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对高中“问题”生的“导引激励”教育的一点体会

2014-07-23潘创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问题

潘创平

【摘要】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激励言语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激励性评价在运用过程中,应讲究一定的艺术:激励性评价不等同于一味表扬;激励性评价需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励性评价要源于教师内心,充满爱和真诚;评价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德育教育 导引激励 评价艺术

激励的力量是巨大的。著名的墨菲定律有一条“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它强调了心理暗示的作用。那么,反之,如果经常给人以鼓励,那么这个人成功的机率就会越大。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若经常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赞赏,对学生的知错能改加以激励,向着好的方面努力,由此逐步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一、“问题”高中学生的特点

在学习上,学生中的大部分人都打算趁年轻时多学点本领,尤其在高中期间要抓紧学习,以便考取大学,以后在社会上能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能认真刻苦学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学习劲头不足,持应付态度。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不能忽视。来自家长的压力,渐渐形成了他们悲观、玩世不恭的心理状态,入校后他们没有自信面对任何挑战,甚至迷茫、不知所措。如果不能正确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就不能达到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这些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 80%在于情商的不足。例如,学习无兴趣——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和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迟到早退,对学习成绩无所谓;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上缺少自我约束力,自由散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靠强制措施和金钱鼓劲;贪玩,连上课都想着玩——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懂得要努力学习;缺少自信,自暴自弃——成绩下滑,开始掉队,自甘落后,不求上进;脆弱,不愿吃苦——只想轻松舒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用功、不刻苦;与同学相处不融洽——不善于交流,不学习他人的优点,嫉妒心理,充满矛盾,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导致不能专心学习;考试焦虑怯场——平时成绩不错,遇到考试就紧张焦虑,胡思乱想。此外,学习方法不当、粗心、早恋、情绪波动、不适应环境、不懂得时间管理、不喜欢任课老师……

二、“问题”高中学生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现今社会对成功人士的狭隘界定把人们引入认识误区,即羡慕并追求有钱有势的所谓白领精英,或研究高深学术的有头有脸的专家学者,等等,总之,只要能扬名立万就行。随之而来的是世人的目光大都聚焦于“向上看”(外表的光环),而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忽略不查或淡化看待。

2.应试教育的消极作用

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教师以分数论英雄,学生唯分数是瞻,因为高分数就代表好前途,也给老师脸面贴金增光。如此一来,谁人不倾情倾力培养文化成绩好的学生?这种教育思想等于授意于学生,文化成绩优良了,你就是好样的。这种育人观念“积淀”在学生的心里就左右了他们的思想。

3.更多的还在于中学生自身品德的不健全

由于以上原因的综合影响,导致部分中学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心理不良,从而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和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即情商较低。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使其真正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材实为必要。

三、“导引激励”——对“问题”高中学生要对症下药

通过主题德育活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既锻炼动手技能,又提升道德修养。这里的活动包括课堂活动、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高中学生长时间面对学习,会觉得枯燥或缺乏兴趣或不得其法,如果以成绩论成败,以分数较高下,再用宣讲式的德育教育方式,学生很难接受,这样的校园生活更难以吸引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的自我管理。班委会成为班级的核心团队,工作中彼此协商、沟通,注重与他人的合作,使团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其他人紧密围绕在团队周围。在班级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发挥出主人翁的作用,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并强调彼此间的分工协作,从而使学生学会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处理问题,从而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尊重团队的整体规划,忽略个人的得失。

“导引激励”德育的实施,是以主题德育活动为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并按照导引——激励——体验——内化的活动规律进行,以学生的接受规律和认知规律为原则,设定“四动”程序,即调动——带动——活动——行动,与前面的四个阶段相配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和完善

1.导引阶段。这一阶段要充分调动有效资源,营造相关主题德育的文化氛围,普遍采用普及规范守则,开展主题讲座,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手抄报展示等方法,为学生创设环境,让学生被主题德育的内容萦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激励阶段。在激励阶段,主要以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活动为主,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为学生创设展示他们各自才能的舞台,树立典型人物,带动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

3.体验阶段。体验阶段是我们的重点阶段,以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到丰富的活动中来,亲身体验,成为各项活动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承办活动,从组织到策划到现场指挥到会后收尾都由学生自我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体验到困难与挫折,更品尝到成功的甜美。

4.内化阶段。这一阶段是教育工作的收效阶段。即德育观念变成行动和意识,长期的坚持让我们学校收获颇丰:如高三学生的成人礼仪示范活动,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读书节活动;红5月社团周活动;科技节活动等等。这些行动已初步反映了我们德育工作的成效。

四、激励性评价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也要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所处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制定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德育过程中评价并不是老师的“专利”,老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和进步,关键往往在于个人自我心智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被动的接受评价变为一种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过程,并有助于学生接受和认同评价结果。

每个学生都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化中,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激励。现代教育评价要求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发展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在德育过程中,老师需要用更多的拇指教育,少用不用食指教育,用充满关爱浸透鼓励的爱的语言,去温暖一颗颗鲜活的心,让学生时时感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取得一个个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屈正良,夏金星,彭希林.什么样的德育是有效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李代辉.新课程下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J].新课程研究,2008,(05).

[3]苏国榜.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激励性评价[J].教育艺术,2005,(12) .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问题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