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
2014-07-19潘启祥夏江
潘启祥 夏江
摘 要:动量守恒定律的传统讲法是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或是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传统讲法由于没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很多学生对导出的动量守恒定律缺乏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顺利地去认识现象,建立概念与规律,以及应用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02-01
一、教学设计思想
动量守恒定律的传统讲法是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或是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传统讲法由于没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很多学生对导出的动量守恒定律缺乏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顺利地去认识现象,建立概念与规律,以及应用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其实,动量守恒定律并不依附于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它本身是有实验基础的独立的物理定律。所以应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讨论并总结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一)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知道定律的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
(三)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一)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了解归纳与演绎两种思维方法的应用;
(二)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培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进行横向比较与联系的习惯,养成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分析评价
按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实例入手,然后实验探究,理论推导等环节,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使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来龙去脉、确切涵义、适用条件有了清晰的认识,并通过课堂训练反馈,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方法,注意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观察、有计算、有推理论证、有归纳总结、有阅读理解,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手脑并用掌握知识,把发展能力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使培养能力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扩大学生感知量,发展学生兴趣,两段录像、定量计算、定性演示实验所创设的物理情景对学生感知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重要作用。
在明确定律的适用范围这一教学事件中,教师有意抓住了三个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的比较,又通过练习进一步将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比较,便于学生强化记忆,促进已有知识学习正迁移顺序进行。同时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本教学设计思维方法训练明确。“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是归纳与演绎方法运用的典型例子。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规律,在本教学设计文本中,从研究一个特殊的物理过程——两车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着手,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合外力为零的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动量守恒的结论。把动量守恒定律这个一般规律应用于分析实例,用的是演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