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隋亡为此河
2014-07-23刘佳文
刘佳文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半亩田。
——题记
其实他根本没有想到,只是修建一条河,竟会断送了这个立国不满五十年却已如日中天的大帝国。
他登皇位时,虽然立国时间很短,但也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他胸怀大志,意气风发,也想向他父亲那样得到天下人的赞誉,名垂青史。他是有这个能力的。二十岁时,他南下破陈,完成统一;不久,他登上皇位,一番励精图治后,已是国力雄厚,威震四海:粮仓储备充足,布帛堆积如山,北方东突厥臣服,构建了持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天朝体系。与此同时,他的缺点也显露出来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也许是曾经在南方生活过,对于江南,他一直向往。为了自己便于游历,也为了开发漕运,即位之初,他决定修建一条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将黄河长江连接起来。为此,他在全国征发了数百万民工,但由于他又北上征高丽,国内民工不够,怎么办呢?于是,妇女老人也被征来。据说,由于修运河要整天泡在水里,所以有很多人腰部以下腐烂生蛆;而且,他还派人将一丈二尺长的木杆从水上放下,如搁浅,负责这段施工的官吏和民工都会受到严惩。为了不被征发,有些人自断手足,有些人外出逃窜……重压之下,国内叛军四起,帝国迅速崩溃,二世而亡。
《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于是,人们把他的谥号订为“炀”,他就是隋炀帝——杨广。千百年来,每提到隋炀帝,人们只道他是个暴君,不顾百姓死活,恃才傲物,有才无德。可在批评他的同时,又有谁想到那条运河?
不可否认,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隋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需要。“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可以说,大唐的繁荣离不开运河的功劳,奠定了李唐三百年的盛世基业。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近年来,大运河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对运河两岸的修复工作也在进行中。
隋朝大运河的建造,对后世产生了无法比拟的影响。可谓是功在隋朝,利在千秋,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其实生活中不乏此类之事,每个新事物的出现都要靠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敢办前人不敢办的大事的自信和决心。所以,在每一个有意义的创造或发明出现前,我们都不该否定它,因为它也许会影响着整个未来的发展。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只可叹隋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以至覆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