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计划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独特作用

2014-07-21王小康,肖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王小康,肖勇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探讨了学习计划在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独特作用,表明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控自律能力普遍低下,对时间难以掌控,学习动力、兴趣明显不足等。学生希望学习时有人对其进行监督、带领,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并且凸显了辅导员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计划;大学低年级学生;独特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05-02

麦基奇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其中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目标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学习者应该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对活动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学习活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有研究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又有研究发现有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2]而学习时间管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减轻心理压力和降低焦虑、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能起到很重大的作用[3]。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在时间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选取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2012级一个本科班42名同学。42人参与学习计划撰写、执行与访谈,2次参与问卷(2次问卷略有不同)。研究历时4个月,分为学习计划撰写、执行、访谈、问卷和总结5个环节。

1.撰写学习计划阶段(历时2个周)。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撰写学习计划,必须实事求是,不走形式。

2.执行学习计划阶段(历时14个周)。要求学生在执行过程当中适时进行计划调整,以免刻板,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3.访谈。在学习计划执行时过程中,每隔4个周进行访谈。访谈涉及学习计划的适用性,存在的具体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等,并要求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案。

4.问卷。在开始执行后9个周进行第一次问卷,14个周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问卷由研究者参考相关文献自编完成,问卷主要涉及学习计划落实情况(好的方面、存在问题)、学习状态充实程度(很好、好、良、一般)、学习状态受挫原因(要求分条概括说明)、计划对自己的帮助程度(很大、有、不明显)以及还需要哪方面的帮助。第一次收回41份有效问卷,第二次收回42份有效问卷。

5.总结。每次对访谈与问卷结束进行总结。总结涉及通报全班整体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存在问题、改善意见等。最后对两次问卷所涉及内容进行项目指标细化与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

大多数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落实计划,但完全落实的只有12.2%。而且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学习状态在“好”以上。

2.学习计划的落实带来的生活改善情况。

从上表可见,落实学习计划给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带来了改善。学习计划的落实,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改善,对其个体的自身发展、心理都带来了改善。

3.落实学习计划受挫的原因分析和主动改正情况。

使计划落实受挫的原因有许多共同点,像自控与自律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足、时间管理等问题,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偏向于自身内部因素,表明大学生能客观地认识到是个体自身的原因没有按照学习计划执行。但对受挫的原因也存在找借口,如:记忆力差、老师批评、外界诱惑、机会错失、情绪影响、没有人志同道合等。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看到,学校的活动以及硬件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计划的执行。从表5可见,大学生大多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改正。

4.学习计划的帮助作用和大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

有90.35%的学生认为计划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另外9.6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但不明显。从表6可见,大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学习计划对自己学习和生活帮助作用,并且察觉到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发展所带来的显著改善。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中有许多共同点,并且倾向于辅导员的监督指导。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原因分析保持一致。从研究结果可见,低年级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普遍存在自控自律能力差、学习兴趣不足、缺乏时间管理、对自己不严格要求等问题,而学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讨论与建议

针对低年级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具体情况,学校、院系、辅导员和学生个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以制订学习计划为突破口,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1.学校和院系要重视大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学习。基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较短,其自主学习能力与高校的自主学习模式存在较大的适应问题。而学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计划可以使学生自己进行逻辑反思、总结,进一步感知认识自己状况,进而找出原因,进行改善。学校和院系要组织人力对学生进行深层次地学习监督和支持,充分发挥好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借助高年级的学生力量,实行高年级学生帮扶低年级学生的模式。学校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相关内容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其认识。策略的训练可以着眼于认知策略培养和元认知策略培养两部分。通过疏通学习理念与意义,催生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着重解决学生自控自律能力差的问题;开展专门的时间知识讲座,促生学生对时间的感知与掌控。

2.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中的作用:一项学习计划的执行所产生的效果,需要双方较深地投入与重视。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协助和监督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与同学建立一对一的特殊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计划充当了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话题的中介,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问题所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更可以与学生培养起较深的感情,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发挥独特作用。辅导员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监督、提醒、督促、反馈和建议。

3.利用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学习计划的认知,加强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训练。在入学教育活动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学习,以及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等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对学习计划的认识,认识到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内容。[4]掌握学习计划在制订过程中要具有可行性、具体性和一定的弹性。同时号召全体同学行动一同努力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以及改善学生的不合理归因方式,还可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逐步解决个别同学思想问题和其他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方.大学生时间利用状况的社会学分析一对北市七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吴迎峰.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协论坛,2007,(4):309-310.

