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理读图能力提高策略

2014-07-21张甲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教学

张甲甲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安徽 太和 236600)

浅析地理读图能力提高策略

张甲甲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安徽 太和 236600)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必要工具,其地位在地理教学中十分突出。因此,作为新时代下的中学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本文对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几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尝试性措施。

中学地理;地理教学;读图能力;第二语言

一、读图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1.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地理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弱,这主要与“填鸭式”或“听—记—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关。在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结论两种形态中,传统教学主要注重若干个结论学习,而现代教学则更注重过程的学习,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当然是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但我们更希望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这就告诉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才是学生学好地理、真正“会学”地理的关键。

2.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它能够以图表的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高效的理解课文内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比如在讲授《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中的“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自东向西减少”内容时,仅依靠教材对此的阐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要想完全理解这一知识点,可先让学生阅读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7页的“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据图可知:该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之后让学生阅读“中国降水分布图”,并尝试描述出我国西北降水量与西北的植被景观有什么关系。那么,西北地区的降水怎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只要我们把“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展现给学生,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这是因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随距海洋渐远,其年降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因此,水是我国西北地区农牧业的生命线。由上述教学案例可知:地图有助于阐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在教学中只要正确运用地图引领学生学习,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命题“指挥棒”的引领。就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几乎达到题题有图的局面,且采用书中原图的较少,越来越多的新图出现在卷面上。以图考图、以文考图、以图代文的考题,从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考查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真所谓是无图不成题、无题不带图。这也就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辨别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例如知道各大洲的轮廓,并能在地图上迅速的辨别甚至绘出各大洲;二是熟练运用各种等值线图、剖面图和各种统计资料图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有了这根“高考指挥棒”的指引,教学中也就不得不加强对各种图、表的训练。

二、教学中致使读图能力弱的原因

1.教学环境有限、方法陈旧。首先,在地理教学中,由于缺少专题挂图,且部分挂图因图幅所限,致使很多学生离挂图稍远就看不太清。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带领学生读图、分析图,学生只能在下面揣摩。其次,在传统地理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独自操控着整个教学过程,致使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只能被动的紧跟老师的思路走,不会跟或跟不上的学生就会掉下队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最终会演变为“学困生”。

2.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让地理理论在走向生活中展现出来,才能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符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新教学理念。就拿“工业区位选择”来说,课堂上假设让学生自己当老板去选择自己的工业区位,学生都会纷纷说出自己对区位的大致要求,细听可以发现学生们所说的区位条件和我们教材上的基本相同,然后教师再加以归纳即可,这样做肯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愿意学习地理、分析地图。

3.对地图重视不够。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谈话等方式,发现部分同学对地图不够重视,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总以为考前背背书就行了,不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实际学习中对读图、用图甚感困惑,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这严重违反了地理教学的规律。也有部分同学虽然了解了地图的重要性,但因基础知识欠缺,使他们对地图“一知半解”,连最基本、最起码的地理轮廓图都不知道从哪里着手,面对地图只能一脸茫然,更不用说分析地图、运用地图这种高层次的要求了。

三、读图能力提高的途径

1.培养读图兴趣,让读图成为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课中,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拿出来让学生感知,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学生听起来会津津有味,日积月累学生便对地图有了感性认识,不但知道了地区的地理位置,还意识到我们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学生有了读图的兴趣,让读图成为一种习惯便成为可能,为了培养这种习惯,我在教室内张贴了世界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课余时间,学生有意无意就会看一看,这对地理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提供读图方法,加强指导。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看不懂地图,面对地图一筹莫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上课时要多用图,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勤用图,切实做到心中有图,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使学生在多次用图过程中自己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图方法和技巧。对一些高考中经常会出现的图,如经纬网、各种等值线图、地形剖面等,还要进行特殊的训练,并加强对此类图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读图时注意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所在,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3.温故知新,及时总结。由于人的学习不可能过目不忘,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学过一次就能终身不忘,这就需要学生经常看图、练图,对于考试大纲中列出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做题中的易错点,应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把学生容易出错或看不懂的图形再拿出来进行专项总结,告诉学生阅读这些图形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具体情况,在考试前再把一些自己不会的专题图拿出来反复认识、及时总结,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元化展示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课堂上仅用两张单一的地理挂图上课,就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了。在日益网络化的今天,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将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太阳光照图等以课件的形式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图、文、声并茂,不仅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的明显得提升。

[1]文国峰.提升中学生读图技能之我见[J].中国教育论坛,2007,(5).

[2]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J].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9,(9).

[3]陈武安.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J].白沙中学地理组,2012,(10).

G632.0

A

1674-9324(2014)29-0107-02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教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图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