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宝燕:为绿色地球坚守

2014-07-23

新闻前哨 2014年4期
关键词:阿福淘淘江豚

2014年1月,长江日报摄影记者高宝燕荣获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称号。

2013年6月,高宝燕荣获湖北省首届环保政府奖。这个奖是该省最高级别的环保奖项。

这些荣誉和大奖,是对高宝燕10多年来关注环保、保护生态的肯定,实至名归。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她。

本刊记者问:你是如何开始用手中的镜头关注环境的?

高宝燕答:我祖籍四川,在湖北襄阳长大。在襄阳汉江边,见惯了长江里望风而出的灰色“江猪”,成群在长江浪花里翻腾、跳跃,露出健美的脊背。由此,对江河环境有一种特殊关心和关注。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时时震撼着我的良知。因此,从拿起相机始,我决定用镜头为环境保护代言。

问:你是国内外有关白鱀豚报道最深入、最全面的记者之一。请你谈谈你和白鱀豚的情缘。

答:2001年秋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江豚。当新华社发布我拍的“哭泣的江豚”照片后,在网络上被疯转。我没有想过,以后十年的职业生涯甚至整个生活,都跟江豚有了更密切的联系。我用镜头对着同样的一群物种,需要多大的坚韧,我不知道。看到江豚,依然兴奋地如同初次见面一般,跑前跑后,蹲下、俯身、攀高、贴近,虽然这样的画面,我已经拍过无数次。

2002年7月14日,白鳍豚“淇淇”去世。我既悲痛又自责,我以为还有很多时间去拍它,并没有刻意去留下它的身影。

“淇淇”去世后,我隔三差五就往白鳍豚馆跑,每次中科院水生所有观察或围捕江豚、给江豚体检的活动,都会参加,有时候一去就是一个星期。各种角度、各个时间,我认真地记录江豚的每一个瞬间,并不是想着每张照片都要发出来,我感觉是江豚把我拉进了它们的世界。

每次面对江豚,我感到心灵特别纯净。白鳍豚馆里的四头江豚,初看长得一模一样。其实不然,连朝你吐水都有不同的意思:有的像是在打招呼;有的是趁你不备朝你身上吐水,像是恶作剧;还有的江豚,只是朝你吐水泡,好像和你闹着玩。相处越久,我不仅能从外表上分辨出它们谁是谁,还能从性格上看出来,比如上面吐水泡,有第一种表现的是阿福,第二种一定是阿宝,第三种则是雌豚滢滢。

问:你能给我们讲讲江豚生活的美妙世界吗?

答:江豚的情感世界里,也有爱情、忠诚。

我出版的大型图文画册《瞬间——用镜头留住长江珍稀水生动物》,是和鲸类科学家共同创作的,收集了28年来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身影和故事。我记录了每一头江豚的感情和情绪,会笑、会哭、会生气、也会调皮捣蛋。

“有一次我们在天鹅洲故道围捕江豚,给它们体检,三网下去,捕上来的都是雄的,第四网下去,捕上来一头雌豚,发现它已经怀孕了。经常参与围捕的渔民们说,江豚很聪明,知道要围捕,平时爱扎堆的它们都会四处散开,三次都能捕到雄豚是因为它们为了保护怀孕的雌豚,故意吸引我们的视线。”在高宝燕看来,她宁愿相信江豚的情感世界里,也有爱情、忠诚。

“还有一次是第一头人工繁殖的江豚‘淘淘出生后,为了防止爸爸阿福骚扰妈妈晶晶,工作人员把它跟晶晶母子分开养在两个相连的池子里,中间用网隔开。那时候阿福除了饲养员给它喂鱼时会游动,其余时间都静静躺在网的旁边,看着晶晶带淘淘游泳,好像想去帮忙。有时候,它还把嘴巴里的鱼嚼碎了吐到网的那边去,想给它儿子吃。”高宝燕说,阿福经常跟同性的阿宝抢食吃,但对儿子淘淘却格外谦让。

