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2014-07-23杨红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境想象

杨红梅

在作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复杂的由认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小学作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一、前言

在作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复杂的由认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教材是最好的例子,这就给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朝着这个方向,我不断努力,也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尤其是“读写结合”,即在阅读教学中巧施小练笔这种做法感受颇深。从短、平、快的角度来看,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确实不失为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从学生发展的长远来看,无论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发展还是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二、在阅读中练写,丰富素材

1.模仿方法,迁移内容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被文本束缚,而应从文本中得到启发联想,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寻求写作的基点。我常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某一段落的写法进行仿写。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在段落仿写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整篇文章仿写训练,从段过渡到篇章。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他们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进行形式上的创新。

2.想象补白,加深感悟

我们的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有时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有时在故事内容上出现省略……这些空白悬念本身是有内容的。既可以是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内容的新解;既可以是情节的衔接发展,也可以是情节的转折变化。这些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利用此空白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补白”,这样既可以训练习作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要找准滋生点,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白,这样就能给学生多一点倾诉情感的机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知识点、情感点发散开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促进阅读,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

3.延伸课本,拓展思维

有的课文的结尾余意未尽,续写的来源非常广泛,留有想象续写空间。如《半截蜡烛》一文最后一句写道:“刚到楼梯口,蜡烛熄灭了。”这是一个比较含蓄的结尾,我在上课时就利用这个空白,让学生想象蜡烛熄灭后的情景,并以“蜡烛熄灭后……”为题,让学生练笔。这样的拓展无处不在,到处都是题材,事事都能练笔;这样的续写处处令人感动,句句都是真情的流露,处处都是善良与激情,梦想与希望。当我们一次次欣赏着学生一篇篇充满真情的作文时,不仅被他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所震惊,更為他们善良的心灵所感动。

4.角色转化,培养语境

语境是伴随着交际活动展开而出现的言语交际环境。自觉地利用语境,可以提高自己口头的和书面的表达技能,这就是语境意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语境来指导写的训练,使学生意识到读写结合是一种真实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不是附加的任务。我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根据文章中“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一个结尾,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吴王这一角色,想象吴王第二天在朝堂上该如何向大臣们解释。这一次练笔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进入角色去感受、体验、大胆想象,还必须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完成这次言语交际。这样,学生在明确了写作意图、写作对象、写作主体角色、交际关系、写作处境等语境因素后,能很快地转化角色,写出了预期的效果,实际上也达成了复述课文这一目标。这种练笔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的对象意识、处境意识和角色意识。

5.以“文”代“问”,创新体裁,放飞情思

上完一篇课文,我们总会出一些问题或填空之类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往往不是很高。在实践中,我经常以“文”代“问”,创新不同的体裁,对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如学完《少年闰土》后,少年闰土已给作者“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鲁迅,能给闰土写封信吗?闰土收到信又会在回信中说些什么呢?这样将课文引向深入,而且进行了书信的写作训练,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尽情地驰骋与抒发后。再阅读老师推荐的《故乡》,也就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6.改文扩文,提炼语言

对课文的改写、扩写、缩写训练,对任意一篇文章都可以进行。如改写文章,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可改写文体,把《半截蜡烛》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将古代儿童诗《牧童》改写成小故事,将《饮湖上初晴后雨》改写成一份游览简介。扩写可以扩写故事情节,也可以扩写某处一带而过的细节。文章既可扩,亦可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提炼,抓住主要内容缩写,利于加深理解,又提高了阅读速度和概括表达能力。

7.抒写心得、读后感,深化感情

我们提倡写真,孩子们笔下的应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充满特点的真情和情趣,沉浸着美语和泪珠”的东西。真实的美从哪里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掌握句式和文章结构,更应明白文章来源于生活体验。因此在学完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后,尤其是一些令人深思或让人动情泣泪的课文后,我都启发孩子们进行进一步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写下来。

三、在阅读中练写,事半功倍

1.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随文练笔,由于都是片段训练,而不是大篇作文,因而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再加上老师巧妙的引导,也就是说,这样的训练是阅读教学达到一定的火候时才开展的,解决了学生作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学生的创作是水到渠成的,他们是积极主动地去创作,而且是在较短时间内的“信手拈来”,是学生最真情的流露。

2.读写结合,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

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能将来自文本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已有知识点被他人的视点所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文本对话时,出现了与自己见解不同的看法甚至观点时,才会促成新的意义上的创造。而“读写结合”就是让学生直接与文本、间接与作者进行对话,将对话直接指向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3.充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教材中的许多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留下了许多创新思维训练的着眼点。在进行“读写结合”时,正是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而这样的想象又是以文本为依据,而并非“天马行空”,这样的适当展开,想象也就是大胆而合理的,更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理解。对与阅读教学应该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和锦上添花之效。

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境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