[3]李森,张力.大学生学习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J].西北医学教育,2011,(5):955-959.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3.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教改项目(Jg05101)。

作者简介:王小康,男,陕西白河人,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肖勇,陕西咸阳人,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学生。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探讨了学习计划在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独特作用,表明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控自律能力普遍低下,对时间难以掌控,学习动力、兴趣明显不足等。学生希望学习时有人对其进行监督、带领,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并且凸显了辅导员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计划;大学低年级学生;独特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05-02

麦基奇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其中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目标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学习者应该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对活动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学习活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有研究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又有研究发现有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2]而学习时间管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减轻心理压力和降低焦虑、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能起到很重大的作用[3]。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在时间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选取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2012级一个本科班42名同学。42人参与学习计划撰写、执行与访谈,2次参与问卷(2次问卷略有不同)。研究历时4个月,分为学习计划撰写、执行、访谈、问卷和总结5个环节。

1.撰写学习计划阶段(历时2个周)。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撰写学习计划,必须实事求是,不走形式。

2.执行学习计划阶段(历时14个周)。要求学生在执行过程当中适时进行计划调整,以免刻板,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3.访谈。在学习计划执行时过程中,每隔4个周进行访谈。访谈涉及学习计划的适用性,存在的具体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等,并要求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案。

4.问卷。在开始执行后9个周进行第一次问卷,14个周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问卷由研究者参考相关文献自编完成,问卷主要涉及学习计划落实情况(好的方面、存在问题)、学习状态充实程度(很好、好、良、一般)、学习状态受挫原因(要求分条概括说明)、计划对自己的帮助程度(很大、有、不明显)以及还需要哪方面的帮助。第一次收回41份有效问卷,第二次收回42份有效问卷。

5.总结。每次对访谈与问卷结束进行总结。总结涉及通报全班整体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存在问题、改善意见等。最后对两次问卷所涉及内容进行项目指标细化与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

大多数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落实计划,但完全落实的只有12.2%。而且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学习状态在“好”以上。

2.学习计划的落实带来的生活改善情况。

从上表可见,落实学习计划给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带来了改善。学习计划的落实,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改善,对其个体的自身发展、心理都带来了改善。

3.落实学习计划受挫的原因分析和主动改正情况。

使计划落实受挫的原因有许多共同点,像自控与自律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足、时间管理等问题,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偏向于自身内部因素,表明大学生能客观地认识到是个体自身的原因没有按照学习计划执行。但对受挫的原因也存在找借口,如:记忆力差、老师批评、外界诱惑、机会错失、情绪影响、没有人志同道合等。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看到,学校的活动以及硬件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计划的执行。从表5可见,大学生大多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改正。

4.学习计划的帮助作用和大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

有90.35%的学生认为计划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另外9.6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但不明显。从表6可见,大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学习计划对自己学习和生活帮助作用,并且察觉到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发展所带来的显著改善。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中有许多共同点,并且倾向于辅导员的监督指导。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原因分析保持一致。从研究结果可见,低年级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普遍存在自控自律能力差、学习兴趣不足、缺乏时间管理、对自己不严格要求等问题,而学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讨论与建议

针对低年级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具体情况,学校、院系、辅导员和学生个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以制订学习计划为突破口,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1.学校和院系要重视大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学习。基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较短,其自主学习能力与高校的自主学习模式存在较大的适应问题。而学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计划可以使学生自己进行逻辑反思、总结,进一步感知认识自己状况,进而找出原因,进行改善。学校和院系要组织人力对学生进行深层次地学习监督和支持,充分发挥好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借助高年级的学生力量,实行高年级学生帮扶低年级学生的模式。学校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相关内容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其认识。策略的训练可以着眼于认知策略培养和元认知策略培养两部分。通过疏通学习理念与意义,催生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着重解决学生自控自律能力差的问题;开展专门的时间知识讲座,促生学生对时间的感知与掌控。

2.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中的作用:一项学习计划的执行所产生的效果,需要双方较深地投入与重视。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协助和监督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与同学建立一对一的特殊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计划充当了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话题的中介,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问题所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更可以与学生培养起较深的感情,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发挥独特作用。辅导员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监督、提醒、督促、反馈和建议。

3.利用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学习计划的认知,加强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训练。在入学教育活动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学习,以及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等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对学习计划的认识,认识到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内容。[4]掌握学习计划在制订过程中要具有可行性、具体性和一定的弹性。同时号召全体同学行动一同努力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以及改善学生的不合理归因方式,还可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逐步解决个别同学思想问题和其他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方.大学生时间利用状况的社会学分析一对北市七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吴迎峰.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协论坛,2007,(4):309-310.

