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旅游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4-07-21刘建林,张玉刚
刘建林,张玉刚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对症下药,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将“比较法”教学法导入旅游管理课程全过程,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的记忆程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调动了老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比较法;课程教学;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82-02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推动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给国内外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又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于此,近两年来,我们以《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概况》课程为突破口,将“比较法”教学法导入旅游管理课程全过程,注重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实效性,以增强学生的记忆程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调动了老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推进了培养造就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工作。
一、对症下药,推出“比较法”教学法
1.提出“比较法”教学法的前因。长期以来,我们看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本身丰富多彩。如《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概况》(彭淑清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以下简称《概况》)这一课本,作为旅游管理专业重要课程之一,重点介绍了中国旅游主要海外客源市场的地理分布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概况,便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我国旅游海外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全书围绕“天、地、人”,包罗万象,精彩纷呈,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概况》这一课程,说俗也俗,说深也深,却因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涵盖面广,不易记忆,容易造成“教”的人辛辛苦苦,不易理清头绪;“学”的人囫囵吞枣,一时难以消化。如何进一步搞好《概况》此课程教学,已成当务之急。据此,2012年初,我们在重点授课对象——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中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学生主要有两种反映:一是,认为自己从小学到中学,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课不断线,包含有大量的知识内容;有的学生不但将“五大洲”、“四大洋”等背得滚瓜烂熟,甚至还亲身经历过出境、出国游。因此,说他们懂,又不全懂;说他们不懂,他们又知道一些。二是,《概况》课程涵盖面广,包罗万象,内容丰富,范围广阔,不好学不易记。上述现象,一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和考核成绩。
2.实施“比较法”教学法的分析。“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印象,摸清原理,掌握规律。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上,“比较法”通常用于对某项教学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采用“比较法”,必须考虑教学各个方面的因素,明确可比较的指标。“比较法”教学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课程学习的理解升华,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强化提高。
3.提出“比较法”教学法的措施。基于此,我们积极寻找普通教学方法与“比较法”教学的异同及其学习效果的差异,研究如何在《概况》课程中,运用“比较法”教学法原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提出了三条解决措施:第一,针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浩瀚广阔,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时难以及时消化,容易造成过目即忘现象,通过“比较法”教学,突出重点,力求把课程讲深讲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易懂易记,更可灵活应用,着力提高课程讲授的灵活性。第二,针对学生从小就接触各国知识,对世界人文历史地理等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学习兴趣要求高的现象,通过“比较法”教学,归类整理,旁征博引,由浅入深,着力提高课程讲授的趣味性。第三,针对课程教学中传统授课照本宣科,容易造成枯燥无味的现象,而且这也是本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最难而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比较法”教学,让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不拘一格,因材施教,调整章节内容,大跨度地提纲挈领,全方位地统筹安排,达到方法活,效果好,提高课程讲授的实效性。
二、抓住重点,实施“比较法”教学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打破常规,创新教学,由学院教务处、公共教学部和经济管理分院合作牵头,旅游管理教研室具体实施,将“比较法”教学法导入《概况》这一课程教学全过程。
1.主要环节——“四部曲”:①描述。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概况》课本内容,结合在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搜索的相关文献资料,把所要比较的旅游客源国家(地区)的各类现象,先从外部特征上加以细致描述,要求准确、客观,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为比较进行充分准备。为此,花了大量的时间认真备课。②整理。在描述的基础上,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做成课件材料,包括统计材料图表或动漫视频等,辅之以解释、分析、评价;同时还注重研究某些知识材料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以便深刻理解所分析的对象的现状,为比较打基础。③比较。首先,设立“比较的标准”,根据整理的资料,找出异同和差距,提出合理判断的意见。其次,结合授课有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比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再次,在比较中既跳出章节,又遵循原意,使之更加科学化和定量化,丰富完善教学内容。④点评。每次授课完成之后,及时碰头,或召开分析会、组织师生座谈、评教评学,小结点评,将“比较法”教学的收获肯定下来。
