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与评价

2014-07-21李鑫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过程

李鑫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复兴中学,四川 南充 637600)

浅谈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与评价

李鑫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复兴中学,四川 南充 637600)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体会,简单谈谈关于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与评价的认识。

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在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最早从国外引进,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主要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在各科目中的表现总结展示出来,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合理的评价和分析,进而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和优势,帮助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实施以来,笔者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容,尤其是针对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的构建和对学生的评价方面,笔者有一些浅略的体会,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科学地构建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

学生评价在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把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展示型、文件型和研究型。

1.建构展示型成长记录袋。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收集相关的数学专业资料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如,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学生对教师所提出问题的最优答案;对数学知识的最佳分析;对数学难题的最好方法和过程;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作品;学生独特的数学解题思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优秀表现等。通过以家长会的形式,将这些都展示给学生和家长们,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参与可以自行选择。然而,由于之前开过的展示会次数较少,过程较为简单,仅限于自己班内组织,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情况难以详细说明,学生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反省。为此,我们教师决定本学期增加展示会的次数,主要集中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后,让学生可以有时间精心准备自己最喜欢或者最优秀的展示作品,并且要求学生对自己展示的作品给予说明,教师也要对展示流程和作品做出详细的计划,邀请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家长和其他参与者观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也为学生提供了积极表现自己的发展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生兴趣,通过参与展示活动,学生之间在相互评价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努力,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还能在学生对作品的评价中,提高判断能力和思维语言能力。

2.文件型成长记录袋。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可以对学生的量化和质化做出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一些表现及评价做出记录,具有系统性与持续性,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了学生的成绩测试及教师对学生的细节观察和短期考查等。在传统的记录方式中,我们主要的工作是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并提前预习好下次要学习的内容,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记录,然后在课上与同学老师之间相互交流,将问题解决后要求学生做出小结,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发展,认真评阅学生们写的课堂记录,对学生的表现要进行跟踪测试,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及时反思和判断,也提高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研究型成长记录袋的建立。研究过程主要包含五个方面:①设计数学课程、实验方案、课程研究等研究方案设计过程的资料;②收集中期汇报、活动进程、周记、学生作品等参考资料;③总结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报告;④专业教师做出详细的指导记录;⑤记录专业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活动过程和成果评价、答辩效果评价等内容。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结意识,引导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初一和初二学习阶段,在数学教师的控制下,要求学生能够自主举办数学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设计活动流程及查找书籍等,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设计出团队独特的版面内容,充分发扬小组的团队精神,对每个小组的努力都进行了记录,并且进行了小组与小组,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评比,督促学生共同进步。然而,在以往的活动中,初一的学生数学知识较少,缺乏足够的现实经验,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到位,对活动组织并不是特别满意,为此,本学期针对研究型成长记录袋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在学生掌握一定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运用过和发现的数学现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的设计和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秀的作品,对学生作品的产生过程、优点和不足做出说明,并让学生们、家长们提出改进建议。

二、提高对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的认识

1.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积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提高了数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数学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起着重要的监督与导向作用。在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中,要注意几点: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过分专注分数的变化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提高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②重点强调质性变化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提高评价方式的多样性。③强调学生自评、家长学生督评和与他人互评的重要性,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引导评价主体主动参与评价。④结合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重视其系统性,实现评价功能转化。

2.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要转变观念:第一,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不但要学会知识,更要会学,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第二,转变等级观念,不能将学生分为等级进行评价,树立现代化的评价观念;第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因材施教,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过程都要以学生的利益为主。第四,将教师传统的传授型教学观念转变为激励性职责观。

[1]徐星海.创建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的几种途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06).

[2]关于成长记录袋特征、优势和局限性[EB/OL].百科参考. http://baike.so.com/doc/1034431.html.

G632.0

A

1674-9324(2014)29-0270-02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