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语文信息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2014-07-24蒋成杰
蒋成杰
摘 要:本文对当前形势下在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需要培养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设计了培养的主要方式和模式,并对具体实践探索的实例进行了介绍,也分析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信息能力;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67-03
当前的信息时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五次革命,主要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息的表达、存储和传递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人类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这些都对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既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也必将伴随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语文教学就应该重视这一领域,并引导利用学生的这一基础,积极培养,使其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发育、生长的沃土,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根据中职学生和我国发展的实际,中职生的主要需求应该集中在第三、第四层次,即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语文信息技术的培养和应用可以为满足学生的需求打开一个新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到群体的呼应和认可,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培育学生的成就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教学实施”中指出“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所以,培养学生的现代语文信息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一、培养的主要内容
1.信息查询、筛选
要学会常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快速查找自己要找的相关信息。
首先,关键词的选用,要能确定查找信息的关键内容的关键词,还要学会使用多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缩小查找范围是最有效的。
第二,除普通网页查找外,还要掌握文档、百科(知识库)、图片、视频、地图等的查找和使用,这是将来工作、生活的非常有力的助手。
第三,搜索到信息内容的技术处理。找到了有用的信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引用、转化、处理,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文本的复制、去格式化,图片的再编辑、切片,视频的下载及格式转变、片段选取等。
第四,专业搜索。专业搜索(又称垂直搜索)引擎的使用,提供专注于某些特定范畴的搜索服务,如留学搜索、房产搜索、旅游搜索等。
第五,本机搜索。除了搜索引擎外,还应掌握本机搜索、查找,比如自己可能忘了之前某个文件的完整名称、存储位置,也可能有意查看一下某类(本机中)的所有文档,这时就要使用本机搜索。本机搜索除了关键词、文件名外,还可使用文档的日期、类型、大小等特征进行查找。有些较大型的文档,可能还要学会使用文档内的关键词查找、格式查找等。
2.文本的信息化处理、编辑
电子写作(或一般电子表达)最基本的就是文本编辑、排版。学生在计算机课上基本掌握了编排的技术,但如何应用、选择,比如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字体、字号,如何科学使用缩进、项目符号等,需要语文课上进行普及、规范。
3.电子图书的使用
目前,学生对传统的书籍阅读、报刊查看往往兴趣不大,特别是中职的学生,他们既有充分的技术,又有充裕的时间,思想上也十分向往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并且电子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必然带来巨大的影响。面对这一实际,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课当然要进行电子图书方面的教学。首先,培训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书的使用方式。其次,要介绍一些常用电子书工具,介绍一些优秀的电子书网络服务商,甚至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制作自己的电子书。
4.网上交流、信息发布能力培养
首先,要掌握网上文段的阅读。能够熟练使用论坛、微博、博客等阅读文段,利用导航快速查到自己关注、感兴趣的目标文段,能够迅速聚焦关键文段、关键信息。
第二,熟练掌握网上社群的互动方式。如好友、关注、引用等,有高效参与互动,也能利用互动扩大交流,提高影响力。
第三,熟悉发布文段的方法和技巧。如网上社交圈的选择,文段关键词选用,熟悉网络用语及相关文化。也能利用“圈子”发布相关信息、发起相关讨论。掌握文字编排发布方法,能结合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发布多媒体信息。
5.电子邮件处理
在基本电子邮件的技术之外,要重点培训邮件“主题”的拟定原则,以及如何发布编排美观的邮件,如何自动回复、自动发布、定时发布等应用技术。
6.幻灯的编辑制作
在基本幻灯技术的基础上,要重点培训版式布局、模板、色彩选择的一般应用原则,培训整体设计、风格设计的方法,培训实际应用中幻灯播放与现场讲解的有机配合。
二、培养的方式、模式与实践探索
1.选修课
在必修课语文之外,根据培养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语文信息应用方面的选修课,从而系统地培养语文信息应用技术,这是比较可行、效果也较好的一种途径。现在部分实行学分制、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开设了类似或接近的选修课程。不少课程还安排在了机房,便于学生实践应用训练,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较强,由于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并且讲练结合,教学效果也不错。但也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②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不少教师开设的课程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步伐。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教师的相关培训,出台一些指导性的要求文件,如大纲等,也可组织编写相关课程教材。
2.在传统语文课中融入相关语文信息应用技术培养
