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藏族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困难的分析及对策
2014-07-19才让南加
才让南加
摘 要: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也很不一样,来自偏远农牧区小学的藏族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城市地区学生差异很大。本文针对造成藏族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习情况不如人意的学习困难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来提高藏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成效。键词::藏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36-01
一、藏族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困难原因的分析
藏族中学信息技术课学习主要难在藏族中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学习态度各不相同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藏族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条件相差太大。臧中的学生来源绝大多数是偏远农牧区的,只有少数学生来自县城。对很多藏中学生来说,进中学前信息技术只是电视上或人们口中的一个名词,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交集不大。对一部分藏中学生来说,见过电脑,或在县城网吧中玩过游戏。只有极少部分的藏中学生自己家里购置了电脑,或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了,成为了一个“电脑小专家”。因此,对绝大多数藏中学生来说,除了在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接触电脑外,没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我对刚入学的初一年级藏族新生进行了一个调查,了解到乡村小学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那么这些学生可能就没有碰过电脑。而县城中的藏民小学,在三年级至六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那么这些学生等于比县村小学的学生多学了4年电脑,那么差异可想而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来自偏远农牧区的藏族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2、藏族中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是学生能否学好信息技术学科的关键。学生来自各地,性格爱好各不相同。在面对学习时,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这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决定着学生能否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对于求知欲望强力的同学,我们自然不用担心,只要鼓励他们始终保持这种学习状态,就能学好信息技术课。而对于学习欲望不强的同学,学习起来就会面临种种问题了。比如:有些同学纯粹不想学习信息技术;有的同学只喜欢用电脑玩游戏,并沉迷其中,而对系统的应用知识则不感兴趣……这种种现象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着这些藏族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困难。
3、藏族中学生自身素质方面的差异。学生的自身素质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对于来自偏远农牧区的藏族中学生来说,不少学生感性认识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观察能力强,归纳能力弱;动手能力强,领悟能力弱。这些自身素质差异也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学习困难。
4、因为没有中考高考的压力,以至于很有一部分藏族中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这种不重视的心态下,信息技术课自然是学不好的。从以上原因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仍是用老的教学方式,将相同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差异性很大的学生,势必会造成好学生认为讲解内容太少,进度太慢,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差生则会认为讲解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以至丧失了学习兴趣,越学越差,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恐惧心理。
二、藏族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困难的解决办法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基础性、全体性、发展性。(即基础性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发展性是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先后达到目标要求。如:在教学初二年级《电子邮件》这一课时,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采用几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兴趣高、状态好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计论、研究其他收发方式就可以了,必要时再作一些指导和点拨。而对于兴趣不高、基础差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Web方式后,再给出几个任务,让学生去尝试练习,必要时还要再做一些演示。至于中间学生则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之后,就要求列出并讲解其他一、二种收发电子邮件的详细步骤,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坚持因材施教、“培优、提中、转差”的原则,解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首先,教师要了解藏族中学新生有没有学过电脑、学过哪些知识点、家里有没有电脑、对学习哪些内容感兴趣,自己在电脑方面有没有什么专长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查可以初步了解各个学生的一些情况,从而做好铺垫。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会表现出一些分化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但是必须注意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学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调整,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为信息技术是在计算机机房中进行组织教学的,所以恰当的排位置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将好学生安排在机房的边上两排,而让中间和低层学生交替坐在中间两排,方便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教学,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一般愿意接受比自己稍微好一点或者差不多的同学的帮助,好学生在一起学习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得到提高。
3、重视藏族中学生在由少年到青春期过渡阶段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性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的差异性。比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根据藏族中学生差异性设计出不同的题目。对于好的学生,如让他们制作一份有关宣传本地旅游资源的电子小报,并提出如字体、颜色、大小、布局、行距、页面大小、艺术字等要求,并提供网络,让他们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对于中间的藏族中学生,提供几个样板和素材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设计一张电子小报。后进的藏族中学生,提供一个样板和样板中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他们模仿着做。对他们所作的成果,主要看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对好的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后进生,要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提高快的学生升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