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主产区薏苡栽培最佳密度试验初报

2014-07-21周祥周蓉欧珍贵班秀文李志方周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薏苡贵州省

周祥+周蓉+欧珍贵+班秀文+李志方+周明强

摘要: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Coix lachryrma-jobi L.)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窝行距对株高、株穗数、株粒数、百粒重有明显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对窝株数影响不大;不同下种量对株高、株粒数、百粒重、窝株数有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对株穗数影响不大。

关键词:薏苡(Coix lachryrma-jobi L.);栽培密度;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S519;S5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593-04

薏苡(Coix lachryrma-jobi L.)又叫薏仁米、六谷子,为禾本科(Graminneae)薏苡属(Coix)一年生或多年生的C4草本植物[1,2], 堪称“禾本科作物之王”[3,4]。薏苡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药理作用以及粮药作物的两栖性,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前人对薏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栽培、育种、生理生化、细胞学、营养及药用成分、食品开发等方面。

薏苡在贵州栽培历史悠久,但生产发展十分缓慢,其原因是平均单产低,高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12年贵州省薏苡平均产量仅为3 000 kg/hm2,严重影响了薏苡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2011年黔西南州兴仁县的“兴仁苡仁米”已获得地域注册,成为贵州省一个地标小杂粮品牌。此次试验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种植密度(窝行距、每窝下种量)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为薏苡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1~2012年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纳灰村进行,该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8 ℃左右,3~11月活动积温5 424.7 ℃,年降水量1 200 mm左右;试验地为坡改梯,前茬为油菜,土壤类型为石灰土,土质为黄沙壤;土壤含有机质30.15 g/kg、全氮1.82 g/kg、全磷1.28 g/kg、全钾19.60 g/kg、碱解氮118.2 mg/kg、速效磷29.3 mg/kg、速效钾209.6 mg/kg,pH 7.5。

1.1 供试材料

供试薏苡品种为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两因素为窝行距(A)、每窝下种量(B),各因素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A1(80 cm×60 cm)、A2(80 cm×80 cm)、A3(100 cm×80 cm)、A4(1 00 cm×100 cm),B1(下种量3粒)、B2(下种量4粒)、B3(下种量5粒)、B4(下种量6粒),共1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A1B1)、处理2(A2B2)、处理3(A3B3)、处理4(A4B4 )、处理5(A1B2)、处理6(A2B1)、处理7(A3B4)、处理8(A4B3)、处理9(A1B3)、处理10(A2B4)、处理11(A3B1)、处理12(A4B2)、处理13(A1B4)、处理14(A2B3)、处理15(A3B2)、处理16(A4B1),每处理3次重复,共48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5.9 m2(长5.3 m×宽3.0 m)。

1.3 试验方法

种子处理:选好种子,用沸水浸种12~15 s,捞出晾干备用。整好苗床地,按100 kg土加入腐熟有机肥5.0 kg,复合肥1.0 kg,磷肥2.0 kg,混合拌匀,再分别装入100 mL营养杯中,至三分之二处,放入处理好的种子,再盖满土,放在整好的苗床上,淋水浸透,盖上地膜;种前整地,中耕一次,按试验设计打好每个小区窝数;施底肥:每公顷施 腐 熟 农 家 肥7 500 kg,复合肥(15-15-15)50 kg,每窝底肥与土拌匀;移栽:将育好的苗轻轻去掉营养杯,放入打好的窝中盖土即可;追肥:苗期由于营养杯肥力充足,不再追肥,在分蘖期与开花前期追300 kg/hm2尿素,分别施追肥量的40%、60%。其他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栽培技术措施一致。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PS 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各处理薏苡单产为2 810.55~5 432.25 kg/hm2,处理10单产最高,为5 432.25 kg/hm2,处理12单产最低,为2 810.55 kg/hm2,单产最高的处理10基本苗数(不算分蘖,下同)为93 797株/hm2,单产最低的处理12基本苗数为83 375株/hm2,密度最大的处理13基本苗数为125 063株/hm2 ,密度最小的处理16基本苗数 为30 015株/hm2,处理10单产比处理13高838.80 kg/hm2,基本苗数比处理13少31 267株/hm2,处理10单产比处理16高2 286 kg/hm2,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明显。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株高的影响

