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行技巧

2014-07-21青海广播电视大学高强

中国商论 2014年16期
关键词: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高强

1 人力资源理论发展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随着我国国内人力资源的大幅提升,加之实际的人力资源需要仍呈现巨大缺口,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不断被人们关注。但人们只感性地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出来的管理经验,而对确切严谨的概念不甚了解。

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是专业型的经济学领域名词,它是指一定范围的人们在完成一项工作的发挥能动性,贡献体能与智能等形成的劳动力总和。实现这项管理目标可以通过对员工的甄选、考核与判断,人力资源管理者从而对这些预备资源实现有效衡量,然后根据本单位的岗位需要,将这些员工有目的、定量地分配到各个岗位,让他们的才智和能力得以实践,从而使更多部门或企业形成联动,实现滚动式的前进。

现阶段的各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可谓做到了与时俱进,实现了从传统管理模式“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和突破,这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时代要求。人力资源理论自从在1664年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中涉及到人的价值被不断放大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本,而是需要规划与开发的发展性资源,与此有关的理论也不断推陈出新。例如近几年被香港大多数企业采纳的“抽屉式”管理,强调处在不同岗位的每个人必须要求权、责、利统一,管理者要求每个人拥有每个人特有的“抽屉”,并需要承担其风险、享受其成果;又如“一分钟”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与员工共同发挥职能时,能够抽出一分钟根据员工实际表现进行奖惩,用短暂的一分钟实现及时有效的管理。这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不仅吸收了人类社会发展以来各国的先进思想理论,还结合实践反馈时代特色,在思想意识层面,指导着人们在工作与创新中实现人力资源更科学有效的规划与发展,给人类进步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

2 人力资源实行技巧使管理工作锦上添花

人力资源管理归根结底仍然是人的管理,是与人实打交道的环节,尽管各色的人力资源理论给管理者提供了众多可参考与可选择的方案,但仍避免不了将理论付诸实践时需要面临的包括员工个人存在关于自身发展的担忧和自闭寡言的心理屏障,以及整个人力资源综合体存在负面因素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性问题,有以下几种技巧可供参考。

2.1 实现个人培养,推出“大雁行动”

企业或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者就算对员工提供再优厚的生活工作保障,也不能避免普遍存在于现在员工内心的对于自身发展前景的怀疑,与来自于年轻力量的关于职位的压力。特别是正处于青年向中年转型的80后承受更多来自家庭、婚姻以及社会的冲击,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顾虑,在这一时期,他们常会对工作现状及待遇薪金产生不满,对待工作任务更容易出现敷衍、懈怠,甚至有跳槽冲动和打算的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中棘手的问题,解决关键还在于员工自身。这一年龄层次的员工大多掌握着已经较为熟练和完备的工作技巧,正处于自身价值的不断挖掘阶段,出现这种消极怠工阶段的主要原因是外界压力。所以对员工能力、潜力的进一步挖掘,才是让员工重拾信心和斗志的关键,除此之外,这种措施还能够使企业在人力资源质量上得到提升,让整个人力资源综合体的整体质量水平达到新高度。具体的解决措施包括构造“个人发展通道”,以分组培训为途径,定期、定量为公司培养和输送掌握高端技术的人才,让每个员工都有为其量身打造的自我提升通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每个员工对于自我发展的愿望;企业还可以开展“大雁行动”,通过形成双方协议,加以比例分明的培养基金支持,让这些潜在能力还未发掘的员工肩负个人理想与组织任务参与系统专业的知识技能学习,学成之后如同大雁一般回到岗位发光发热、造福全体。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践行类似这些改革举措后,员工表达自己感受时说道,“感觉自己不是被掏空,而是不断打气”,这也是管理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2.2 鼓励交流沟通,扫除沟通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任何工作中都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角度的复杂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更是如此。人力资源管理从表面上要求管理者本身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与人员调度能力,并掌握较好的组织能力与疏导能力。出于部门企业管理的更高要求,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尽管“亲属回避”制度是在最初为了防止人员间复杂人际关系对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或是给企业造成损失所制定的,但它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在企业中人际关系冷淡,个别员工寡言少语,难交流、难沟通的尴尬局面。

人际关系构建工作能够通过很多途径得到实现,比如扩大公司网站论坛的言论自由度,提供不仅包括工作经验还涵盖个人心理状况的交流平台,在个人思想言论自由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在这一方面,万科集团采取的措施非常到位,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位加入万科已十年的老员工杨某说道,“万科提供了12种沟通渠道,为的就是怎么样让沟通无障碍,怎么样让员工选择他认为最安全、最便利,同时又是最高效的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除此之外,岗位定期轮换也是消除交流尴尬的有效方法,通过每个人对于不同人际关系、不同工作要求的体验,不仅增进全体员工的有效交流,还为实现员工全能、实现部门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称得上是一举多得的明智之举。

2.3 注重环境营造,造就管理魅力

在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良好的工作和交往环境不仅是管理过程中追求的目的,更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造成导向,从而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实现。对于发展到今天的许多企业来说,集体活力减弱、人才老龄化加剧、员工集体松散等问题接踵而至,人力资源管理遭遇瓶颈期也实属正常。关键是想要克服或者缩短这一阶段,有人建议“养鱼先养水”,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管理者要注意思想意识方面的构建,加强正面观念的灌输,定期举办讲座和交流会,借助宣传标语、宣传栏传达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其次,可以尝试新领域的探索或是与其他部门或企业的跨界交流,给日常工作增添惊喜,比如组织员工间的友谊赛,对有困难员工及家庭提供帮助,或是组织员工适当参加公益等等。这些看似与工作实质无关的活动实际上在员工工作中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它让员工所处环境有了正面风气的渲染,进而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工作热情。不仅如此,良好的工作和交往环境还能够成为一个企业的品牌,吸引更多注重企业理念的优秀人才投身该企业。

3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奏效,不仅体现在是否有健全的理论支撑,还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擅长采用合理的方法技巧,在人力资源综合体大环境下二者的相互作用才能切实产生效果。尽管新时期下,这种管理经过多年实践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管理者的悉心探索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更大的飞跃。

[1]宗伯君.企业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J].工业技术经济,2009(9).

[2]曾建全,马艳华,郑丕娥.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河南科学,2010(3).

[3]张丽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研究[J].北方经济,2013(10).

猜你喜欢

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