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2014-07-21雷于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意识政治

雷于佳

(西南科技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雷于佳

(西南科技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组织都在刻意占领话语权,除了主流文化信息的传播,反面信息滋生、传播去中心化以及社会矛盾网络化扩散等影响着大学生对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重点分析了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强烈,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但根据调查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有政治信仰淡化倾向或政治信仰缺失,对社会矛盾或一些事件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有些偏激。因此,高等学校亟待思考和加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分析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本质变化,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环境交织交融,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社会给大学生带来海量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了解、学习国家时事政治和参与政治活动,搭建了史无前例的便利平台,对政治社会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新媒体在传播主流意识的同时,也难以避免负面信息和媒介大众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选取西南地区4所本科院校进行随机抽样,通过座谈和随机走访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2份,问卷筛选有效率为98%。有效样本中男性225人,女性167人;社科类学生219人,理工类学生173人;中共党员76人,中共预备党员115人,其他201人。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政治态度、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与追求、大学生对政府执政的肯定度、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时事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大学生对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社会主流政治活动等七方面,共计28道题。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含手机等自媒体)等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占92.48%,同时在这些用户中,约63.2%的用户每天都要查看微博,约41.67%的用户在睡前和起床前都会习惯性浏览微博或腾讯新闻等;而从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查看和收集信息的仅占7.52%;大学生通过新媒体积极参与社会事件讨论的仅占3.57%,偶尔会参与某些事件或问题讨论的占46.23%。以上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有依赖感,并且已经将新媒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政治认同分析

社会政治认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来体现的,大学生社会政治认同现状可以以社会政治认同的内涵为核心,从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意志和社会政治参与等方面进行考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4.2%的大学生对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表示认同,85.1%的大学生对党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表示乐观,86.7%的大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就认可,90.5%的大学生对在执政党领导下全面进行小康社会建设充满信心,73.7%的大学生认为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在对待是否关心政治时事的问题上,80.36%的大学生普遍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要闻,尤其对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台湾问题(74.29%)”、“中日关系(65.45%)”、“中美关系(55.45%)”倾注于较大的关注度。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政治信仰淡化和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的倾向。在政治信仰与追求方面,63.25%的大学生已经入党或表示想入党,同时,也有27.4%的大学生表示不一定入党,20.7%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同时分别有18.25%和10.22%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趋同”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观点表示认同,另有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重大政治问题感到困惑,当问及“如果有一定的外在因素,您会在政治上有过激行为吗?”只有46.02%的学生选择“不会有”,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还不够坚定和理性。在问及是否有政治热情和主动参与意识时,32.8%的大学生有主动参与政治的意识,这其中又有43.6%的大学生有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在认为目前最困扰自己的问题中,就业和自身前途问题占到了59.37%。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政治认同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强烈,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热情,民族意识强,人生目标明确,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强烈。但不能忽视的是,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淡化和缺失,受宗教等社会环境影响严重,对政治问题认识或不全面、或偏激、或有西化趋势,参与政治热情不高,没有执着的政治信仰和追求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加强,这样有利于应对新时期、新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与塑造。

三、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每个人都平等而便捷地拥有传播信息的渠道,都能即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尤其是在互联网逐渐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诉求的舆论场。加之,新媒体的海量化信息、去中心化和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某种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一去不复返。网络信息社会伴随而生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1.新媒体延伸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多样性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单向线性和单一机械的传播形式,同时新媒体的即时通讯工具特点,开辟了跨越时空的高校课堂。师生既可以即时在线交流和讨论,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和获取信息。加之新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丰富多彩和生动新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电影等多种形式,使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主流意识形态原理、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从而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感。如各高校创建的各种主题教育网站和在线咨询以及答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日趋丰富,教学形式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各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和运用新媒体,积极搭建主流政治意识传播和教育的平台,有力促进主流意识社会化的影响力,进而实现向大学生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目标。

2.新媒体为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便捷平台。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满足了公民的基本诉求,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大学生思想积极,善于思考和接受新生事物,能有效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传播知识、文化和参与组织管理以及咨询服务,将自己所学的服务社会和人民。同时,大学生的民主参与和维权意识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也日益增强。

3.文化传播去中心化逐渐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的权威认同。文化传播去中心化是新媒体带来的主要变化。当前大学生面对开放的网络平台,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和资源,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并且受众即时分享,这在无形中冲击着主流意识传播的权威性,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的权威认同和践行。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海量和多样性,分化着传统宣传载体的集中性教育功能,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又使大学生对信息的发布和接受比以往更加自由,更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

4.碎片化阅读弱化了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碎片化阅读使原有信息尽可能地被压缩,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很可能进行了夸张的修饰语编撰。重大复杂信息通过简短描述,很可能导致信息不周全,受众很有可能片面化的理解信息而产生误读,或是简单地吸收微博传达信息而未经理性的思考。据美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的研究发现:人在接受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省时、省力就能获取的信息,微博的出现恰好符合此种情况。这种先天的“惰性”也会引起思维能力的退化。对于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来说,思维能力的退化不仅对于个人是个损失,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这些无疑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5.社会转型期矛盾对大学生的冲击。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一些负面信息依托新媒体得以广泛的传播和扩散,诱发了一些大学生的不满情绪和对主流意识形态及其衍生的思想理念的质疑。在提到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群体时,有人认为这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后“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在事业上要和“官二代”竞争,感情上要和“富二代”竞争。而网络文化是补偿性文化,不同人群通过在网上发泄,以补偿难以实现的愿望和发泄心中的不满。这些社会负面信息就会借助即时通讯工具等新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即时传播和扩散,从而销蚀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认同。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给人们所带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变化是历史的必然规律。面对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播日趋复杂和多元化,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对待,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政治认同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G641

B

1674-9324(2014)29-0133-02

2013年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专项课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研究”(13gjzx03);同时也是雷于佳硕士学位论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雷于佳,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校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意识政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