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办高水平大学的思考

2014-07-19张琳

教育界·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水平民办陕西

张琳

【摘 要】陕西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在数量及质量方面都居于全国前列,其中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以及西安思源学院等9所民办高校在校生数超过1万人,但这些高校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结构、学生就业等方面距高水平大学还有一定差距,本文试从资金、管理、科研教学、师资等方面对民办高校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陕西 高等教育 民办 高水平

陕西地处中国中西部交汇处,具有吸引全国各地,特别是周边8个省市区广大青年求学的优势;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高等教育资源丰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陕西省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绩。陕西省现有高等学校116所,在学人数133万人,每10万人口中有在校大学生3209人,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1位[1] 。

以上是数量方面的客观反映,对于质量,即高水平大学,在我国有关211、985工程大学及普通大学的区分及定义。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985工程是我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陕西省目前有7所211工程大学(不包括军事院校)及3所985工程大学,在西北地区也是排名第一。

那么,对于那些非211及985工程的高校,是否就不能归类为高水平、高质量大学或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建成高水平、高质量大学?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在陕西的众多高校中,在专业领域、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优质非211高校也不在少数,甚至一些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历练与发展,其在某些领域也可与公办院校相媲美。本文即以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建设为例,探讨在缺乏相关资金及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如何建成高水平高校的问题。

说到陕西的高等教育,不得不提民办高等教育。自1984年陕西省第一所民办高校——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成立以来,现有民办高校18所(其中民办普通本科高校8所,民办普通专科高校10所),在校生19.7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23所,在校生5.9万人。现有5所民办本科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所民办高校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格,其中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以及西安思源学院等9所民办高校在校生数超过1万人[2],民办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陕西民办高校以其发展快、规模大、起点高、规范化等特点,形成了整体优势,并涌现出了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名牌院校”。个别民办高校以其良好的办学环境、富有创新意识的办学思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在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每年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学子来西安求学。如今,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陕西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亮点。民办高校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然而,在陕西民办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否认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结构、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及问题,建设高水平的民办高校,以下将就资金、管理、科研教学、师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资金问题

客观分析,早期陕西民办高校走的是以学养学的道路,是在没有国家财政资助、社会捐赠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主要靠逐年积累学费支撑办学,滚动向前发展,还有公益性与赢利性之间的冲突明显。当然现在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已多样化,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经费问题依然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因此,扩大规模效益,增加办学经费积累,就成为陕西民办高校特定时期为生存发展而选择的一条路子。从2012年起省属财政每年设立3亿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各项教育优惠政策,支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共同发展。2013年省属高校生均拨款也由2007年的3721元提高到今年本科12000元,高职9000元。民办高校应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优惠政策适当解决资金问题。2004年12月2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第二十八条提到:“ 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民办学校可以以教育设施以外的财产为自身发展抵押贷款”。但日后并没有具体的金融优惠政策出台,若能创新金融服务,综合利用信贷、基金、担保等形式,增加民办高校资金来源、降低民办高校融资成本,那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管理问题

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经济条件方面比较优越,手机、项链、时尚的服饰,在学生的身上随处可见。优越的条件使得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没有压力,因此教育难度也确实会大一些。与发展初期相比,民办教育现在暴露出的问题,不再只停留在校舍、师资、办学设备等方面,更多的是在师生关系、教育模式、管理方法等更细致、更深入的层面,这无疑也是民办教育发展完善的必经过程。西安翻译学院在学校生源如潮的条件下,一反民办院校常规,对招收的新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实行“严进严出”的办学方针,来确保2万多名在校生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西安外事学院的主体系科,就想控制在现有的规模,来保证“拳头”专业的特色与质量,同时构建民办教育教学、发展模式、理论研究系统工程。学院建立了全国民办高校中首家民办教育研究所,汇集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立项进行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西京学院对254名多门功课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作出留级处理,处理的学生所涉及的院系之多、人数之多都是民办高校从未有过的。这些都体现了发展比较成熟的民办高校在管理思路及模式上的自信,当然这些是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匹配的,当学校的发展积累到了一定规模,是有必要从数量与质量方面进行认真权衡。endprint

三、科研与教学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的两个核心工作任务。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规定:民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和受教育者在申请国家或者本省设立的有关科研项目、课题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和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发展历史、经费、科研实力、教师能力等种种原因,陕西省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和公办院校基本没有可比性。作为高校,不搞科研是没有出路的。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要脚踏实地,积极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展开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展横向研究,结合企业、行业、产业进行深度研究。企业合作、和公办高校合作搞项目,在相关高级别的学会立项课题,多渠道开展各级各类科研合作,发挥每一位专家学者、每一位教职工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汇集社会资源,更多聘请企业、研究机构、公办高校的教授专家来校做报告、开讲座,给他们发聘书,让他们担任兼职教授,请他们指导青年教师,各院系的科研都需要指导。从发展需要来看,可以对学校人才进行分工,一些人专门搞教改研究,一些人专门搞一般研究,一些人专门整合各种资源申报高层次课题等等[3]。最后该花的钱必须花,才有可能争取更多的高层次成果。

对于教学,民办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于单纯的理论学习比较反感。而现在有的课堂是创新性差,活力不够,效率不高。要想搞好教学,就要恢复教学的本来意义,是引导而不是强迫,在于使学生具有能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上,而不是一味地知识灌输。首先要摆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学生不是笼中的鸭,教师不是填鸭人。要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摒弃“照本宣科”及“味同嚼蜡”的说教,要倡导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施实验实训法,操作训练法、项目研究法,使学生不仅“学会”而要“会学”。不管什么教学方法,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问题

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比较滞后的,最显著的特点,西安思源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段新民教授曾总结为:“一群老朋友领了一群小朋友”,即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院校退休的老教师和高校刚毕业的硕、博士构成,比较缺乏中青年双师型骨干人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全面准确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实训活动,具备两证(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专业的教学素质、专业实践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高校讲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4]。2007年西安市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64.35%,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仅为5.73%[5]。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这导致教学以课本框条式理论为主,缺乏形象案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进而影响就业。建议民办高校根据本校特色专业与知名大学成立师资培训基地,强化校内“双师型”教师的理论学习。同时,成立校级师资培训基地,聘请知名教师、技师、院士、教授对校内专职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培训,鼓励校内教师积极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教育理论及技术、外语等方面的培训。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制定评定“双师型”教师的校内评审机制,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使校内现有教师形成良性竞争。另外学校可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让其选择不同的企业单位实践,鼓励教师在实践期间开拓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参与企业科研,在实践中实现产学研结合。

五、结语

如何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这是一项重大且长远的课题,需要上至政府部门下至高校本身共同不懈努力。优惠和扶持政策,将会形成一个全社会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学者的坚定决心和态度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陕西的民办高校会越办越好,向着高水平大学的方向越走越近。

【参考文献】

[1]吕扬,舒典,独凯悦.陕西省高等教育轻装上阵健康发展.陕西日报,2012-8-16.

[2] 柯昌万,张龙.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2.

[3]http://kyc.peihua.cn/View.aspx?id=23&class_id=3

[4]简爱. 西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

[5]西安200万培养“双师型”老师教理论又教技能.http://news.hsw.cn/system/2007/07/15/005420809.s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水平民办陕西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