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研究性学习与教学
2014-07-21倪骁骅吴卫东
倪骁骅 吴卫东 袁 健
浅议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研究性学习与教学
倪骁骅 吴卫东 袁 健
(盐城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通过与传统学习、教学的对比,本文从学生及教师的不同视角,对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的内涵进行分析,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提出研究性学习与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有效实施,并对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师生互动氛围提出建议。
卓越工程师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教学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2010-2010)》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是为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卓越计划要求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1],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卓越计划着力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关系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标准的达到[2]。各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的应用都为了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各种知识、获得各种能力,实现课程或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作为卓越计划的主体——学生,更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与教育者——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进行互动,才能达到学习目的和教学目的。
二、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分析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研究性学习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形成方面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2]。
其核心理念是注重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以探索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为路径。在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习中,则重点以剖析工程原理的形成过程为载体,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和工程学科问题的过程为依托,以师生互动和同学团体协作为形式,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工程原理的同时,在思考、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和团队交流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综合素质。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问题,不断探究,以逐渐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与传统学习方法相比,传统学习方法大多以死记硬背为主,而不注重通过研究问题、探索未知的方式领会、掌握和应用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应用条件和知识局限性等关注不够。而研究性学习则以研究方式探索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质疑和批判的思维,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研究。因此,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不仅能够领会和掌握学科、专业现有的知识,还能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甚至可以对新知识进行构建,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钻研精神的树立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因此,可以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开发研究等方面的方法、技巧和能力,培养钻研精神、创新能力等,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这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是相适应的。
2.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分析
一般而言,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是一致的,因为这两者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但从教师角度而言,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动运用教育理论,围绕问题设计出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方法,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他各方面的素质。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运用各种研究性教学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方面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研究性教学方法不以教师满堂灌、填鸭式为主,而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各种研究性教学方法,营造研究式学习的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不断深入观察、思考,继而能有不断地发现与创新,也可以为学生自我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启发、引导或思路。
三、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的学习对比分析
1.研究性教学方法与研究性学习方法联系紧密
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3],两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两者是围绕同一个目标从两个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具体实施。两者的主体是一致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的主体,同时是学习的主体。
两者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上也有联系。如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等都有相应的学习方法与之对应。
2.研究性教学方法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所区别
(1)实施的主导者不一样
研究性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主导者是学生。
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是教师,学生是参与者,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工程实际问题设置学习研究的专题;介绍相关知识与提出研究问题;给出分析的切入点与研究路径提示;提供主要学习资料和参考文献资料及获取的路径,提出学习与研究的要求和学习评价的标准;组织学生学习研究和安排进度。
从研究性学习方面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充当引导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特质、兴趣爱好、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向、内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提高素质养,甚至可以主动向老师求道问教,突破教师设定的框框。研究性学习既可以在研究性教学中实施,又可以在传统教学中实施,虽然传统教学方法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的促进作用较弱,但只要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点、目标,就会具备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样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所不同
一些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是对教师而言的,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探究式学习方法与之对应,又如案例式教学,对教师而言是通过对案例的介绍、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学习相应的理论、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对学生而言则是通过主动积极参与,有目的地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以期解决同类问题,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对研究性学习来说,还可以运用其他一些学习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等,既可以独立运用,又可以与以上几种方法穿插应用。
四、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关键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规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明确要求,推行研究生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卓越计划中加强研究性教学与学习,必须把握如下关键性问题。
1.研究性学习与教学氛围的营造
必须加强教师及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使师生理解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与传统接受式学习(传授式教学)仅有的注重知识学习的作用相比,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知识的获取、应用、创新;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升,对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起到更大的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作用的重要性,才有利于营造教师与学生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氛围,同时教育管理方面还要在政策环境上给予引导与激励,特别是对教师的激励方面,因为研究性教学相比传统教学需要更大的时间、精力甚至经费投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究性学习与教学,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提高研究性学习、融入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必须在抓好学生学风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功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研究性学习(教学)注入活力。
3.加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的引导者是教师。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开展研究性教学,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热爱、投入和研究是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发挥好主导作用的基础。只有热爱教学,才能以饱满的激情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只有投入更大的精力学习教育理论,将最新的理论、技术引入教学中,开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研究,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教案,组织好教学活动。
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强的知识应用能力、较深的研究背景与造诣、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识将远远超过课程规定的界限,学生寻求教师指导和帮助的问题将大大超越传统接受式学习的领域。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是在教学中介绍最新进展,而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讨论研究成果的同时,更要剖析研究思路、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这些成果或观点产生的过程。因此,教师自身要具有研究经历并在与课程相关的领域取得研究成果,才能够胜任研究性教学。
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来说,教师还必须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卓越计划重在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因此没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师不可能承担企业委托的工程项目,也就不具有工程项目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真实的工程问题就不能充分了解和直接把握,就不可能编写和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和案例。只有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才能比较深入地洞察问题、案例的来龙去脉,才能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方法和具体措施以正确的引导,才能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时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五、结语
在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中,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除了要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突出加强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知识外,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研究型教学与学习也是重要的一环,需要师生双方积极参与。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弄清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针对性地加强教与学对增强教与学效果将起到重要作用。
[1]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3]龙慧灵,熊黎,龙海明.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社会科学家,2010.8.
[4]赵洪.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5]Higher Education: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英国政府商业、创新和技能白皮书,2011.6.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项目编号:2013JSJG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