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图片在德语教学中的妙用

2014-07-21林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学生

林杰

摘要: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对外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是外语教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图片这一媒介形式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详细阐述图片在德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德语教学;图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75-03

提到外语学习,多数人的印象就是学语法、背单词。国内的外语教学一贯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一块黑板加上一支粉笔就是教师最传统的教学工具。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理念在外语教学领域的不断渗透,以及多种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教师开始逐渐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和语言情境的创设,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在多种多样的外语教学方法中,图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具发挥着其他教具和多媒体所替代不了的作用。图片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基础德语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图片在德语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学生的学习类型

根据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按照感官在学习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视觉学习型、听觉学习型和动觉触觉学习型。这三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感觉器官不同:视觉学习型学生占到人群总数的80%,他们主要依靠图像思维和文字思维来进行学习和思考。视觉型学生上课时多数时间视线紧随教师,对自己看过的事物记忆深刻,他们观察力敏锐,尤其是对于图形很敏感,喜欢画画和拼图。而听觉学习型学生和触觉型学习者分别占到人群总数的15%和5%。教育家对于不同学生学习类型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动用自己的视觉器官来进行学习和记忆。除此之外,科学家通过对脑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分成左脑和右脑,两个半脑分工不同,记忆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左脑主要靠语言、文字,用逻辑法来记忆;右脑主要靠图像、联想,用照相法来记忆。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也就是说凭借图像来记忆,将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减轻记忆的负担。我们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如同录像一样。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图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确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图片在德语教学中的功能及应用

外语教学以单词、句子、篇章等语言基本单位为主体,以语法规则和语法结构为主线,以情境教学、交际教学、语法翻译教学等教学方法为手段,以使学生认识并熟悉一门语言,从而达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为最终目的。在每一种语言单位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中,不管以何种教学方法为手段,图片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图片在德语教学中所发挥的主要功能为纲,具体阐述图片在德语教学中的功能及应用。

1.直观展示具体事物名词,形象阐释抽象词。根据桑代克的刺激—反映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建立直接联结并经过强化的结果而形成习惯,习惯形成以后在遇到类似的刺激情境时,就会有自动的反应。语言是外部世界的符号系统,就是将外部世界的某一种刺激与人脑中的一个符号联系起来,并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习惯,并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时能够正确地反应出来。外语教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课时数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模仿母语习得的过程进行教学,普遍采用的都是以母语为中介,建立外语与母语之间词汇联系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看到某种事物的时候,首先的反应是将事物与母语相联系,然后再将母语翻译成外语,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大降低了语言交流的速度。另外,由于外语与母语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两种语言的词汇并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了外语学习的难度。图片的使用,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指称具体事物的名词时,将事物图片直接展示给学生,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事物的德语名称,就能帮助学生建立事物和语言之间的直接联系,学生在不断复习和应用中对这个词进行强化,那么他在真实交际场景中遇到这个事物时,就能够直接快速地反应出它的德语表达。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省去母语翻译的中间步骤,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教学方面来讲,图片展示也省去了教师在教授单词时的大量解释,事半功倍。使用图片进行单词的讲解在德语初级学习阶段可以大量使用,比如在涉及到文具、家具、食物、人体部位、家庭成员等内容时可以使用直观的图片展示。到了德语学习的中级阶段会遇到较多的抽象词汇如抽象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这是讲解难度较大的一类词汇。语言环境中具体的指称对象,可以帮助初学者理解话语的意思。在某些抽象词的教授中借助图片可以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提高课堂效率。抽象词中与情绪、表情、动作、疾病、科技、兴趣爱好、形态状况等相关的词汇可以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传授。

2.使语法含义一目了然。德语作为一种逻辑严谨的语言,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有些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和英语中所没有的,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下面以被动态这个语法点为例,来说明图片在语法教学中的功用。被动态在汉语和英语中也有出现,但是具体的使用规则和意义体现跟德语有一些差别。德语中的被动态根据强调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过程被动态和状态被动态。前者强调动作过程,后者强调动作结果,借助一组图片就能让学生准确理解两者的区别。除了过程被动态和状态被动态以外,德语中的其他语法如反身动词、人三物四动词、情态动词等都可以使用图片辅助教学。

3.真实展现会话场景,帮助进行情境导入。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进行交际,交际场景直接决定语言的内容和使用方式。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语言使用方式,并且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联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跟会话场景相关的图片,或者可以引导学生定向联想的图片,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表达对于图片进行描述,同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此来引出新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让学生正确把握图片中出现的关键要素,并且通过语言的方式描述出来,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图片描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endprint

4.培养学生的场景和图片描述能力。在一些描述日程或者讲述故事的课文中,往往会配有一些场景图片,这些场景图片将文章内容的主要部分都展现出来,并且打乱顺序要求学生去寻找恰当的语段与之相搭配。这种类型的课文结合图片进行学习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教师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课文的讲解:首先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文的情况下描述图片,其次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排列图片顺序,然后进行课文的分析讲解,最后要求学生借助图片对课文进行复述。在这四个步骤中分别锻炼了学生的场景和图片描述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以及文章复述能力。如果没有图片的话,这个过程就无法进行,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5.使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相结合。外语学习应该不仅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还应该是了解与语言相关的源文化的过程。语言符号本身并不会展现出语言背后的文化,但是借助图片这种媒介形式,就可以将语言背后的文化展现出来,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相结合。以教材中德国饮食文化介绍为例,如果学生只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表示食物名称的词汇,那么他们对于德国饮食的印象就仅仅停留在一个个的食物名称上。但是如果教师为学生展示每个食物名称所对应的食物图片,那么学生就能直观地获取到关于德国食物的食材、烹饪方式、摆放特点以及餐具的种类等相关信息,由此来体会食物名称背后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另外,在教材中出现了关于圣诞节的传说、节日、习俗等内容。如果学生只是简单地学习圣诞节传说的课文,那么这篇课文对他们来说就只是一篇用德语写成的故事。教师在这一课就可以把与圣诞传说相关的图片准备好,结合图片为大家讲这个故事,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圣诞传说的细节内容,并且能够在图片中看到与圣诞节相关的各种文化元素,从而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涉及到城市介绍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课文中在介绍慕尼黑的时候讲到了慕尼黑的电视塔,奥林匹克公园,英国花园,玛丽安广场等著名景点,如果没有图片的帮助,那学生就无法了解真实的慕尼黑是什么模样,而只是学习了一些干巴巴的词汇。有了图片,再配合课文里对于景点的介绍和方位描述,学生就可以真正地去认识一个城市了。

上述对于德语教学中图片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并且提供了不同语境中图片的不同使用方式,以此来拓展德语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会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并没有被夺走什么
“学生提案”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