真正感知到江豚有它们不为人类知的世界,高宝燕是在守候拍摄一夜后发现的,“我们对它们的认识有限,但它们肯定有像我们人类一样的世界。”那是2005年,“淘淘”出生后的第一天,守了大半夜却没能拍到它出生的画面,高宝燕很气恼,决定第二天继续彻夜拍摄。

“妈妈带着小豚游啊游啊,小豚饿了,想吃奶了,怎么办,妈妈就放慢速度,把身子翻转过来,小豚就瞅准时机把嘴对准妈妈藏在生殖腺里的乳头。这个过程最长必须在三秒钟里完成,不然它们都会被憋死,母豚和小豚必须保持一样的速度和方向,还要不间断地游泳。一晚上这么来回喂奶好几十次,江豚吃个奶,真是不容易。”拍着拍着她竟然会停止按快门,静静地感受两道玻璃墙外,那水下世界里母性的美。那个时候,她的女儿刚满8岁,见到调皮的“淘淘”还会害怕地躲在她的身后。

问:你连续三届被聘为“武汉市环保大使”,你是如何向大家宣传环保的?

答:我经常去武汉市图书馆和一些中小学做环保题材的演讲。我很高兴,除了记者的身份,还能用别的方法向大家宣传环保。仅仅发新闻,传播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要打破人与江豚、人与动物之间的隔阂,让大家意识到,不保护环境伤害动物,就是伤害我们的同类。虽然时常感到自身力量的渺小,但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这是因为一次讲座上,主办方请来了一位在国外某大学就读环保专业的女大学生,女生对我说,她之所以选择读环保专业,是因为小时候曾到白鳍豚馆参观,淇淇去世时曾到它遗体前献花,那一个瞬间,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从此决定了她的职业方向。

围绕保护江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2011年7月,长江日报联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面向全国招募长江江豚保护志愿者,活动陆续推出了“残疾女孩圆江豚梦”、“寻找江豚之旅”市民科考活动”、“百名儿童画百头江豚”等活动,长江沿岸8个省市10多家媒体联动报道,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2012年2月,“长江日报看天下”系列之《留住江豚的微笑》开展,市民看江豚之爱、江豚之泪,市民感动之余纷纷呼唤保护江豚。

——2013年11月,“为江豚来奔跑”活动。为动员全流域民众投身到保护长江,挽救江豚活动中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WBCF)共同举办了“2013年生命长江宣传系列——为江豚来奔跑”活动。2013年11月17日,活动于黄石正式开启。历时一个多月沿江而下,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6省市。

问:如今,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政府对环保越来越重视。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作为长期致力于环保的记者,你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答:2008年3月,我随中国大学生北极考察团深入北极采访。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座少年科技馆里,科技人员把整个科技馆都浸沉在水里,每个进馆的人要穿胶鞋才能进入,展厅的中心,就是一大块正在融化的冰,象征着北极正在融化的冰川,展厅两侧就用图文、图表的形式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会导致冰川融化,哪些行为会导致臭氧层空洞等。

那里的小孩都有这样的观念,如果你不保护环境,以后北极的冰雪融化了,你就永远都要穿胶鞋在家乡行走。在这样的教育下,哪个孩子不会爱惜环境,保护生命呢?因此,我想: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宣传,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保护自然,肯定会有更多人懂得珍惜环境,爱护同类。我要继续用影像保护自然,做有影响的环境新闻。

近期的工作有:

——寻找长江流域的濒危动植物资源乃至寻找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

——报道湖北、武汉市的湿地湖泊等、丰富动植物。

——定期开展观鸟比赛、湖泊摄影比赛、湿地科察等活动。

——开设野外学生科学营、野外摄影训练营、求认养、家有爱宠、消失的影像、绿色换客等小栏目,增加和读者的互动,扩大报纸报道内容,吸引读者群。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福淘淘江豚
30多头野生江豚出现在长江
长江江豚科考日记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你在哪里?
阿福是条狗
阿福
先割牛头后砸瓮
乐淘淘 草木皆兵
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