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畏地成就青山绿水
2014-07-24曾宝俊
曾宝俊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68 (2014) 03-0046-03
从美国回来快半年了了,整个人还沉浸在旅行的思绪中,似乎不愿回到周遭的现实。从纽约到华盛顿,到处是大片大片的草坪、挺拔俊秀的树木,随时都有各种鸟雀、松鼠到你身边嬉戏。天空蓝得让人感到不真实,空气清新得让人忘乎所以,那满眼的绿色,遍地的绿茸茸的青草,那原始森林般的自然环境,仿佛除了脚下一条蜿蜒起伏的公路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你可以尽情呼吸绿叶倾吐出来的氧气,尽情汲取大自然的芬芳,尽情享受草原绿色带来的欢乐。
在水牛城的尼亚加拉前,清晨,这里的空气格外的湿润,这里保持着单纯的自然原味,松鼠和各种鸟儿在你身边漫步,好像你的朋友。我们很高兴地买来一些玉米来喂这些可爱的精灵,它们毫不害怕,十分安稳地在你的手掌心取食,胡须和小爪子挠得你痒痒的,一直痒到你的心底下。时光在北美洲静谧安详地流动,就像这里闲散的鸟儿、无声的落叶,积聚的却是一种相拥千年的意愿。
然而这里又分明不是一个安静的史前世界。这里有灯红酒绿的都市街景,有热闹的港口让你对海鲜大快朵颐……对我来说,这是一趟不同寻常的旅行,因为我从这里感受到一种陌生而让人震撼的价值,这价值不是人们常说的审美、旅游或经济价值,而是大自然与生俱来的生命价值。北美洲虽早被人类染指,但在这里,你随处可以体会到当地人对大自然本身的敬畏。只有把自然当作人类信奉的最高价值,才会有这种风物景观的壮美与平衡、多样与统一。这里的桉树与槭树用优雅的风姿、绿地和岩石用斑驳的色彩、云雀与松鼠用悠闲的姿态,呼唤你重新认知和评价自己对自然与文化的认知。这是一次让我心绪不宁的旅行,只有置身在这绝美的环境中,才会明白我们跌跌撞撞地走来,对城市和自然的认知中带有多少谬误。
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了北美洲我才理解这口号是多么可笑!什么叫真正的城市,什么叫做乡村。山水并不是要营造人工的山水、园林,来改变城市景观,而是把自然的山水、动植物本身,作为城市的灵魂。如果试图把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这背后的逻辑仍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山水城市或生态城市的核心是敬畏,敬畏大自然生命形态和价值本身。在我们人类的历史长河里,绿色应该是最美好、最珍贵、最值得珍惜的世界内容。目前,在全球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趋势下,人们最不愿看到的是到处出现的沙漠化现象,城市无限扩大,土地无限开垦,林木无限砍伐,雨水无限减少,河流无限干枯,绿色无限侵蚀,不知哪一天,我们的世界突然变成一片白茫茫的沙漠,我们的生活也就到了延续的尽头。我们一直认为不被利用的自然是无用的自然,但美国人崇尚、尊重的恰恰是自然本身。在这里,你可看到森林、鸟儿在自由地成长,人类的居住形态服从于自然秩序,北美洲人更多的行为是确保它们不受人类的利用和干涉。
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树林、荒原的奇异,人们几乎不去影响和改变它们,所以这里留存了似乎永恒的时间,能感受到生命原初的动力。在我看来,敬畏是这种文化的核心。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曾有过这种超越性的智慧,儒家说“天人合一”、道家说的“道法自然”,共同的特征都是把自然生态的价值与平衡,作为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所以《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关注的都是大自然万物本身具有的生命价值。然而,这种文化认知,我却从美国人自然与生活形态中,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在这种文化中,自然秩序的演进不仅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创造过程,也意味着在创造一种共同的生命价值。所有生命本于一源,生于同根,如同一个大家庭的不同成员,所以人们会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尊重天地万物。在北美洲我感受到的这种“天人合一”,不只是一种理性认知,更是一种关于生命的情感体验。只有当人类能从情感上领悟和热爱自然时,才能真正理解“万物一体”是一种对自然的感恩情怀。
这些年我们虽然也提出“生态建设”,但大多还是采用的把人工建设的像自然一点儿,对自然原有的生态采取的仍是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即使提出保护自然,也是从保护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当你在北美洲面对这里的山水和城市乡村以及充满野性的荒原时,才会真正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把大自然的生命价值视为人类的最高价值。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对大自然的知识、审美和伦理教育,而是要从生命本源来认知自然、敬畏自然。理解到生命的本质,只有在敬畏大自然生命系统的前提下,才可能得以存在。自然并不是人类可以随意征服的客体,人类的生存只有在敬畏与尊重自然所有生命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这真是一种奇异的感受,从美国的这些城市中,我却领悟到中国建筑“象天法地”的精神,感受到中国先民对天地万物的那种敬畏,以及对自然的理解和顺应。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环境。人们仔细地研究和探寻自然历史,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寻得自然界事物运行规律,最终求得人类将来改造世界的进程和方式。历经自然演变的原始风景,含有大自然运动真实痕迹和信息;人类将来历史发展应该与大自然保护协调进行,而这必须以自然原始风景作为认识的基础。掌握自然历史是推动现代人前进的背景和动力,而决不是简单的知识和记录,原始自然风景是人类开创未来的极有价值的资源财富。
