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略谈
2014-07-23王艳霞
王艳霞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以下是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探索。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养成良好质疑习惯
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尽快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前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按照“导读”的提示初读课文;在自学的基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做到从课题上、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矛盾处、标点符号和写作手法上进行质疑。课前预习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查阅、解疑的欲望和阅读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预习还能使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个大概、总体的了解和感悟。如通过课前预习,在《山中访友》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以下疑问:“为什么作者要说的第一个朋友是古桥?为什么白云有让天空从憔悴返老还童的能力?为什么文中的悬崖爷爷不是‘德高望众的?为什么要把进山观景写成‘山中访友?”通过预习之后学生对文中内容产生的疑问,可以诱导学生早早地对文章的学习产生热情。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表现的更加积极,尤其是在解读到他们的质疑之处时,其注意力将极为集中。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的初步领会,可以促成课堂教学中热烈讨论、互相设疑解疑的浓厚学习氛围,在教师的指引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通过学生真挚诵读,积累课文阅读情感
一篇真正好的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富有情感的诵读文章,将作者的情感移到学生身上。因此,教师要多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机会,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品味文字中蕴含的情感特点,感悟其中的深刻含义,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表达境界。例如,《纸船和风筝》就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中的真挚情感,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重音、音调、停顿的具体方法,将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课堂氛围,还可以在朗读过程中配上音乐,如松鼠和小熊成为朋友的情节,配以欢快的音乐;他们吵架的音乐,配以悲伤的音乐;他们化解矛盾的情节,再配以欢快的音乐。通过音乐和诵读声的双重刺激,学生的情感因素可以被充分激发出来,并提高对文章寓意的理解能力。
三、教会总结归纳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教给学生归纳段意、总结文章大意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同时,应逐步教给学生归纳段意的方式方法,例如,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雨景的,只有先掌握了这一描写方式,再让学生根据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一顺序归纳段落,才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脉络层次,使他们从文章内容还原到生活场景,并切身感受雷雨中的滂沱气势,以及雷雨后的清新美好,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长此以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如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精彩,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握阅读教学规律,指导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