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2014-07-21王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8期
关键词:桥涵

王焕

摘 要:文章对桥涵明挖扩大基础的施工要点以及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论述了桥涵明挖扩大基础的施工工作。

关键词: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献标识码:A

1 桥涵明挖扩大基础的施工要点

1.1准备工作。进行开挖基坑的施工作业之前,应先复核基坑的纵横轴线和高程,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水文地质资料,准确确定支护方案和开挖的坡度,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和防水设施。进行放样工作时,应考虑到基坑底部的尺寸,建议在设计尺寸的基础上预留0.5m的富余量,从而为后续的排水、支撑和立模工作提供方便。

1.2 基坑开挖。进行基坑的开挖作业时,应连续的进行施工,一次开挖距离基坑底面的距离应预留20cm,同时在浇筑结构物之前,应将其清除至标高,基底的深度必须遵循设计文件的要求,从而充分的保证基坑底面的坚实度。(1)基坑的稳定程度较高,且基础埋置不深、渗水量较少,而在开挖基坑时也不会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产生过大影响,建议选择不加支撑的基坑;(2)基坑壁坡稳定性较差并且有地下水,且放坡的开挖工程会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并且工程量较大时,应视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加固措施,常采用的有锚杆支护、挡板支撑、混凝土护壁以及钢木结合支撑等措施;(3)在水中的基础通常要面临较大的水流,施工最好应在静止水条件下进行。应采用围堰法,既能够支撑基坑坑壁和施工平台,也能够较好的围水和防水。

1.3 设置排水设施。为防止水沟出现渗水和漏水的情况,应在基坑顶缘的四周设置截水沟,保证坑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进行基坑的排水工作时应采用集水坑排水法。若土质具有较大的渗透性,同时基坑的深度较深时,可采用沉井法或是板桩法;若土质中存在着流沙现象,且坑壁不稳定时,建议采用井点排水法。

1.4 基底处理。一般情况下,天然地基基础所受到的荷载都是要靠基底的土壤来承担的,因此,土壤的质量就会直接影响基础、墩台以及上部结构,那么就应进行必要的基底处理工作。在处理基底时,我们通常可以采用换填土法、振动冲水法、砂井法、电渗法、化学固化法、强夯法以及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多种方法,而针对软土地基层的加固工作,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1)换填土法。先将基础下部软弱土层全部挖除,之后换填有较强力学性能的土体;(2)胶结土法。采用粉体喷射搅拌以及化学浆液灌入等方法,使土壤颗粒达到胶结和硬化的状态,从而改进土的力学性质;(3)挤密土法。采用塑料排水板、砂井、石灰桩以及重锤夯实等方法,将软弱的土层挤压密实;(4)土工聚合物法。采用土工格栅、土工合成物、土工织物以及土工膜等加筋土体,提高土体的周压力,从而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

1.5 基底检验。在检验基底时,主要有基底的平面位置、基底土体的稳定性、均匀性、承载能力以及基底的高程等检验内容,同时进行检验工作时还应充分的参考地基土质的实际情况、构造物的大小以及结构对地基的要求等参数,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1)小桥涵的地基,建议选择触探的方法,必要性应进行土质试验,如果地基的土质不良,还应进行荷载试验。加固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密实度检验;(2)大桥、中桥或是填土超过12m涵洞的地基,那么可采用钻探试验、挖试坑等方法,确保土质的最大承载力是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的。有些地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即使采取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其密实度也可能不符合要求,那么也应进行荷载试验,合格后才可开始基础结构物的施工作业。

1.6 浇筑基础结构物。主要分为排水浇筑、无水浇筑和水下砼浇筑三种。确定是在无水的状态下,才可开始排水浇筑,不能采用用混凝土将水赶出模板外的灌注方法,严禁带水作业。当排水较为困难时,建议采用水下砼浇筑,其主要分为水下封底和水下直接灌注两种,应先将渗水封闭,再浇筑基础结构物。

2 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 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水化热现象的注意事项。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泥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那么就会出现变形,而如果其产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构件就会产生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想避免水化热现象的出现,应做好以下工作。(1)应尽可能的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并且降低水泥的用量,在水泥中还可掺入适量的缓凝剂和粉煤灰,其含量应在水泥用量的30%左右;(2)在混凝土结构中应设置冷却管,做好对其的冷却降温工作,同时准确的设计水管的流量和管道的进水温度、分布密度,将进出水的温度差控制在10摄氏度以内,混凝土与水的温度差应小于20摄氏度;(3)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同时采取相应的遮盖措施,进行混凝土的拌和作业时,应采用冷却水作为拌和水;(4)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时,建议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应在考虑到混凝土的降温措施和浇筑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每一层的厚度;(5)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洒水等养护措施。

2.2 避免基坑边坡出现失稳坍塌现象的注意事项。2.2.1 导致基坑边坡出现失稳坍塌的原因。(1)地下水以下部分开挖,同时未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土质易坍塌;(2)在基坑的四周并没有设置排水沟或是截水沟,无法拦截地表径流;(3)施工中所采用的机械设备振动较大,或长时间的在基坑周围作业;(4)基坑深度较大,且坑壁坡度较陡;(5)土层是粗、细砂质,水的渗流导致细砂颗粒流动,坑壁易出现坍塌的现象。

2.2.2 预防措施。(1)施工的过程中应保证坑壁没有松散塌落的现象,同时坑缘的顶面无裂缝;(2)开挖基坑之前,底面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还应设置截水沟,避免出现水沟渗水的现象,保证坑壁的稳定性;(3)在坑顶的边缘应设置护道,动载距离坑缘应超过1m,堆载距离坑缘应超过0.5m,同时堆置弃土的高度应低于1.5m;(4)若底层的地质情况发生的突变,应采取支护措施,当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时,还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5)不建议在多雨的季节进行基坑的施工作业。

2.2.3 出现基坑边坡失稳坍塌问题时。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通常我们可采用锚桩式支护、木板支护、喷锚支护以及钢板桩支护等方法,当其稳定后,应将其清理干净并继续进行施工,基础的施工作业应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成波.浅谈桥台明挖扩大基础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桥涵
高速公路小桥涵水文计算方法研究
浅议重型车辆过桥的快速判别及加固方法
公路桥涵水毁防治措施探究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涵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铁路桥涵顶进施工中技术要点探析
公路小桥涵设计及施工问题探讨
铁路桥涵EBS分解体系研究
公路小桥涵设计问题探究
高速公路桥涵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