2.具体方法——“六种比较”:教学中,我们将“比较法”教学贯穿于该课程始终,主要实施了“六种比较方法”:①列表比较法。例如,在讲授世界各国概况和旅游区划时,调整课本上按不同地域国家顺序介绍的方法,改变成综合地域情况,进行高起点、大思维分析,列出了《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对比表》,将发展状况相近的国家(地区),分类为若干个组(类似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个世界的划分”)列表对照,分析各国旅游市场现状方面的状态与特点、优势和存在哪一类问题,明确其发展趋势。通过国际性比较,找出规律性特点,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②分析对比法。客源国现状千姿百态,知识纷呈繁杂。我们使有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如讲解世界主要宗教信仰中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教”,针对其概念大似类同,很多东西容易混淆,在讲述中,采用古往今来、前后联系、横向对比等比较方法,列出了《宗教对比一览表》,进行相同意义上的分析对比。这样,学生在掌握各宗教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很容易通过比照,加以区分和记忆,全面地熟悉宗教知识。经过测试,此做法确实便于强化学生认知,不易混淆概念。③图文比较法。教学中,我们在制作文字教案、PPT课件和辅助教材中,安插有大量的彩图和照片、文字图表,包括有对世界著名山江湖、著名风景区、著名人文景观的比较,对各国的货币、各国服装服饰、各国的节庆的比较等,采用的图片、照片、视频数量上千帧。由于图文比较法内容丰富,简洁明了,直观易懂,蕴含着广博的自然、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使复杂的知识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了。如介绍美国的黄石公园、中国张家界风景区、韶山红色景区等,我们准备了一系列图文比较来展示,引导学生参与看、听、练、做的对比。学生普遍反映这样讲课,比起单纯用口述或板书讲解,效果好得多。④特点比较法。《概况》课程中有些内容,有的学生感到很难判断是属于哪一种类型。我们就在学习中,引导他们抓住关键特点进行比较,辨别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例如:讲述“民居”建筑的南北差异时,就着重比较南方的屋顶斜面利于排水、窗户偏大利于除湿,而北方的屋顶平面利于御寒、窗户偏小利于保温等不同特点。同学们说,这样的比较,一下就记忆深刻,不易忘记了。⑤实践对比法。旅游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往往需要到现地展示或演示,讲课才深刻。于是,我们在教学中,专门安排一定实训时间,走出去参观见学。先后组织到了丰富多彩的南昌秋水广场、历史悠久的八大山人纪念馆、极具特色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及民俗博物馆、江西省(市)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山舍旅游度假村”等地方,领略山水之秀美,考察人文之深邃,学习历史之浑厚,体验改革之绩效,感受发展之成果,在实地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深化理解。⑥归纳比较法。此法着重用于《概况》课程小结复习和串讲时。通过分门别类比较归纳,探究其中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使所学的知识有条有理、化繁为简。通过以上施教,加强了《概况》课程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展示,更突出把握了教科书中重点方面的重点问题,达到了宏观与微观知识的统一,有利于学生系统分辨、理解、记忆和掌握。endprint
3.情况反馈——师生满意。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我们反复地策划、实践、研究、小结,先后在经济管理分院旅游管理专业G1031班、GT1101班、GB1101班、GB1201班等班级,运用了“比较法”教学方法;多次组织讲课、演示和评教评学;还先后挑选了数批同学参加到校园开放日接待、旅游景点实习导游、家乡做导游宣传见习、校企合作等实践活动,在向外界展示学院学生风采的同时,检验课程学习的效果。同学们感慨地说:“原来我们总觉得上课乏味。现在不比不知道,一比开了窍。‘比较法教学法确实好。”普遍体会到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使课程内容更加清晰、易懂、易记;便于加深对旅游客源市场概况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自身旅游管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分析思维能力,有利于将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回报社会。老师们则反映:运用“比较法”教学,能帮助有效解决在《概况》课程学习中有时学生不爱听、老师不好教、课堂讲不细、课后“拎不清”的现象;能为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打下坚实基础,并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获得成功,积累知识创造条件。归总起来,“比较法”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一是有助于增强吸引力,变陈旧的内容为新奇的知识;二是有助于增强感染力,变普通的教学为新颖的传授;三是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使所学的东西回味无穷、持久不忘;四是有助于增强实践性,能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思维发散,大大提高其动脑和动手的能力。两年多来,学院先后进行了“比较法”教学示范讲座、评教评学,师生对运用“比较法”教学的满意率达到100%。与此同时,学院的学生到课率和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并巩固;近四个学期的平时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绩的及格率、优良率都有所提高。
三、举一反三,进一步推广运用“比较法”教学法
“比较法”教学法的运用,使我们在旅游课程教学中初步尝到了甜头,其特色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循序渐进、照本宣科的方法,实行大跨度、高起点的教学模式。其创新点在于:引导学生站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起点上,看待中国、看待世界,提高分析思维能力,以利于将来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回报社会。其优势在于:有助于增强吸引力,变陈旧的内容为新奇的知识;有助于增强感染力,变普通的教学为新颖的传授;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使所学的东西回味无穷、持久不忘;有助于增强实践性,能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思维发散,大大提高其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其应用价值和推广途径在于:不仅可以在学院相关课程中实施,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到社会实践课程时一道去运用;同时还能带动和影响其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示范与推动作用。于是,我们举一反三,在学院积极推广“比较法”教学法,做到:一是由《概况》课程的运用向《旅游资源学》、《中外民俗概论》、《民俗风情旅游》等其他旅游管理课程的推广;二是由经济管理系的运用向其他分院适用此法的专业课程教学、包括外语课程教学的推广;三是实行由课堂室内理论教学的运用向户外实践教学的推广,以期努力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们先后结合学院接受全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申办本科层次学院、庆祝建校20周年等活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广“比较法”教学法,发挥其示范与推动作用,带动和影响其他班、其他院系、其他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深化和质量提高。学院多次召开了教学工作研讨会和评教评学;结合教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和督导室督导等活动,积极开展教改研究;经常组织院系、班级、教研室和老师之间的教学经验成果交流、讲课比赛;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级教育系统组织的教育教学竞赛,有效促进了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
作者简介:刘建林(1954-),男,江西瑞金人,南昌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兼思政部副主任,副教授、高级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张玉刚(1980-),男,山东临沂人,南昌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公共外语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