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从哪里来

2014-07-22刘华清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丁丁异性蜻蜓

刘华清

丁丁妈单位组织旅游,妈妈带着丁丁一起参加。孩子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纯真的快乐,丁丁妈也为这个人见人爱的儿子而自豪。就在大人们谈笑风生时,丁丁的注意力被两只重叠在一起飞行的蜻蜓吸引,他指着那两只蜻蜓,大声说:“妈妈,妈妈,快看!快看!那两只蜻蜓正在交尾!”

瞬间,大人们安静下来,随即就引起了他们颇具意味的大笑,让丁丁妈感觉很尴尬。

性教育不可回避

对于孩子来说,生命的繁衍总像禁忌不能被提及。然而 “我从哪里来?”却是这个年龄段孩子们都面临的“课题”。对此,家长不能回避。

如果你尝试着问问曾经那些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当初家长是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我想多半会回答:“外面捡回来的……”

四五岁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促使他们开始对生命从何而来充满好奇,然而父母一句“从垃圾堆捡来的”回应,不知道伤害过多少孩子幼小的心灵。家长这样说的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有关生命的这些事。

在中国这个以“耻”文化为背景的社会,似乎涉及性事都令人感到羞耻和不安。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们也许那一刻陷入了某种情境中,似乎那个性交过程,正在被孩子窥探着。因此,很多家长都用“担心孩子学坏”为理由,回避这个问题。

发展心理学的观察发现,3岁左右开始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殖器官产生兴趣。幼儿园里,也时常会看到男孩女孩之间好奇的互相窥视私密处,他们对自己和异性身体的构造充满了好奇。此刻,最需要的就是父母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避而不谈,更不要用一种带有伤害性的语言,强行制止孩子探究与生命问题相关的愿望。

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就像回答孩子提出“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一样,不要将其理解为与色情有关的问题,它仅仅是孩子生命初期对所有未知好奇的表现。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应从性别教育的角度出发。从3岁左右开始直到5岁左右,是幼儿心理性别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识别出自己的性别,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会慢慢清晰认识到男孩子应该做什么,女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同的性别会影响孩子们对玩具的兴趣,对服装颜色的喜好等。

性教育的原则

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时候,应该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顺其自然适可而止。一般情况下,孩子不问,不主动去讲;孩子不提,不主动去问。如果孩子问了,有问必答,不能欺骗孩子,更不能说谎。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不需要讲得太多、太深、太透,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解除了他的疑惑就够了。就像孩子问我从哪里来时?告诉他从哪里来,告诉他来的简单过程就可以了,不必告诉他怎么性交,怎么受孕,等等复杂的问题。

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会有一些“性游戏”,比如互相看生殖器官等。家长不必阻止小朋友间的结伴玩耍,不要把天真纯洁的男孩和女孩交往硬往“性”上拉,要鼓励儿童之间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儿童是好奇的,在性问题上也是同样,不要怕儿童见到同性或异性的裸体;父母虽不必故意在孩子面前赤身裸体,但在洗澡时孩子见到了也不必大惊小怪。对裸体的自然态度,对于异性接触的自然态度,都有益于形成一个人健康的性心理。

猜你喜欢

丁丁异性蜻蜓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异性组
异性齿轮大赏
动物“叫”各不同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
蜻蜓
蜻蜓点水
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