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高中深化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2014-07-24居鸣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国民素质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居鸣富

“素质教育”这个说法出现在中国的教育界已经将近二十年了,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十多年来,各界人士开口闭口必谈“素质教育”,唾弃“应试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实施状况实际如何呢?家长、学生等又有什么要求和看法呢?

我校是一所农村三星级高中,通过对我校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了解到他们对素质教育主要看法如下:

不少受访家长都希望学校的教育能首先让小孩成人,具体地说就是品德好,做一个善良正直,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人,能善于与人相处,将来能适应社会,哪怕成绩差点。不过更多的家长却还是希望小孩成绩好,将来能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个好工作。

不少学生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身体好,成绩好,当然最好轻松些。

教师大多认为,素质教育是空中楼阁,考试压力如此之大,实施素质教育谈何容易?

答案如此,不能不令人惊讶。素质教育谈了这么多年,却依然和应试教育纠缠不清,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旧是一路坎坷。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又是什么?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不难看出,教育部早已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概念,就是培养学生“五个学会”,做“四有新人”,而且,在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而素质则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由上可见,素质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但当前很多中小学在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要求的压力之下,却只是片面且过分强调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使学生“学会求知”,殊不知,如果一个人只是“有文化”,没有“理想、道德、纪律”的话,那是不合格而且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学生即使读了一流的大学,也不会对社会做出好的贡献,当年的“马加爵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复旦投毒案”等恶性事件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深化素质教育,提高中国新一代学生全面素质,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是迫在眉睫,那为什么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高中难以推行呢?

就我个人来看,不外乎如下一些原因。

一是目前很多地区社会、家长、学校都担心搞素质教育会影响自身的利益(主要是教学质量)而有抵触情绪乃至继续追求应试教育。

二是传统的观念及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难以推行,长期以来的“唯分数论”已经使我们的教学行为几乎定型,难以从知识传授转到能力培养方面来。

三是评价机制不科学,部分地区、学校的领导只看考试质量,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及老师的唯一标准,比如在江苏,“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已经实施好几年了,但很多地区还是没有落到实处。

四是落后地区的客观条件及师资力量注定素质教育在这些地区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是无论如何,罔顾素质教育的要求,埋头搞应试教育,这是典型的短视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一个学生,更多的会影响到学校,乃至地区,如果全国的中小学都这样只追求教学质量,社会只看中“升学率”,那么最终影响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时代在进步,全球各国都在高速发展,要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追本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才能使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那么在农村高中,如何协调进行“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呢?难道农村高中就只能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而没有深化素质教育的动力了吗?

我们认为,首先,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之间不是对立关系,素质教育当中包含着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比如“学会求知”,“有文化”等。只不过不能盲目的为追求教学质量而将我们的教育强化为应试教育。

其次,学校不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只强调教学质量,必然会走向应试教育的极端。而应试教育在农村高中则必然意味着只有少部分“精英”学生能享受到老师的关注,更多学生则会沦为“陪读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部分学生有不少将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生,轻则心理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有学生破罐破摔,那样学校将为社会“培养”出一些不良青年。

再次,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并不是完全要求只培养大学生,社会、家长的要求很多时候只是要一个健康、正直、上进的青年,纵使不是名校毕业,同样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学校的毕业生因为没有进行全面素质培养而走进了监狱,那么,对学校声誉的伤害却是毁灭性的。

综上所述,在农村高中深化素质教育是存在动力的,关键是个人的需求、家长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内在动力。提高个人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学校而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减少“后进生”对于其他同学的影响,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就一个地区而言,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满足社区发展各种需求,符合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这是深化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三垛中学)

猜你喜欢

国民素质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国民素质研究的新突破
——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科学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关于国民素质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