过去人们论及分配公正,往往只着眼于人类社会自身,但当你看到这里的大西洋上和哈德逊河谷里的红嘴鸥随意地从游客手中抢食时,才会明白这些自然资源,我们同样需要公正地分配给天地万物。自然不仅对人类有环境价值,对其他物种也有生命价值。可以说,在北美洲的这些天,我从这里城市与自然关系中,体验到一种信仰的快乐。当你从自然的怀抱,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壮美时,才会明白,这才是生命真正本质的享受。
只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把自然视为人类的最高价值,才可能真正改变目前的生态。在美国这种多元融合的且有宗教情怀基础的国家,敬畏既是首要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生命意识。“敬”是对生命价值的态度,而“畏”则意味着对生命的警示和自省。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这种认知,人对天道的敬畏是培养人格的开始,没有这种敬畏,一个人很难成就高尚人格。
孔子强调“君子有三畏”,就是一种对内在人格的道德要求。敬畏天命既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因为“敬”会有所为,而“畏”会有所不为。敬畏虽不是人的全部美德,却是很多美德的基础。不知敬畏的人,也较难理解正义和诚实。有了敬畏之心,一个人便会在行事时,感到上天有一双眼睛时刻在看着自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双眼睛既是上天的,也是人性中良知与善的眼睛。有了这种敬畏心,并非因担心受到惩罚才不去做恶,而是会从自己生命中体会到一种人性的神圣感。这种神圣感,自然使你不愿亵渎自己的生命意识,这成为人们塑造理想人格最重要的力量。有了这种敬畏意识,诸如那些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才会真正有所遏制。
看到这样一个涌动着诗意生命的蓬勃自然:美丽、富饶、复杂、多变。从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到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天地自然之间,无一物不趣味盎然。大自然的高山江河,树木花朵历来具有巨大深远的美学艺术价值,从而培养了世代精神文明。把原始风景地域设为国家天然公园,从而使得人对自然风景认识也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建立国家天然公园的意义涉及地理学、生态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愈来愈多学科,特别是生态学日益成为其科研主题。但创建第一个国家天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不是生态学家,也不是地理学家,而是一批才华横溢的画家;建立国家天然公园之初,也只是为了人们欣赏到它的自然原始风景,从中汲取精神的艺术享受。
十九世纪中期,被后人称为“哈得逊河风景画派”的艺术家,在落矶山一带用激颤的笔调表现了美国西部广袤壮丽而极其原始的风光,对印第安游牧生活进行了如诗般而又略带感伤情调的描绘。他们的绘画作品带回东部,震撼了参众两院的议员。1860年3月,林肯总统签署了一项保护约瑟米提山谷及南面一块北美红杉林的法令,八年后格兰特总统又签署一项法令,建立了黄石公园。
美国国家公园内所保护的大自然原始景观不同于黄山、张家界、丹霞山等风景名胜中的自然风光。国家天然公园内的森林、河流、峡谷的“原始性”使人感到异常渺小和短暂。例如大峡谷天然公园。峡谷底部激流奔腾,峡谷两侧峭壁由各种颜色、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叠成,显示着20亿年来的地层演变;塞廓亚天然公园,保存着第四纪冰川灾难后遗留下的北美红杉,树高都在百米之上,直径都在三米之上。这些苍茫的原始大森林,险恶的峡谷,以至荒凉的河滩,恐怖的沼泽,破落的土著村落,都有其保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们是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整体中的不可缺少一景;它们一旦消失同样会使人感到大自然整体不平衡和不协调。
现在居住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大城市里的西方人,特别热爱那些原始的荒野,这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哲学指出:由于科技高度发达,人们日益受到自已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奴役,人的本性被异化,而原始的人性是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狩猎为生的生活中形成的,人们要挣脱“异化”,去重新寻找自我,就应该回归原始的大自然,重返人类初期原始社会。
从纽约回到上海,一个最真切的感受是,环境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更多的民众可以共同参与的生态文化行动,从社会理念和文化上扭转当下的价值观,才可能慢慢解决国内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政府除了监管,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合法和有效渠道,让民众进行主动地维权。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维护自己环境的意愿,从而对影响自己健康的各种环境,提出恢复或补偿的正义要求,才能真正形成一支自主保护生态和食品安全的大军。只有这样,生态才不会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
(编辑: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