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坚:《卒迹》——中国乡村的路径
2014-07-19木雕
木雕
《卒迹》,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史诗式影片。讲述了一个生活在最底层草根农民的艰辛奋斗历程,展现了从解放初农村土地改革直至新世纪新农村建设六十多年的变化。但是这部电影却也不是一部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题材影片,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活的乡村,一个正在变动着的、往前走着的活的中国。对于这一切,导演鲁坚有着独特的看法。
《卒迹》缘起
这个电影的缘起,主要是制片人张兴援前年4月份在网上看见故事的原型: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就是挂村级市的牌子,在网上发了这么一个新闻,当时觉得挺好奇,建村级市是不是有很多故事,我们就想是不是有做电影的可能,于是找编剧杨海波老师,杨海波之前有参与过电影《第一书记》的编剧,当然这是一个集体创作,很多人都知道。他后来说到在片子里面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可能想说的话没有说完,他对这个事很感兴趣,他就下去,我们公司也安排人陪他下去,接触到李连成书记,一交流他就非常兴奋,待会细节杨老师自己谈。他给采回来的素材,交给公司的大纲一万多字,一般咱们知道圈里做的都是三、五千字,他可能也管不住,这个东西太多了,当时我们看见也很兴奋。给我的感觉这不是一个创作的编剧,不是家里随便上网查查资料,翻翻书就能找到的东西。可倾诉的角度特别多,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是把它用戏剧化的手段来创造,但是杨老师就坚持,说如果用这个方式写戏剧化的东西可能还不足以表达对农民变化的一种诉求吧,他觉得还是用史诗手法写这个剧本。第一稿出来以后,我说你到表达了你的欲望,如果给二部创作肯定是要增加难度的。
杨老师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六下河南,采了有几百个小时的素材,就是和李连成先生交流的素材,这都是我们整理的,然后集齐稿。当时我们就想这种题材大家可能都知道,市场可行性是打个问号的,我们还是想到电影频道具体里面立项项目等等,就把这个电影寄到电影频道的剧本审查委员会,当时他的艺术总监看了这个剧本就说了一句话:这个剧本概括了一个时代,而且是电影频道近十年来没有看见这样好的剧本。
当然,这句话给我们后来接手这个制作也是很大的压力,而且这个电影,可能现在呈现的大家也看见了,这个电影应该是低成本的投资,真的不到300万。
台词里面很多都是生活中发生的,起码20、30%是李连成自己原话,他本身也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虽然没有读过几天书,台词如果说有点意思的话,就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非常多,一个电影不可能把他完全呈现出来,在电影当中就是想呈现史诗的风格,用一种更加诗话的方式,把他的历史蜻蜓点水的表现一下。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希望把更多的素材通过电视剧的形式,更真实、更富有戏剧化的剧本表现出来。但是现在这种戏很难找到投资,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实施。
影片完成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到西辛庄去给他们村里放这个电影,他看了以后跟我说了一句话,完全是他经历的事,完全是他60年来走过的路,但是他笑着跟我说,杨老师写的很温和,实际情况比这要严重的多,家里的冲突、还有包括他经历被批斗,当时文革或者刚刚开始包产到户的时候受到的一些阻力,也是比影片当中表现的严重的多,他说我挺能理解的,大家能看到这,能够理解我们村是怎么发展的,我就非常高兴。
我首先感谢我们摄制组的人员,没有他们的努力,没有他们的合作,这个影片完成几乎很难,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真的是大家亲力亲为全心投入才达到这个效果,也跟我们刚开始说的这个话,这个成本确实很有限,要表现跨度60年的一部片子,当时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只能是巧做吧。比如说你刚才说60年的,这个跨度中的表现,我觉得这个片子里面,这里面肯定是美术,美术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里面有一些,首先这种也是比较容易想到,比如说用歌曲,有时代背景的歌曲,我们用了《社员都是向阳花》、《祝酒歌》、《希望的田野》这些歌来表现。
