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画论中“道”的多义性

2014-07-19

考试周刊 2014年42期
关键词:老庄道家儒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画论中“道”一字多义性的分析,认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神支柱——道玄思想在文化与社会领域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明确儒家之“道”与艺术上所讲的道家之“道”的差异性。

关键词: 道 老庄 儒家 道家

宗炳的《画山水序》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很大,它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文章中提出:“夫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像”,“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等等。宗炳的“道”是老庄之道。他把画山水和观山水画作为一种体道、味道的行为,因之画和画技皆是道。因之后人称画“非画也,真道也”(唐符载称张璪的画“非画也,真道也”《唐文粹》卷97)。宗炳发“道”其宗,后人弘其迹。《宣和画谱》吴道子条下称吴道子、顾恺之、张僧繇“皆以技近乎道”;李思训条下亦称其“技近乎道”;又说:“志于道……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凡画者,笔也……默契造化,与道同机。”董逌《广川画跋》书李成画:“其至有合于道者。”清·邹一桂《小山画谱》:“贤者识其意而善用之,则艺进于道矣。”《画笙》中王石谷、恽寿平评语“精微之理,几于入道”。

一、对“道”之字义的分析

“道”一字由“足”和“首”两部分组成,根据汉字的构成原则,它兼有“行走”和“人首”两层含义。“首”字在古代既可指人头,又可指一般动物的头,可引申为“重要”、“开始”等意。《公羊传》:“首时过则书。”“道”在古文中可通“首”用。“足”,按许慎的说法,意为“乍行乍止也,从行从止”,可引申为“超过”、“疾走”等意。由这两部分组成的“道”字,就具有按一定规律向上、向前努力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道”兼指“道路”、“规律”、“德行”、“真理”等,在仕隐分工的时代大背景下,驾着道家的车,奔向佛门之国。宗炳的“道”近似于先秦道家所讲的“道”,是一种玄而又玄的绝对精神,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繁衍万物。“今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者,盖谓至无为道”。“含道”就是包容宇宙的道理,按宗炳的看法,世界万物,都是精神(或佛心)外化的结果。有了这样的艺术精神,我们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画家将注意力从自然转向内心,并要求以自己的精神境界作为投射(rejection)的基点。

二、儒、道两家对“道”的不同阐释

儒、道两家对于“道”所指的“最高真理”和“规律”这两层原始意义的理解是一致的,而在具体运用中,儒家的“道”侧重于经世济民,“中道而废”,“道之以政”,老、庄则侧重于“任自然”、“本然的无为状态”、“无以用而以自身为用”的状态。老、庄提倡所有的人应去圣绝智,放弃一切执著的处世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道”的境界。这与孔子具有浓厚封建伦理的“道”是不同的。儒家《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原则。从孔子的理论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他认为艺术与政治是有一定距离,甚至互相牴牾的,一个“士”不应沉湎于某种专业的技能——“君子不器”,只需“游于艺”就可以了,对“艺”只能抱一种不经意的态度,否则便会“玩物丧志”,有损于“志于道”的根本为士原则。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部分杰出的帝王将相无善画的记载,而在绘画和其他艺术门类中有作为的统治者,都是有名的昏君。宋代理学大师程颐的话就很能够说明问题,或问:诗可学否?曰:既学时,须是用功方合诗人格。既用功,甚妨事。古人诗云:“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又谓:“可惜一生心,用在五个字上。”此言甚当。问:作文害道否?曰:害也。以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书》云: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

中国古代文字的一词多义性,在中国古代画论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于绘画中“道”的理解。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宋徽宗在艺术体验上的言行,从儒家的立场看,作为一个皇帝,首要职责无疑是治理好国家,要履行儒家之“道”,而宋徽宗却偏离这一轨道,在绘画和书法方面造诣颇深,而且相对于治国之“道”来说,他更喜爱艺术之“道”。为了调和这一词暗含的两种不同解释之间的矛盾,在《宣和画谱》(由他领导编修的,那应该是体现他的看法了)中,他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也者,虽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然特游之而已。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来源于儒家经典《论语·述而》,这个“道”正是孔子主张的经世济国之道,而“艺之为道,道之为艺”的“道”是具有“无为”、“自然”等形而上的那个“道”。这样他将伦理学的内容偷换成形而上的内容。这种试图混淆两种不同阐释的做法并不聪明,随着他作为一个皇帝被俘北上、客死他乡的结局,似乎更证明了他混淆“道”这一概念的两种不同阐释的危险性。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道也。”他看到,老子之“道”和儒家的“仁、义”之道是对于“道”的不同阐释。

三、“道”的多义性

老、庄发扬的一整套人生观,充溢地道的、深刻的艺术精神,老、庄在讨论人生时,无意中奠定了中国文化关于艺术,或更准确地说是关于审美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无所用其用而只以自身为用”的精神的自由超脱,但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与大自然生命融为一体,“乘道德而浮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这样的“即自超越”,绝不会产生宗教的超越,也不会产生理性的超越,而只可能孕育出审美的超越,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每一次艺术体验中,事物都为一种超越的意味所充实,成为道的显现,成为永远是新鲜的事物。老、庄之道是最具艺术精神之道,中国绘画受老、庄思想浇灌才开出了不朽之花。

从美学角度讲,孔子是主张人生艺术化的,例如他确定的“乐教”、“诗教”、“礼教”的传统,又如他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但他主张艺术最终依归于社会、人生的责任,它的积极作用是当审美文化的种种形式流于形式化,溺于文饰而无内容时,唤起艺术对生活和人格的塑造力量,不要在淫词丽藻中玩物丧志。看来,孔子的“道”与老、庄的“道”确是有差异的。

中国艺术的发展甚至整个文化的发展一词多义性阐释,或“郢书燕解”式的误读现象屡见不鲜,这是正常的文化过滤现象,不可避免。孔子与老、庄在对“道”的阐释中,有各自的理解,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有所偏离,有所修正,是一种积极意义的选择。通过对这两种“道”不同阐释的分析、梳理,我们会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参考文献:

[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福顺.中国美术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3]黄专,严善.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4]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厅国内访学资助项目。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庄道家儒家
大师道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谎言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