同一地点同一品种薏苡株高不应有明显差异,但由于种植密度不同,结果是株高有明显差异。表2统计结果显示,处理12、处理16、处理8种植密度较稀,窝行距100 cm×100 cm,与其他处理相比,株高较高;处理13种植密度大,下种量多,其株高也最矮,与除处理15外的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但是薏苡种植不是以生物产量为目的,而是以收获子粒的多少为目的,所以合理密植十分重要,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株穗数的影响

表3统计结果显示,处理16、处理12、处理4、处理8窝行距100 cm×100 cm,在16个处理中密度最稀,株穗数较多,较其他处理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处理5、处理13、处理1、处理9窝行距80 cm×60 cm,在16个处理中密度最密,株穗数最少,说明密度对薏苡株穗数有较大影响。但同一地点同一品种株穗数应是一样的,而随种植密度的改变,株穗数也有了变化,处理16、处理12虽然株穗数最多,由于种植密度小,单产还是较低,所以应合理密植,才能以最低投入获得最大收益。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窝株数的影响

表4统计结果显示,窝行距处理13(80 cm×60 cm)<处理10(80 cm×80 cm)<处理7(100 cm×80 cm)<处理4(100 cm×100 cm),每窝都是6粒种子,单产处理10比处理4高得多;处理1、处理6、处理11、处理16,每窝都是3粒种子,处理1单产比处理16高,同一窝行距产量由窝株数决定,同一窝株数产量由窝行距决定,单产的高低要由窝株数和窝行距的合理搭配,种植密度对窝株数影响不大。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株粒数的影响

表5统计结果显示,处理16、处理15、处理12、处理8较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中,处理16、处理12、处理8窝行距都是100 cm×100 cm,处理15窝行距100 cm×80 cm,密度为最小和较小,且下种量都是3~5粒/窝,可见窝行距大小直接影响株粒数多少,处理16、处理15、处理12、处理8,虽然株粒数多,但由于密度太小,基本苗数不足,还是影响单产的提高,所以应合理密植,方可保证单产的提高。

2.6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百粒重的影响

表6统计结果显示,处理2、处理5、处理12、处理15同一下种量(4粒种子),不同窝行距,百粒重处理5>处理12>处理15>处理2,差异明显,与窝行距有关。处理4、处理8、处理12、处理16相同窝行距(100 cm×100 cm),不同下种量,百粒重处理12>处理8>处理4>处理1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9、处理10、处理11、处理12,不同窝行距,不同下种量,百粒重处理12>处理11>处理10>处理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处理12虽然株穗数多,株粒数多,百粒重大,但由于种植密度小,还是影响单产的提高,所以应合理密植,方可保证单产的提高;处理9、处理10虽然株穗数、株粒数不是最多,百粒数不是最大,但由于密度合理,单产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理论与实践均已证明,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构成因子除窝株数外有显著影响[6]。薏苡这种C4草本植物植株较高,株高达1.6~2.5 m,茎上着生分枝,单株分枝多,相互遮阴重叠较严重,结子不在同一层面上,成熟时间不一致。密度小时相互遮阴少,光合作用效率高,植株高大,单株分枝多,授粉高,单株子粒多,百粒重大;密度大时相互遮阴严重,光合作用效率低,植株不高,分枝少,授粉差,单株子粒少,百粒重小。但也不是产量构成因子都高产量就高,产量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7]。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大产量反而降低,这与林伟群等[8]、赵杨景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单产最高组合为处理10,处理10基本苗数93 797株/hm2,需要种15 633窝/hm2,即窝行距80 cm×80 cm,下种量6粒。综合考虑,基本苗数为90 000~100 000株/hm2较适宜。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下种量对薏苡株高、株粒数、百粒重、窝株数有影响,对株穗数影响不大,株穗数决定于自身品种遗传因素以及窝行距。

参考文献:

[1] 黄亨履,陆 平,朱玉兴,等.中国薏苡的生态型、多样性及利用价值[J].作物品种资源,1995(4):4-8.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 陈清硕.多用途的高产作物——薏苡[J]. 农村科学,1984(12):2-3.