[3]李森,张力.大学生学习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J].西北医学教育,2011,(5):955-959.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3.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教改项目(Jg05101)。

作者简介:王小康,男,陕西白河人,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肖勇,陕西咸阳人,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学生。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探讨了学习计划在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独特作用,表明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控自律能力普遍低下,对时间难以掌控,学习动力、兴趣明显不足等。学生希望学习时有人对其进行监督、带领,在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并且凸显了辅导员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计划;大学低年级学生;独特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05-02

麦基奇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其中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目标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学习者应该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对活动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学习活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有研究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又有研究发现有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2]而学习时间管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减轻心理压力和降低焦虑、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能起到很重大的作用[3]。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在时间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选取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2012级一个本科班42名同学。42人参与学习计划撰写、执行与访谈,2次参与问卷(2次问卷略有不同)。研究历时4个月,分为学习计划撰写、执行、访谈、问卷和总结5个环节。

1.撰写学习计划阶段(历时2个周)。要求同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撰写学习计划,必须实事求是,不走形式。

2.执行学习计划阶段(历时14个周)。要求学生在执行过程当中适时进行计划调整,以免刻板,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3.访谈。在学习计划执行时过程中,每隔4个周进行访谈。访谈涉及学习计划的适用性,存在的具体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等,并要求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案。

4.问卷。在开始执行后9个周进行第一次问卷,14个周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问卷由研究者参考相关文献自编完成,问卷主要涉及学习计划落实情况(好的方面、存在问题)、学习状态充实程度(很好、好、良、一般)、学习状态受挫原因(要求分条概括说明)、计划对自己的帮助程度(很大、有、不明显)以及还需要哪方面的帮助。第一次收回41份有效问卷,第二次收回42份有效问卷。

5.总结。每次对访谈与问卷结束进行总结。总结涉及通报全班整体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存在问题、改善意见等。最后对两次问卷所涉及内容进行项目指标细化与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

大多数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落实计划,但完全落实的只有12.2%。而且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学习状态在“好”以上。

2.学习计划的落实带来的生活改善情况。

从上表可见,落实学习计划给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带来了改善。学习计划的落实,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改善,对其个体的自身发展、心理都带来了改善。

3.落实学习计划受挫的原因分析和主动改正情况。

使计划落实受挫的原因有许多共同点,像自控与自律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足、时间管理等问题,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偏向于自身内部因素,表明大学生能客观地认识到是个体自身的原因没有按照学习计划执行。但对受挫的原因也存在找借口,如:记忆力差、老师批评、外界诱惑、机会错失、情绪影响、没有人志同道合等。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看到,学校的活动以及硬件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计划的执行。从表5可见,大学生大多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改正。

4.学习计划的帮助作用和大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

有90.35%的学生认为计划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另外9.6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但不明显。从表6可见,大学生们都能认识到学习计划对自己学习和生活帮助作用,并且察觉到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发展所带来的显著改善。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中有许多共同点,并且倾向于辅导员的监督指导。但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原因分析保持一致。从研究结果可见,低年级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普遍存在自控自律能力差、学习兴趣不足、缺乏时间管理、对自己不严格要求等问题,而学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讨论与建议

针对低年级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具体情况,学校、院系、辅导员和学生个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以制订学习计划为突破口,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1.学校和院系要重视大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学习。基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较短,其自主学习能力与高校的自主学习模式存在较大的适应问题。而学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计划可以使学生自己进行逻辑反思、总结,进一步感知认识自己状况,进而找出原因,进行改善。学校和院系要组织人力对学生进行深层次地学习监督和支持,充分发挥好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借助高年级的学生力量,实行高年级学生帮扶低年级学生的模式。学校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相关内容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其认识。策略的训练可以着眼于认知策略培养和元认知策略培养两部分。通过疏通学习理念与意义,催生学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着重解决学生自控自律能力差的问题;开展专门的时间知识讲座,促生学生对时间的感知与掌控。

2.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中的作用:一项学习计划的执行所产生的效果,需要双方较深地投入与重视。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协助和监督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与同学建立一对一的特殊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计划充当了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话题的中介,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问题所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更可以与学生培养起较深的感情,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发挥独特作用。辅导员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监督、提醒、督促、反馈和建议。

3.利用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学习计划的认知,加强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训练。在入学教育活动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学习,以及学习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等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对学习计划的认识,认识到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内容。[4]掌握学习计划在制订过程中要具有可行性、具体性和一定的弹性。同时号召全体同学行动一同努力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以及改善学生的不合理归因方式,还可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逐步解决个别同学思想问题和其他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方.大学生时间利用状况的社会学分析一对北市七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吴迎峰.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协论坛,2007,(4):309-310.

[3]李森,张力.大学生学习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J].西北医学教育,2011,(5):955-959.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3.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教改项目(Jg05101)。

作者简介:王小康,男,陕西白河人,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肖勇,陕西咸阳人,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