书无用”、“大学无用”这种根本不合实际的言论,全社会都要为大学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者安静地学,教者安静地教,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学问中,塑造出精神,才能用学问和精神培养出新人。
(张永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