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方法

2014-07-21任海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习惯小学生

任海

(四川省平昌县云台小学,四川 平昌 636446)

浅议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方法

任海

(四川省平昌县云台小学,四川 平昌 636446)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更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小学基础知识与能力不断积累的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可能会影响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要想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从教学模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方法

一、影响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

1.缺乏阅读兴趣。对于阅读来说,有些学生从小就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的阅读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量,更重要的是阅读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更多的小学生对阅读没有什么兴趣,不喜欢阅读,没有一定的文字积累,单单只是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对文字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好的阅读氛围是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但是,现在教师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学生的奥数和英语水平上,忽略了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2.阅读习惯的问题。现在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所以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喜欢边读边理解,而不是边阅边理解,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对文字的熟悉程度有待提升,当他们将注意力转向读音的时候,就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还有些同学克服不了阅读中的“拦路虎”,也就是那些不认识的字词,一定要拿出字典查明白后再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是不正确的,不仅会对学生心理有负面的影响,并且也不利于对文章主线的把握。

3.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是决定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决定条件。不同的学生会因智力、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因素,而使得对知识的领悟能力有所不同。就像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一段文字在不同的学生眼中就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的理解比较有深度、有宽度,但有的同学的理解会略显片面和表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天生的,在后天的成长中,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引导得以提升的。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阅读理解上的问题,以便改善教学质量。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1.培养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在很多学生的认知里,阅读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完全对阅读没有兴趣。而且课间同学之间讨论的也是有关玩的、吃的,完全没有阅读的氛围。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从小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说,在教室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多读书。在课余时间举办“我爱读书”等丰富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家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多读书,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除此之外还应该监督学生,少看电视,多读有意义的书,或者和小学生一起阅读。

2.纠正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伴随人类一生的。小学生正处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是需要及时纠正的。针对学生“阅”而非“读”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内安排适量的“泛读”训练的活动,帮助学生跨越“形—音—义”这个过程,直接将进行“形—意”的转化。另外,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在也读的过程中保留疑问,在上下文中猜测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杜绝边阅读边查字典的情况。另外,通过“总结段落大意”的转型训练,提高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试着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除此之外,要逐渐培养学生边读边画的习惯,学会用心读书,用笔记录,这样便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搭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的一部分原因是对文字所描写的事物有一定的陌生感,不能充分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对阅读理解的程度产生了阻碍。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更加的注重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时候,“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为了更好地把握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观察真实的爬山虎,再与课文的描述进行对照,这样就能够使得较抽象的描述可以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教会学生用心观察,用心理解,其实课堂和生活之间是有一座永恒的桥梁的。

4.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资料的广泛性。当一个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广了以后,他的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会有相应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向学生推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不同领域的书籍。例如《绿野仙踪》、《严文井童话》、《爱的教育》、《我们去看海》、《开放阅读》、《再寄小读者》、《肚皮上的塞子》、《灵性的王国》、《我要做个好孩子》等。这些书都是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目,它们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是有许多切合点的,很容易的就会引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一直是人类传承文化、向前发展的主要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较高的阅读理解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注重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小学生身上的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兴趣、习惯和自身领悟能力。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阅读的氛围,其次是在课堂上着重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然后是建立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最后要注重学生阅读的广泛性。

[1]汪丰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困境及解决措施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12).

[2]潘丽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3]苗野.语文『善读』之我见——浅析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理解[J].小学教学参考,2010,(22).

G622.0

A

1674-9324(2014)29-0091-02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习惯小学生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