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性 研修 宁静

2014-07-23沈茂德

江苏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校长师生职业

沈茂德

跌跌撞撞,在校长的岗位上已近20年了,面对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似乎有了越来越多的深思;面对日益扩大的学校规模,总有“广难杂变”的压力;面对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偏差,似乎有了更多的苦恼;面对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我经常反省,我们正在着力的方向正确吗?

当冷静审视我们的教育现状时,我们会感慨,中国教育很伟大,因为我们达成了普及义务教育,实现了高中优质化,走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我们也会悚然,我们的教育确实问题很多。面对众多必须改革的时代命题,我们不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深思,教育究竟是什么?学校究竟是什么?学生究竟是什么?老师究竟是什么?我想,我们还应该异常严肃地讨论,校长究竟是什么?校长专业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精神?

30多年的教育生涯,我常常告诫自己,校园应该是一个精神特区,校长应该是一种特殊职业,校长之特,并不在于位高权重,而在于其职业资质要求,在于校长是一校之长,是师生行为的首席教师,在我看来,优秀的校长必须具备人格的高尚、信仰的坚定、对孩子的挚爱,等等。

一、德性,校长职业的品质要求

今天的校长是有行政职级的,但在我的内心,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不要把校长当官做。”这样的观点大约有这样几层意思:

首先,校长内心应该清晰,自己是个凡人,而不是伟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一个校长自认为自己很“伟大”时,其实,他已离教师很远了;当一个校长总是说着一些漂浮、华丽的“思想”,行为上时常有“艺术性作秀”,而且肤浅地自认为自己已经是“教育家”时,他已离教育很远了。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校长的性格、校长的能力都不应该刻意包装。每天行走在校园里,教师看到的应该是一个朴素的、亲和的、真诚的人,而不是一个作秀的、狂妄的、虚伪的“专家”。共同的工作中,应该让每位教职工看到一个真实的、鲜活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一个凡人,是一个真实的校长。教师和孩子们可以与你交流,可以批评你,也可以表扬你。这样的校长,教师认识你,也认同你。这样的校长,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

其次,校长应该是一个敬业者。他爱自己的学校,爱每一位教师,爱每一位学生。他真实地在竭尽全力帮助学生发展,他在励精图治推进学校发展,他在千方百计为教师发展提供一个个舞台……他的所有行为,皆源自内心,而非包装。当教师和孩子们认同校长是一个敬业者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到“行胜于言”的效果。

再次,校长应该是一个真诚的服务者。教师们在工作中、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孩子们在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也需要校长的帮助和指导。当师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会想起,寻求校长的帮助,这样的校长,他实质上已成为师生的朋友。本质上来说,校长的重要任务,应该是为师生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在常态的生活中,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困难。

还有,校长应该是学校优质文化的积极建设者。纵观国内外名校,他们之所以成为名校,根本上是学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并在优秀的教育哲学指导下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和学习行为。我一直坚信,一个学校有了梦想就会不断进步,一个学校的师生有了共同的精神追求就会创造奇迹。在我看来,好的学校应该有三种待遇,一份待遇是福利,用于优化生活;一份待遇是情感,满足人的心灵需要;还有一份是精神支柱,因为事业是需要信仰的。

二、研修,校长职业的修炼习惯

德莱顿曾说:“我们先培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培养出了我们。”詹姆士也曾这样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一直坚信,人与人的差异其实形成于休闲时间。校长职业确实是一种繁杂、忙碌的职业,我们总感觉时间匆匆,但校长职业又确是一种必须天天学习的职业。

正确的思想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这是我刚做校长时,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德藩先生谆谆教诲我必须把握的学习三原则。这么多年过去,我深感这是三句金玉箴言。