这是一种看似简便却存在不少问题的解决方案。表面看来,不改变课时,不变更教师,非常易于安排,但实际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传统语文课时量的压缩。既然总量不变,要增加信息技术的内容,就只能减少传统语文的课时,而现实是在普通的中职学校里,语文课时已经只剩下了一个学年每周4节课,不少学校、专业甚至还达不到这个标准,有的只剩下一个学期每周2节课,这已经少得可怜的课时还经常受到学生集中实习等实践周的冲击,课时已经相当紧张,要开展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教学已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信息能力的培养更是可望而不可及。②设备、场地存在问题。信息应用技术重在训练、掌握方法,不能只是知识传授,而传统的语文课肯定是安排在普通课室,不具备学生练习的环境和基本条件。③师资问题。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熟悉现代语文信息应用技术,有的甚至还是短板,这些教师根本不具备讲授相关知识、开展相关培训的基础。
3.利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隐性课程”
利用社团活动,课外活动这些“隐性课程”,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可灵活开展语文信息应用能力培养,也可解决目前中职语文课时紧张的问题。教师可指导社团活动,培养骨干学生,结合专题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应用语文信息技术的氛围和“圈子” ,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提高水平。
4.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或比赛,以活动带动学习,以活动促进水平提高
例如,组织信息查询比赛,建立公众微帐号、QQ群、微博群,组织评比博客之星、微博之星,这样的活动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应用的热情,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氛围。有些传统的语文活动、比赛等形式,也可以经过创造性的设计放在网上进行,比如在线征文比赛、网上演讲比赛等。通过优秀成员及其数字空间、作品的表彰、展示,发挥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可迅速普及学生的网络社交和数字读写应用。组织活动的过程本身也是推广、普及的过程,评价标准的发布、样本的示范,甚至过程的组织、发布、研讨,本身就是技术应用的一个具体过程。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可单独开展,也可与课内学习、社团活动相互配合与呼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然,活动的组织需要精心的设计、细致的安排,也需要学校层面的支持,提供相应的资源,甚至提升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5.专题讲座
利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相关语文信息技术培训,也可对其应用进行引导,非常简便易行。每次可只讲某一项技术专题,可在学校的报告厅举行,可面向全体学生,也可选取某专业或其他特定对象的学生。可根据需要和条件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每次讲座选最擅长某一技术的老师担任,也可与学校的相关活动、比赛配合进行,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几种方式、模式并不是各自独立、彼此冲突的,而是互相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的。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软硬件资源,结合各类专业、学生、教师的实际来开展,选择合适的方式及其组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广东省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在语文信息应用技术培养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对于以上几种方式、模式都进行了实践和总结。
部分教师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融入了部分信息应用技术的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搜索、筛选和网上读写互动的方法、技术。
随着学分制的开展与走向深入,学校开设了现代语文信息应用技术选修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每次选课都很快选满。教室安排在网络机房,老师讲练结合,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校长朱家良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在2010年率先开通了新浪微博“zszz朱家良”,迅速吸引了几千学生粉丝,目前已有粉丝27000多,已发博文4000多条。在他的带动下,不少班主任和普通老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微信账号,还成立了微博群、微信群,建立了QQ群,不但平时与学生充分沟通、信息互动,而且还结合学校的校庆、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开展师生的网络互动,对学生的信息应用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和信息能力。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课时保证
主要是要保证传统语文教学的课时。传统语文课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性、人文性的一门基础学科,关乎到学生的基本表达与社交能力、基本的读写能力,不能随意侵占。如果离开了传统语文的这个根本、根基,现代语文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浮萍,难以扎根、生长。
2.突出语文应用
培养的重点要突出语文应用能力。重点培养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搜集、阅读、表达、处理加工能力。要强化语文应用,多在语言、文字、句式、章法上下功夫,提高水平,学技术而又不唯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
3.师资培养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现代语文信息素养,首先语文老师要熟悉有关技术及其应用,在技术与应用上能把握要点,抓住关键。当前的信息时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五次革命,必将对人类的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这一点,组织相关教师培训,转变观念,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现代语文教师,并且把信息应用技术当作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中职学生。
参考文献:
[1]黄龙翔,陈之权,詹明峰,蔡敬新.以移动技术为中介,建立一个无缝语文学习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1-7,23.
[2]罗生全,陆芳芳.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教学转化[J].教育学术月刊,2013(4):59-63.
[3]于蕾.基于需要理论的中职生学习动机激发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12).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J].西北职教,2009(2).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