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应谋划未来

2014-07-24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门化建言献策现场感

卫思宇

我国智库的当务之急,是把学术话语,转换成政府话语权,努力做到建言献策能用管用好用。

当今中国,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持日益系统化、专门化。其方式主要是调查、论证、分析、研究。其产品主要是课题报告。其任务主要是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法治决策。

当前我国智库,应顺应世界潮流,形成一场又一场时代的大合唱。大兴国情调研之风,从定位上进一步明确思想库、智囊团的职责和使命,为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宏观思路。

为此,这里对中国智库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有现场感。

所谓现场感,就是身临其境。这个境,就是党情、国情、世情,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线环境,就是知识能够最大可能产生效用的具体情境。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治理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过程中,现场感至关重要。目前而言,在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之间还存在着两张皮,各说各话,学术语言和政治语言互不相通。随着知识生产的专门化和学科分类的细化,学术领域使用着很多特定的概念术语,这些概念术语对于政府是新词,对于老百姓也很陌生。同时,由于政府职能的调整转变,以及现代治理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政府也在使用着大量的新词汇、新提法。我国智库大发展的当务之急,可能是要创设一些恰当的语境,为学术话语和政府话语的转换建立通畅的管道,真正做到建言献策有现场感,学界与政府相互听得懂。

其次,要有全局观。

所谓全局观,就是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问题,就是为大多数人说话。全局相对于局部,整体包含着部分。虽然不同的智库在功能上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倾向于金融领域,有的专注于国际事务,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智库大发展一定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思考宏观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目前来看,智库的建言献策还是以具体政策建议为主,如医疗、教育、“三农”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改革发展的重大议题,是利益矛盾的集中点和破解点,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切身问题。不过,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各个领域的关联度很高,形成了复杂的网状连接,一个问题的解决如果不能从社会结构的整体去把握,很难有准确的理解。这就要求,智库要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发”与“全身”都讲透、讲清,把一发“而动”全身的火候、尺度、分寸拿准、谈到位。

最后,要有前瞻性。

所谓前瞻,就是预判,对未来发展走向的研判预知。科学的魅力在于发现规律,知识的优势在于能够阐发常道。若要前瞻,就必须先回头看,必须立足于现实,因为政府决策有其惯性,不可能朝令夕改,也很少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调整,所以,前瞻性就不仅要见事,更要见人。所谓见事,就是要对政策的连续性和变化性有全面、深刻、客观的领会。所谓见人,就是要对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要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即作为决策和执行的主体,他们是在何种情境下作出决定的,在新的情境下会有何种变化。只有全面理解了关于政策的事与人,才能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只有充分理解了现实的可能与限度,才能做到科学的前瞻。

猜你喜欢

专门化建言献策现场感
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家事司法专门化的路径与选择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服务海西建言献策·踔厉前行写华章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现场感: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
专门化时代的非专门化对话——第一届上海青年语言学论坛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