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几个关键词

2014-07-19李淑敏

考试周刊 2014年4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英语教学大学

李淑敏

摘 要: 大学英语课程在教育改革中虽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实际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本文就常出现于教学中的几个关键词略谈一二,如: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盛行一时的“听说领先”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换,以期给教学工作者带来新思考。

关键词: 课程定位 “听说领先” 有效教学 角色转换

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在中国各个高等院校学生学历教育中是耗时最长的一门课程,同时投入的精力远远胜过一般的基础学科。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其未能免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为了更自如地应对社会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多样化的需求和激烈的职场竞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本文现就常常出现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键词略谈一二,如: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盛行一时的“听说领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换。

1.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涉及的学生数量庞大至每年千百万学生,其影响力非其他基础课程所能及。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英语教学,要制定宏观的教学体系和策略,必须先明确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及其性质。

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各时期各阶段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针都充分且明确地把大学英语看做一门工具性的课程。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许国璋教授明确提出了“以外语为工具”的教学思想,认为掌握外语的目的是以外语为工具,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为我所用;把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为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是1985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2007年颁布的《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语言有多重属性,其中交际工具的属性非常明确。语言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当我们说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一门交际工具的时候,并不是说只要能够学习语言,选材的内容无所谓,我们应当重视选材的思想性、人文性,做到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但是这些是语言学习附加的语言属性(杨慧中,2012)。学生的阅读考试成绩反映出虽然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让其自由发挥,随笔写篇作文或日常交流,却发现作文错误连篇、口语支离破碎,这反映的是学生语言知识本身没有掌握好,例如时态、语气、句型,而不代表文化知识没有学好。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应当回归“以外语为工具”的教学理念,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盛极一时的“听说领先”策略

(1)“听说领先”是否可能实现。应深入的改革开放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之需,社会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对有较强听说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之大更是前所未有。要我国高校向社会每年不断输出这样的专业人才,基本上很难实现,就我国目前国情、高校的实际办学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看,其与我国全体从业人员都掌握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权衡利弊,从需要来说,每年近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后要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毕业后基本上用不到;从可能性上来说,英语课的性质只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时少,语言环境有限,外教资源也不够充分。除了某些涉外专业可以适当延长和扩大学生的操练时间和空间外,还有必要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要求,但没有必要制订统一的教学方案。应该做到根据不同院校专业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培养目标也相应做调整,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听说领先”是否是完美的策略。不少学生被笑谈为学的是“哑巴英语”,因为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英语学习很简单,有空学学就可以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其实不然,语言不是一门随便就可以学好的艺术,语言的学习是个融智力与毅力为一体的过程。二是“哑巴英语”这一说法不科学,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言能力有高有低,不存在要么流利要么“哑巴”的问题。语言能力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客观地、科学地进行分级和描写。我国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对学习的起点和重点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利于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课程的衔接。制定我国统一语言能力等级量表,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杨慧中,2012)。

有人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中要“听说领先”,这一说法有过分强调听说训练重要性的嫌疑,有失偏颇。过于强调必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听说训练做得好不等同于读、写的能力自动提高,强调以提高听说能力带动读写能力提高的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听和读是领会式接受能力,说和写是表达式产出能力,加强听力训练固然可以增加语言尤其是词汇量的输入,但是毕竟口语使用词汇比阅读词汇少,扩大词汇量的途径应该以阅读的方式为主。反之,一味强调听说训练而忽视阅读训练,结果可能是语言输入量不足,造成词汇量相对较小,致使语言的输出量有限,语言整体能力降低,无法充分表达较丰富的思想。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片面强调其中的一面,不一定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的综合能力。

3.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在发生改变。过去,教师以语言知识的传授者的身份占课堂主导地位,主导整个课堂教学,授课内容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单一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课堂教学过程。原来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倡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担当多重角色。

首先,教师作为讲授者,要传授语言知识。

其次,教师作为组织者,要为学生营造英语交流环境,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再次,教师作为英语学习的促进者,要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对每一位学生每一单元的学习给予评价,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学习中扬长避短(郭佳,李光霞,2010)。

4.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应试教学的现象严重。从考试反映的情况看,有的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水平离教学大纲设定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说出一段流利的话语,更不要谈及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花在英语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少,为什么缺乏实效呢?

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是有效教学这个问题。具体来说:什么是有效的语言课,什么是有效的语言学习?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础环节,每节课都应该达到教和学各有实效。除了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课上认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外,成功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语言能力,扎实的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素养,能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正确处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语言与内容的关系。优秀的教师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语言教学与异域文化知识介绍,以及人文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的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与学。

5.结语

大学英语的应试教育反映的不单纯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改善,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慧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2]郭佳,李光霞.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英语教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