[4] 陈建国,陈重明.禾本科药用植物概述[J].植物杂志,1991(3):8.

[5] 何金宝.浅谈云南薏苡生产发展前景[J].文山州农学会会刊,2006(2):23-26.

[6] 林炎照.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217-221.

[7] 文 华,汪 琴.务川县油菜栽培最佳密度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12(3):50-51.

[8] 林伟群,梅晓青,苏为津,等.迟熟型薏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2(2):57-59.

[9] 赵杨景,刘振海.薏苡种植密度的研究[J].中药材,1992,15(12):11-13.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窝株数的影响

表4统计结果显示,窝行距处理13(80 cm×60 cm)<处理10(80 cm×80 cm)<处理7(100 cm×80 cm)<处理4(100 cm×100 cm),每窝都是6粒种子,单产处理10比处理4高得多;处理1、处理6、处理11、处理16,每窝都是3粒种子,处理1单产比处理16高,同一窝行距产量由窝株数决定,同一窝株数产量由窝行距决定,单产的高低要由窝株数和窝行距的合理搭配,种植密度对窝株数影响不大。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株粒数的影响

表5统计结果显示,处理16、处理15、处理12、处理8较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中,处理16、处理12、处理8窝行距都是100 cm×100 cm,处理15窝行距100 cm×80 cm,密度为最小和较小,且下种量都是3~5粒/窝,可见窝行距大小直接影响株粒数多少,处理16、处理15、处理12、处理8,虽然株粒数多,但由于密度太小,基本苗数不足,还是影响单产的提高,所以应合理密植,方可保证单产的提高。

2.6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百粒重的影响

表6统计结果显示,处理2、处理5、处理12、处理15同一下种量(4粒种子),不同窝行距,百粒重处理5>处理12>处理15>处理2,差异明显,与窝行距有关。处理4、处理8、处理12、处理16相同窝行距(100 cm×100 cm),不同下种量,百粒重处理12>处理8>处理4>处理1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9、处理10、处理11、处理12,不同窝行距,不同下种量,百粒重处理12>处理11>处理10>处理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处理12虽然株穗数多,株粒数多,百粒重大,但由于种植密度小,还是影响单产的提高,所以应合理密植,方可保证单产的提高;处理9、处理10虽然株穗数、株粒数不是最多,百粒数不是最大,但由于密度合理,单产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理论与实践均已证明,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构成因子除窝株数外有显著影响[6]。薏苡这种C4草本植物植株较高,株高达1.6~2.5 m,茎上着生分枝,单株分枝多,相互遮阴重叠较严重,结子不在同一层面上,成熟时间不一致。密度小时相互遮阴少,光合作用效率高,植株高大,单株分枝多,授粉高,单株子粒多,百粒重大;密度大时相互遮阴严重,光合作用效率低,植株不高,分枝少,授粉差,单株子粒少,百粒重小。但也不是产量构成因子都高产量就高,产量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7]。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大产量反而降低,这与林伟群等[8]、赵杨景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单产最高组合为处理10,处理10基本苗数93 797株/hm2,需要种15 633窝/hm2,即窝行距80 cm×80 cm,下种量6粒。综合考虑,基本苗数为90 000~100 000株/hm2较适宜。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下种量对薏苡株高、株粒数、百粒重、窝株数有影响,对株穗数影响不大,株穗数决定于自身品种遗传因素以及窝行距。

参考文献:

[1] 黄亨履,陆 平,朱玉兴,等.中国薏苡的生态型、多样性及利用价值[J].作物品种资源,1995(4):4-8.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 陈清硕.多用途的高产作物——薏苡[J]. 农村科学,1984(12):2-3.

[4] 陈建国,陈重明.禾本科药用植物概述[J].植物杂志,1991(3):8.

[5] 何金宝.浅谈云南薏苡生产发展前景[J].文山州农学会会刊,2006(2):23-26.

[6] 林炎照.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217-221.

[7] 文 华,汪 琴.务川县油菜栽培最佳密度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12(3):50-51.

