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非理性表现的纠正
2014-07-23束开荣
束开荣
如今的媒介传播技术迅猛发展,这使得普通人面对公众“发声”的成本接近于零。不可否认,这已经是当前媒介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正因为如此,新闻媒体在众生喧哗的传媒语境下,冷静、理性地把握各类新闻事件,坚守新闻报道的职业准则,履行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变得尤为重要。
克制超越底线的“新闻冲动”
2013年9月13日下午,歌手王菲发表微博,暗示已与丈夫李亚鹏离婚。这条消息迅速引发各方关注,随即有媒体获悉,当日在新疆完成离婚手续的王菲,将乘坐飞机回京。当晚,王菲抵京后乘车从首都机场回家,某商业门户网站的记者一路驱车跟随,为不被王菲座驾“甩”掉,车速一度飙至130公里/时。其间,记者所乘车辆两度将王菲的座驾逼停。直到拍到王菲在车内的清晰图片后,记者们才主动让路。
作为娱乐明星,向媒体让渡一部分隐私权本是国际通例,但明星作为公民,理应享受基本的隐私权。显然,该记者有意或者无意地模糊了明星作为公民的隐私权与受众知情权的界限。由此出发,该记者“抢新闻”的举动就是不理性的,呈现为职业道德的失范。该记者在获得独家新闻的同时,超越了作为新闻从业者的底线,给他人造成了伤害。
《人民日报》9月16日针对此事发表题为《莫让道德被“逼停”》的评论,指出“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如何报道、底线在哪里、价值取向是什么,需要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更自觉的责任感。”新闻媒体在发现新闻和采集新闻的过程中,应该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标尺,克制超越职业道德底线的“新闻冲动”。
未成年人案件需规范报道
2013年2月,令全国舆论广泛关注的“李某某案”爆出,国内多家媒体都对此作了集中报道,其中一些纸媒的标题和电视新闻的提要不顾李某某是未成年人的事实前提,“直呼其名”,毫不隐晦。来自南方报系的一家媒体,以2个整版的篇幅针对“李某某案”发表了题为《夜半酒吧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的调查性报道,其中不乏对该起案件细节的大量披露,涉及未成年人隐私。
“李某某案”社会影响恶劣,媒体给予高度关注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把握未成年人案件报道过程中涉及隐私权的维度。遗憾的是,国内率先就此事件发声的媒体并未有清醒的认识。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博取关注,一些媒体对未成年人案件隐私权的侵犯,表现为新闻报道的伦理缺失。
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新闻变得随处可见。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所说:“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这就对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未成年人的报道,需要看清报道对象与成年人的不同,出于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考虑,报道应彰显现代媒体工作者的媒介伦理。
媒体在进行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时,至少应该严格遵守刚性的法律原则,不透露未成年人的身份,避免其受到不应有的歧视和伤害;同时高度履行媒体的社会道德责任,不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群体现象进行“妖魔化”,不过分渲染未成年犯罪的情节和细节。只有在新闻实践中切实履行了这些必要的准则,规范报道,才能谈得上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报道的媒体责任。
媒体理应在平衡中实现担当
2013年9月25日,夏俊峰被依法执行死刑,与两年前的情形相似,“民意”在互联网上再次汇聚,集中表现为对于夏俊锋的同情和对于公正审判的质疑。随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回应质疑,舆论热潮逐渐平息。
民间舆论场对“夏俊峰案”的再次汇流,折射出对此案进行集中报道的媒体表现。“夏俊峰案”二审宣判后,在民间舆论持续发酵和生成之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联动效应,一时间社会舆论导向夏俊峰一方。然而,在对“夏俊峰案”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媒体对于受害者及其家庭情况缺乏关注甚至于忽略的事实,直接导致了新闻报道明显失衡。在这起“强弱对抗”的官民纠纷中,同情弱者、质疑审判,似乎成了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的彰显。可事实究竟如何呢?在媒体忙着给案件中的城管贴“标签”的同时,造成了社会舆论对此案的未审先判。由此看来,在“夏俊峰案”二审宣判后,时隔两年他被执行死刑的当天,依旧出现舆论反弹的局面,这与前期新闻媒体对此案的事实呈现不足、报道失衡有很大关系。
新闻平衡是对媒体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更高要求,它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之上。新闻真实的呈现在于记者客观记录新闻事实,至于事件的全貌、事实之间的联系如何,记者不必承担责任。然而新闻平衡则要求记者关心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以求将相对完整的事实呈现给受众。作为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者,他们理应对这艘船上的乘客即受众负责。换句话说,新闻平衡报道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是平衡各种社会因素与议程的基本准则,同时它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直接影响到媒体公信力以及受众对媒体的信赖程度。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