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2014-07-21庞立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0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

庞立国

摘要: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与落实,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为经验的教学方式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该模式下教学弊端日益显露,且难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伴随着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体育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适应新环境新形势下的体育发展,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教育教学中的管理改革思路,供同行们交流探讨。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职改革;健康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G80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17-02

伴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提出以来,我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然而如何更好的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锻炼宗旨,以建设体育强县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本人实际工作来谈谈本院校体育课当中一些改革的措施,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全面实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计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它与青少年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康,事关教育改革的成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仅有利于每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着民族的强大和发展。为此,我院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工作,以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核心,推进终身体育的概念,积极实施“六大工程”,全面实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

1.树立终身体育的活动理念新理念。我们从全局考量,制定了学院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计划,系统部署安排,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帮助大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理念,从体育中得到健康体魄,培养大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从而实现建立幸福一辈子,健康你我行”的目标。现在我们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形成的统一意识,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我们基本实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为主题的体育教学模式。

2.五大工程。①健身理念宣传工程。发挥教育自身的宣传资源,宣传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和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赢得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②课前及课外活动工程。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打造了我校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特色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早上7∶00~7∶30及周六、周日体育场馆对学生开放。这两段时间是大学生每天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而平时则以固定的体育活动为主。另一部分是下午课外活动,主要以学生的体育社团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这项工程的实施,为保证我院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了有力的时间保障。③带有竞赛的体育活动工程。学院每年都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例如:大学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和其他类型的球游戏、有趣的游戏、太极等各种各样的学校体育竞赛。自2013年以来,我们对学院运动会作了一定的改革,添加一些有趣的和容易推广组项目,如:众志成城滚雪球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改变了体育运动只是少数精英的参与项目,逐渐成为所有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的体育盛会。大学生感受参与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竞争意识,还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信心。④体育公共课测试训练工程。从建校至今,我们一直坚持以大学生体育锻炼健康标准为抓手,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为此,我们更注重结合我院实际,对大学生体育考试评分体系和考试项目进行调整,把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与体育课结合,大力宣传的同时,在课上还加入适当的素质练习项目,力求提高整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⑤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程。按照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于大学生每年的体检工作,我们都高度重视,针对学生的体能健康做全面的分析与督导工作,我们要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为推进我校体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强化行政管理职能,实施了由学院、体育系、班级齐抓共管的工程

实行三级双线管理体制。完整的网络化、科学化管理体系、严格的监督评价机制为“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了前提和保证。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有效落实”,我们实行谁管理、谁负责,将具体工作、各项制度、各项措施层层落实。建立了严密的三级双线体系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一个严格的三双系统管理组织。在行政管理上,建立了学院、体育系、班级管理体系;在业务指导上,建立了“校外体育专家、体育教师、学生会体育骨干”业务指导体系。研究所的各层管理是一个双重行政配合的双线管理,业务部门协调,政府负责领导、决策、协调、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我们都将以最快的速度落实下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结果。

三、分类指导,实现整体推进

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评价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将各系、各班进行详细的分类实施。对于开展活动较好的系,我们将给予奖励,并开展宣传示范作用。对于相对落后的,我们做出相应的政策倾斜,积极鼓励他们追求先进。特色推进,共同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具有本地特色、学校特点的活动项目。我校目前已开展篮球、毽子等各类体育活动。发挥特色项目的辐射作用,通过校与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友好交流,实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科研先行,探索创新体育工作新途径

科研工作的实现为大学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奠定了重要作用。体育教师通过话题讨论,总结交流,论文探讨,使体育活动开展新的深化实现“四个结合”。endprint

1.体育活动与季节变化相结合。每年我们将根据季节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例如一年中,最突出的是冬天和夏天这两个季节,夏天冬天是学生最不愿意户外活动的两个季节。我们结合季节性变化,科学地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冬天,我们以踢毽子等活动为主;夏天,以球类运动项目为主。我们根据季节轮换,统筹安排,成为我院体育运动的特色。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通过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不仅整体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促进了我院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3.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我们学院在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中,以自选与规定项目相结合。规定的项目主要有广播体操、太极拳、密集跑等,保证基本健康需求和活动。可选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化,规定项目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如跳球、踢毽子、跑步等。

4.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特别是体育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教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管理功能,课前老师为先锋,被作为最直接的领导,无论体育活动或参赛项目,做到学生在老师在,学生参与,老师也参与的措施,大大促进这项工作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长抓不懈培训教师,整体提高队伍素质

教师队伍的发展,对于学院体育工作的顺利开着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学院多次组织老师从能力培养、师德建设、生活关心等方面参加进修,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每学期初始,我院都对体育老师进行道德和体育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并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交流经验。我们组织学习的一系列培训对于开拓体育教师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精神指引下,在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校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我院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精心耕耘,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和完善,使得阳光体育运动健康计划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并取得了点滴成绩。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终生受益的体育技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任重道远;培养未来国之栋梁,使命艰巨。我们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幸福人生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

六、一年一次体育节,展示体育风采

自2009年以来,我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体育节,成为了展示全校大学生体育风采的快乐节日。每年的3月到12月,冬季长跑、乒乓球、足球、篮球、太极拳(分单人、团体)、健美操、排球、田径运动会八大赛事轮番登场,饕餮体育大餐,满足了大学生不同的需求。

2011年,我院实行了甲乙组晋级制。具体做法是甲组后三名降至乙组,乙组前三名升至甲组,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活各系之间的竞争,使体育比赛更具有活力。2012年,为扩大体育节规模,我区取消了教育管理区代表队,由管理区系各自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几年来,我区体育节逐渐走向规范、走向成熟。在去年的第5届体育节中,共有50多支代表队、2210多人参加了比赛。体育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使我院的体育活动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还从中培养和发现了一批体育骨干和优秀人才,取得了竞技水平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七、存在问题

该活动在本院实行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开展过程中仍发现存在了一定的问题。

例如,学院在开展教学知识的同时,个别教师只以活动为由,完全由学生自己参与活动,其次学生的各项表现称为是否顺利获得毕业证书的一种指标,为此有些使得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毕业,不重视体育课程,把规定的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硬性指标,产生抵触的情绪,使“阳光体育”教学成为一种空谈,一种形式主义,重视结果而忘记了成长过程。

八、结语

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活动教学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体育的精神和应用知识,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新性,做到教学的多样化,又增长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未来社会培养栋国之才。

当然,对于高职院校在“阳光体育”活动教学的施教中存在的问题,要吸取教训,完善体制,为我国的体育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国海,康明伟.辽宁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01).

[2]沈林,郭风兰,刘跃峰,蔡啸镝.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田径课余体育训练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3).

[3]杨洋.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09,(03).

[4]陈汉清.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11,(20).

[5]胡晓丽,王利红,薜宝.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现状和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

[6]邱益敏.中国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发展之路的思考——读《中美高校体育管理比较研究》有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7]朱建勇,魏强.我省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08).endprint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
大环境下宜春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