[8] 林伟群,梅晓青,苏为津,等.迟熟型薏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2(2):57-59.

[9] 赵杨景,刘振海.薏苡种植密度的研究[J].中药材,1992,15(12):11-13.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窝株数的影响

表4统计结果显示,窝行距处理13(80 cm×60 cm)<处理10(80 cm×80 cm)<处理7(100 cm×80 cm)<处理4(100 cm×100 cm),每窝都是6粒种子,单产处理10比处理4高得多;处理1、处理6、处理11、处理16,每窝都是3粒种子,处理1单产比处理16高,同一窝行距产量由窝株数决定,同一窝株数产量由窝行距决定,单产的高低要由窝株数和窝行距的合理搭配,种植密度对窝株数影响不大。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株粒数的影响

表5统计结果显示,处理16、处理15、处理12、处理8较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中,处理16、处理12、处理8窝行距都是100 cm×100 cm,处理15窝行距100 cm×80 cm,密度为最小和较小,且下种量都是3~5粒/窝,可见窝行距大小直接影响株粒数多少,处理16、处理15、处理12、处理8,虽然株粒数多,但由于密度太小,基本苗数不足,还是影响单产的提高,所以应合理密植,方可保证单产的提高。

2.6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百粒重的影响

表6统计结果显示,处理2、处理5、处理12、处理15同一下种量(4粒种子),不同窝行距,百粒重处理5>处理12>处理15>处理2,差异明显,与窝行距有关。处理4、处理8、处理12、处理16相同窝行距(100 cm×100 cm),不同下种量,百粒重处理12>处理8>处理4>处理1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9、处理10、处理11、处理12,不同窝行距,不同下种量,百粒重处理12>处理11>处理10>处理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处理12虽然株穗数多,株粒数多,百粒重大,但由于种植密度小,还是影响单产的提高,所以应合理密植,方可保证单产的提高;处理9、处理10虽然株穗数、株粒数不是最多,百粒数不是最大,但由于密度合理,单产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理论与实践均已证明,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构成因子除窝株数外有显著影响[6]。薏苡这种C4草本植物植株较高,株高达1.6~2.5 m,茎上着生分枝,单株分枝多,相互遮阴重叠较严重,结子不在同一层面上,成熟时间不一致。密度小时相互遮阴少,光合作用效率高,植株高大,单株分枝多,授粉高,单株子粒多,百粒重大;密度大时相互遮阴严重,光合作用效率低,植株不高,分枝少,授粉差,单株子粒少,百粒重小。但也不是产量构成因子都高产量就高,产量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7]。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大产量反而降低,这与林伟群等[8]、赵杨景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单产最高组合为处理10,处理10基本苗数93 797株/hm2,需要种15 633窝/hm2,即窝行距80 cm×80 cm,下种量6粒。综合考虑,基本苗数为90 000~100 000株/hm2较适宜。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下种量对薏苡株高、株粒数、百粒重、窝株数有影响,对株穗数影响不大,株穗数决定于自身品种遗传因素以及窝行距。

参考文献:

[1] 黄亨履,陆 平,朱玉兴,等.中国薏苡的生态型、多样性及利用价值[J].作物品种资源,1995(4):4-8.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 陈清硕.多用途的高产作物——薏苡[J]. 农村科学,1984(12):2-3.

[4] 陈建国,陈重明.禾本科药用植物概述[J].植物杂志,1991(3):8.

[5] 何金宝.浅谈云南薏苡生产发展前景[J].文山州农学会会刊,2006(2):23-26.

[6] 林炎照.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217-221.

[7] 文 华,汪 琴.务川县油菜栽培最佳密度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12(3):50-51.

[8] 林伟群,梅晓青,苏为津,等.迟熟型薏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2(2):57-59.

[9] 赵杨景,刘振海.薏苡种植密度的研究[J].中药材,1992,15(12):11-13.

猜你喜欢

薏苡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薏苡功能性酒研究进展及工艺优化
贵州薏苡新品种(系)的性状表现
考古发现所见古代薏苡
不同水温对2种薏苡种子的萌发及黑穗病的影响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闽产薏苡种皮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