另外,这片子在拍之前,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在人进入,实际的组建起来拍摄,那就是剧本里面呈现的50年代那个土坯房子这一段,当时我们在故事的原发地,就是影片里面新城规划完了村子就是现在的西辛庄,就是那个土坯房子,我们在河南省基本上跑遍了没有,后来我们整个摄制组团队,华北几个省吧,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都跑了,最后踏破铁鞋无觅处,就是在河北的一个地方找了这么一个村子,但是那村子也不能用,这个村子当时一块空地,那我们也动了一些脑筋,我们和美工商量就搭建那个场院,场院后面隐蔽的那些画,它也是根据每个时代来变,也用了这些技巧。
还有一些小道具吧,比如说拖拉机,还有咱们的电视,小的十几寸到大的。还有一个踩了外景,这个片子你们也知道,成本不可能去搭景的,只能找到以后改造,还有一个我去踩景的时候也很兴奋,当时也听他们介绍说,他们这个浮桥还在,这个也是踩景脑子里灵光一闪,我说还有公路桥。我就说通过几个时代变化那个,我们去拍黄河的时候,我们也把从浮桥,自己单干的时候那就是公路桥,虽然咱们影片做完报告以后回去路上,就是黄河的大桥,虽然那个大桥离咱们故事的原发地比较远,但是,我觉得表现时代日新月异的这种变化,还是用了这些地方,用了这些技巧,我觉得这种成本真的只有是巧作。
拱卒精神
这个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在影片和主旋律电影中有一些突破,我对这个剧本,拿出来我感兴趣的人是什么呢?我觉得李二卒这个人物,跟我们以前拍主旋律电影的人物不一样是什么呢?可能我们都会去说这个人物从小受到理想主义的熏陶。有什么样板人物的引导,恰恰不是,咱们的李二卒他的一步一步,都是从本人的我不饿肚子,我要吃饱肚子,我没房子住要盖房子。但是他那种逐渐的觉悟,也是比如说旁边有子牛这样的伙伴,有这样的高人指点吧。反过来刚才说,我觉得李二卒这个人物值得研究的是什么?我觉得也是我们这个片子,我觉得可能对中国荧幕的贡献吧,这个人物我觉得它等于相当于在新时代一个村支书反过来做出这样的样板,不是说我们树的这样一个样板,他是做出来了,而是在生活中发掘出来的这么一个,杨海波老师创作之前,我们不是说李连成被网络炒的那个,被咱们的宣传部门有些概念先行的把他已经说成一些名字给他界定了,不是这样的。
另外,对卒的理解,我在拍片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感触,有一天我在片场的时候,拍这部戏的时候突然就说,我这么多年拍电影不也像卒子一样嘛,一步一步拱出来的。我最早拍电影从一个60万的电影频道的那种,卖给电影频道这种,一步一步,《卒迹》恰恰是第九步,我觉得对我创作当中是很有意义的一部电影。其实看《卒迹》这部电影,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社会地位,也不管什么教育地位和身份,也许你现在在享受你成功的成果,或者你在奋斗的路上,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有卒的感叹,你成功了就回过来,可能咱们都是一步一步拱出来的,正在路上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有卒的这种精神。
每个中国人都是一个卒,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管你是高官,还是百姓,你都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我心里有一个台词,就是下棋我知道这个路怎么走,但是生活中没有办法,因为政策总在变。
制片人的话
张兴援:农村片拍的不多,或者敢拍的人更少,因为农村的情节。我看了本子之后有一种冲动,觉得当时有这么一个好的本子,不拍出来那就遗憾了,对于一个从事电影工作的人来说,失去这么一个机会没准是一个很大的罪过,特别是我和海波,还有导演都是多年的朋友,我们看到这个本子之后都有共同创作的欲望,坦率的说在那时候,因为有一种要把本子呈现在荧幕上的激情,也就忘记风险的问题,现在我是深深的感觉到市场,所以我希望这个片子能有更多的观众看到。在今年一月份,年初的时候参加中国梦新片展播的时候播了一次,就在央六频道上播了一次,网上反映使我特别的意外,给我特别大的鼓舞和肯定,我觉得这个片子还是有人看的,而且很多人,当时我们没有做任何宣传,就是随机的放完之后,我们说看看反应吧,很多都是我在搜频道的时候就突然停到这个频道,然后就能看下去,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欣慰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