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云密度设置在激光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2014-07-19朱宁宁姚方芳
朱宁宁, 姚方芳
(1.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2.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点云密度设置在激光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朱宁宁1, 姚方芳2
(1.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2.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逐线扫描的测量方式,推导出任意空间平面内单位面积含有的扫描线列数及各扫描线包含的扫描点数,并由此得到严密的点云密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扫描前水平、垂直方向角度步频率等参数进行计算,使其达到要求的点云密度。该方法通过严密计算模型得到扫描参数,由此既可满足密度要求,又提高了扫描效率,避免了一般扫描作业中依据经验进行参数设置的盲目性,在三维扫描测量作业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LiDAR;点云密度;扫描角;步频率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的点云数据是大量的离散点,这些离散点按照一定的行列间隔有序排列。使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前,需对点云密度(即点云分辨率)进行预设。点云分辨率[1]分为水平方向扫描步频率和垂直方向扫描步频率,分辨率设置不同,点云密度就会有差别。当点云间隔设置较大时,扫描效率高,但采集到的数据较为稀疏,难以反映被扫描物体的细部特征;当点云间隔设置较小时,得到的数据就密集,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的细部特征,但扫描速度慢,花费时间多,对后续的数据处理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2]。因此,点云密度设置在激光扫描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图1 三维激光扫描仪 测量示意图
文献[4]采用对坐标函数微分的方法研究点云密度,给出了平面分辨率的计算公式,但其基于对连续函数微分的思想与实际点云的离散特性不相符。文献[5]将7种为不同型号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设置为不同的点云分辨率,对同一目标在6 m和22 m处分别扫描,并根据获取的点云密度对仪器性能进行了评价。文献[6]实验了不同扫描角度下点云密度的变化。文献[7]指出了点云角度分辨率取决于扫描间隔和激光光斑直径。文献[8] 通过建立高精度室外检校场,对扫描点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评定。上述文献虽然对点云密度进行了实验和研究,但均未建立严密的计算模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任意平面内点云密度的严格计算模型,并应用于点云间隔的预设,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1 点云密度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采用逐线扫描的工作方式,即首先选定一个水平角,扫描线在垂直扫描角范围内按垂直方向扫描步频率进行离散点测量,然后改变一个水平方向扫描步频率,继续进行垂直扫描,直至一个圆周扫描结束[9]。扫描前应先确定水平方向扫描步频率Δa和垂直方向扫描步频率Δθ(如图1所示)。
假定在一个平面上选取单位面积(1 m×1 m),设测站O到平面的距离为L,平面内起始点P的水平角和竖直角分别为a、θ,相邻垂直扫描线间距为Δx,同一垂直扫描线上相邻点间距为Δz,则
式中: ai、ai-1和θi、θi-1分别表示相邻点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夹角。
1.1 扫描线列数的计算
计算扫描区域内所包含的扫描线时,将P点投影至X轴的P′点(如图2所示)。设起始水平角为a,水平方向扫描步频率为Δa,则竖直扫描线之间的间距可表示为:
图2 水平方向扫描示意图
式中:L为测站至平面的距离;a为起始扫描水平角(0~90°);Δa为水平扫描步频率;Li为第i列与第i+1列的间距。
为计算单位长度内扫描线的列数,令各列间距相加之和等于1,即
(1)
根据式(1)可解算出单位长度内所包含的扫描线列数m(取整):
m=(arctan(1/L+tana)-a)/Δa
式中:L、Δa为预设值。当给定一个a时,可求出相应的m。
1.2 扫描线包含的点数
计算竖直扫描线所包含点数的方法是:将起始点P投影至Z轴上(图3中的P″),其起始高度角为θ,垂直方向扫描步频率为Δθ,则竖直扫描线(如第i列)单位长度内包含的点数的计算公式为:
图3 垂直方向 扫描示意图
(2)
式中:θ为起始扫描高度角(0~90°);Δθ为垂直扫描步频率。
由式(2)可得到第i列扫描线包含点数(取整):
ni=(arctan(cos(a+i·Δa)/L+tanθ)-θ)/Δθ
式中:L、Δθ为预设值;a、θ为给定参数。
设单位面积(1m×1m)包含有m列扫描线,每列所包含的点云数量为n0,n1,…,nm-1,则单位面积所包含的点云密度S为:
(3)
1.3 点云密度的变化规律
由式(3)可以看出, S与 L、Δa、Δθ、a、θ等5个参数有关。为直观表示点云密度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MATLAB[10]绘制出S与a、θ的函数关系图,并设置不同的扫描参数对L、Δa、Δθ进行分析(四组扫描参数设置情况见表1)。
表1 扫描参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