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4-07-21仲崇霞
仲崇霞
对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仲崇霞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卫管系,江苏 南京 21003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上网占据了高职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学充斥校园,对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学语文教学要摒弃传统模式,积极实行改革,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的影响,使大学语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
网络环境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发明,都会给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带来一场变革。而今,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媒体,正以迅猛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也对传统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作为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改革,才能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是每一个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影响
网络以强大的包容力,将整个世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连在一起,给高职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活的信息资源,展现了一个崭新、广阔的世界。但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冲击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环境使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淡化。
自从MSN、QQ等聊天工具出现后,网络语言的使用已达到泛滥的程度。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体,虽然具有方便快捷、形象幽默等特点,但更多的是简约、容错、随意,不符合语言的使用规范,是人们用数字、字母、汉字、符号等随意组合,甚至用谐音、错字改词造句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故意用异化词代替常规表达的“瘟酒吧”(WINDOW98)、用数字代替汉字的 “9494”(就是就是)、用拼音缩略语代替词语的“GG”(哥哥)、用错别字代替正确词汇的“偶”(我)、中英杂糅的“3KU”(谢谢你),另有用形容词做动词的“主页被黑了”、用名词做动词的“你博客了吗”、用副词修饰名词的“很克林顿”(很不诚实),甚至有一些随意组合的“新汉字”,还有一些冒传统语法之大不韪的港式说法(如“累死掉了”)等。传统语言的严谨与凝练被网络语言的浅显、平白、不规范冲击,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逐渐淡化。
2.网络环境使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弱化。
网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内容应有尽有;网络具有开放性,上网不受性别、年龄、职业等条件的限制,网络搜索引擎方便快捷,鼠标轻轻一点,几秒钟就可以搜索到所需的各种资料,容易使人产生惰性。某些高职学生在完成大学语文作业时,直接到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懒得独立思考。网络信息的形象性和直接性使学生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认识世界。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弱化。另外,过多使用网络语言影响了语言规范,破坏了语言环境,使学生在用词上真伪难辨,是非不分,行文时无美感,错别字成为普遍问题,导致学生母语运用能力降低。
3.网络环境使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退化。
网络时代,高职学生的阅读载体已由纸质阅读转为电子阅读,网络文学以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等特征迎合了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受到他们的欢迎。不可否认,网络文学中确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如《明朝那些事儿》用现代人的思维和通俗的语言解读历史,让枯燥的历史在作者的阐述中变得生动有趣。然而,网络文学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网络文学发行渠道宽、发行门槛低、作品数量多,导致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网络小说中充斥色情、暴力、迷信和玄幻,容易让某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深陷其中,产生误解和幻想;再加上大多数网络作者并非专业作家,以年轻人居多,生活阅历并不丰富,作品中缺乏对人性的透视、对生活的思考、对社会的担当,内容浅显,思想浮躁。传统文学中的文化精髓、民族品格、价值取向、人文关照是网络文学极少涉及的。长期沉溺于网络文学,必然导致学生的文化根基漂浮、文学审美能力退化。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是以祖国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优秀文化遗产为精髓,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思想、情感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1.教学观念陈旧。
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还是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大多停留在对一篇文章字词句的分析、段落的划分、段意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写作特点的总结等方面,对作品中包含的意境、形象及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拓展不够。某些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只不过是中学语文的延续而已,是“高四语文”,没有网络中丰富的信息生动,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
2.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大学语文主要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难度较大,基本上还是一个人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忙于记笔记,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发言。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一支粉笔,外加一块黑板;即使使用多媒体课件,也只是替代黑板。由于师生互动环节较少,致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某些学生上课时集中不了注意力,便在台下玩手机或读电子书,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3.教材良莠不齐。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一些问题。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但大多数高职大学语文教材重阅读教学,较写作教学,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更不涉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应用性和时代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再加上各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不同的理解,教材的编写各有千秋,侧重点有很大差异。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它对学生的诱惑是难以抵御的。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如何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并限制其消极影响,使大学语文教学既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焕发新的活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更新教育理念,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知识的“独占者”,教师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再是“一桶水”的需要,而应该是学生取之不尽的“活水源”。停留在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对课文进行肢解的教学理念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只有立足更高的知识平台,拓宽视野,把语文教学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充分挖掘其深层蕴含的人生哲理、价值取向等,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要不断追求真知,使自身的知识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网络环境下的语言和网络文学固然有种种弊端,但亦有其存在的价值。教师如果一味地排斥网络,就只能适得其反。要想让学生不受网络的负面影响,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网络媒介意识,活跃于网络空间,关注网络活动;必须有较强的网络运用能力和网络批判能力,才能不断指导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趋利避害,使网络资源为大学语文教学服务。
2.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是“讲授”与“聆听”的关系,教师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威”。网络时代,教师要走下“圣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做学生学习协助者和合作伙伴。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课前,教师可以围绕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题,要求学生利用网上大量的语文知识资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课堂上,可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口才,教师只是抛砖引玉、答疑解惑;教师要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现大学语文的魅力。课后,通过网上留言、QQ、论坛等方式实现教学互动,加强师生沟通,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另外,还可以建立网上创作平台,让学生通过网上创作,培养语言规范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还可以在网络平台提供一些美文供学生欣赏,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能力。
3.淡化教材的样本性,强化其参考功能。
网络技术的平等性、开放性、共享性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资源,为大学语文知识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弱化教材的样本性,增加教学内容,改革教材中内容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树立“大语文”观念,模糊教材的示范性,强化其参考功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课内、外相结合,拓展课堂容量,加强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之间的整合。教师对教材的诠释再也不是传统的“线性”延伸,而是新型的“网状”扩展。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语文的科学性、生动性、实效性,提高大学语文的吸引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储备和执著的探索精神,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还要花大量时间上网搜索想要的资料。
网络环境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大学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进行改革,处理好网络与大学语文学习的关系,有所宽容、有所鉴别、有所取舍,将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手段整合运用,使大学语文教学达到既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又使学生获得情感的陶冶、审美的愉悦、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目的,从而使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焕发活力。
[1]仲崇霞.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文学教育,2013(10).
[2]方燕妹.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2):54-56.
[3]杨小敏.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8-80.
[4]李培娟.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6):186-187.
[5]陈时芳.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2008(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