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游婺源
2014-07-23林春
林春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古徽州府六县之一。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衢州市,西毗著名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安徽省黄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江西省铜都德兴市,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地理位置独特,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交通便利,来此旅游者众多。
初春,正是婺源油菜花盛开的时节,也是适合在此旅行的时间。我借去上海出差机会,加上清明节小长假,便前往婺源。
婺源春韵
4月3日,我早晨从上海乘高铁到达上饶,与朋友汇合后乘车直奔目的地婺源。为在沿途拍照,先驱车30公里来到江湾村,这里距著名的江岭景区只有20公里,此时天色已晚。朋友告知第二天需5点起床,吃早饭后就要出发,走晚了,路窄车多,会很耽误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我便起身,站在下榻的宾馆窗前向外眺望,远处静静的湖水波光粼粼,近处临街的房子透出的灯光、天上即将隐去的星星和沿街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相得益彰,互相融合,浑然一体,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卷。这么美的画卷岂能错过?遂爬上楼顶,观看这星空下的古城,静享此刻的宁静。
吃过早饭前往江岭,途中导游问是否随身携带身份证,因为婺源所有的景点门票都是指纹识别的IC卡,一周内进出景点都可以,但必须用身份证实名制购票。啊?还有这等事,看来真的低估了婺源旅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身份证放在宾馆里了。只好返回取证,一来一往1个小时过去。这时路上的旅游大巴陆续上来,因路窄大巴车接踵而至,路途拥堵,只能且行且停,缓慢前行。看来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呀。终于进入景点了,不容易啊。可车刚到半山腰处就实在是拥堵得走不动了。将车停在路边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朝更高的江岭观赏平台奔去。到了山上平台,满眼望去已是人头攒动,很多摄友和游客早已等候多时了。此时天光大亮,日出被淡淡的薄雾所遮挡,传说中婺源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相映成趣的画面没有出现在眼前,婺源蒙上了她神秘的面纱。
江岭路边古朴的小山村很是亲切,让我有不是家园胜似家园之感;远处春天的梯田或纵横错落,或高下重叠,或青翠灵动,或水面翻银,更是令人如醉如痴。江岭美景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婺源春光农村画卷,使我产生了一种好似世外桃源、身处天上人间的感觉。
徽乡秀色
随后,根据行程安排去游览江岭附近的李坑,这儿亦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李坑是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建村于北宋年间(公元1010年),本是个水乡小村。初春的李坑,前有大片油菜花田,后是徽派民居建筑,十分有画派意境。一条河流分段穿越整个村庄。临河有不少茶楼、酒店,坐在阁楼上,面临一派小桥流水,黑瓦白墙,很有几分惬意。
继续前行,我们乘坐索道上山,俯瞰整个山村,看到婺源的春天,桃红柳绿,菜花飘香,满山的油菜花将田地抹上一片金黄、一片翠绿,这种春意盎然、蒸蒸日上的颜色,在我们新疆几乎看不到。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我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之境,感受着自然与环境浑然天成的和谐,体会出“小桥流水古村落,青山秀水画中游”之意。初春,真是“最美乡村”婺源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篁岭盛景
到了婺源不能不说到篁岭文化。篁岭景区地处石耳山脉,主要体现在特有的风水格局上,村落整体形态以自然山川地势为依托,呈山环水抱之势。北依山体,藏风聚水,南望溪谷山峦,气势开阔。远处的梯田与背景的山林交织成景,山脚下的梯田沟壑,开垦得疏密有致。溪谷对岸的梯田景观,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这儿的人从祖辈起,就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春晒茶叶、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黄豆,形成了一幅幅五色斑斓的调色板。山居人家,对晒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篁岭晒秋已形成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一个文化符号,更代表着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只可惜,因时节的缘故,我此行没有看到壮观的晒秋场景。
婺源山川灵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贤俊广众,不仅景色优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来享有书乡之誉。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也是著名学者金庸的祖籍地。“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足见其文风鼎盛。“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地处偏僻山乡的婺源很幸运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园。
还没有看够、游够、嗅够,3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在与朋友们依依不舍的惜别中,我踏上了返程。
婺源,不愧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