10多年时间,伴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种种变化,虽然工作繁杂,身心也时常感到疲乏,但我始终保持着“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的生活与工作心态。稍有空隙,我总喜欢捧一杯清茶,静静地想,深深地思,认真地写。外出学习考察,无论走到哪所学校,无论参加哪种会议,我总是虔诚地听,迅速地记,笔记本、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都成了我即时即地撰写“教育随笔”的记事本。节假日、寒暑假,夜深人静时,面对“手机随笔”的“几句话、一段话”,面对数码相机中的若干照片,我常会“恍然大悟”,或“沉思如佛”。每每有所顿悟时,无数的感慨,化为笔尖、键盘的倾诉。上百本笔记本是校内各种会议的“工作话语”,无数的PPT课件,是对外、对内研讨交流的“教育话语”。上百万字的几本专著,其实是内心对教育的一种执着,一种深度思考的倾诉……常常想起著名作家艾青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走在校园里,你肯定能看到校园生活中的美丽,看到感动自己心灵的伟大老师和应该崇拜的孩子们。审视每天的课堂,也一定会看到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种种矛盾冲突,于是有了更多的困惑,有了更深的学习、更深研究的自觉。内心有了更多的期盼,自然而然滋长了改革、探索、创新的信念,有了“努力把教育做得更好”的坚韧实践。

长期的校长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校长的思考境界往往决定于他的活动半径。校长与校长之间综合能力的差异往往形成于他行走的范围和他行走时观察的深度和反省的能力。

当我们走进众多的兄弟学校,当我们虔诚地聆听众多名校的办学介绍,当我们走进众多名校的课堂,当我们与众多的名校优秀教师交流时,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学校要真正成为“品质学校”、“特色学校”,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才会真正懂得,何为品质校园,何为特色学校,何为品牌教师……

当我们把视野拓展至世界,当我们以比较教育的状态去研究、去反思我们的传统教育,去观察分析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一定会有一种强烈的学习、借鉴、吸收的冲动和自觉……

三、宁静,校长职业的生活特征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在经济日益繁荣,世界更加开放的时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已变得如此之快,日益丰富的“声色耳目之娱”正在使人变得浮躁与复杂,忙碌于形式的活动,匆匆于礼节的应酬,读书与思考已变成浮光掠影……

当我们静下心来,不由悚然:是我们控制了物质,还是物质控制了我们?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面对社会的生活方式。因而,“耐得寂寞”应该成为校长生活的重要特征。否则,我们还怎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滋生对众多孩子的无限热爱,对校园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

每当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心中就荡漾无限的幸福;每当想起孩子们成长的故事,所有的工作压力就烟消云散。我始终认为,校长的生命与生活应该融进学校的生活与节律。我们可能几十年清淡恬静,但无为之中的崇高正是我们能几十年心平如镜的本源。

在北京参加国际论坛时,我听到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校长伊万·格雷泽博士这样说:教育工作者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们每天看到梦想(孩子),因为我们每天必须学习,因为我们在承担着改变未来的重任……格雷泽博士和他的教师团队以这样的价值观和心态工作,一所1985年成立的新校迅即成为美国的著名高中。江苏南通启秀中学73岁的特级教师李庾南先生应邀走进我校的“名人课堂”,在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中,她内心对学生、对教育、对学校的挚爱深深感染了天一每一位教师。

一个校长,可能无法改变浮躁的社会文化,但他可以影响并建设一个宁静的、充满着学术研究与理想追求的校园。他可能很难改变教育体制和机制,但他可以把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管理风格,以一个真实的凡人、一个热爱教育的职业工作者的激情,去影响周边的一群人。

长期的校长工作实践,我深深感悟:在功利中产生的都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但真正的教育,面向明天的教育,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淡泊,一种宁静;与天地对话,与师生对话,与名家对话……教育的灵魂,职业的精神就是这样产生的。我认为,优秀校长的内心应该十分宁静,校园才会充满学术与理性,校长自己的生活也应该简单一些,只有让清新而亲切的校园生活成为校长职业的主旋律,校长的生命才会在平凡中灿烂。

(作者系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校长师生职业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我爱的职业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五花八门的职业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关于马术职业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