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2014-07-19孙楠楠李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孙楠楠,李岩

(1.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2.吉林警察学院警体部,吉林 长春 130117)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孙楠楠1,李岩2

(1.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2.吉林警察学院警体部,吉林 长春 1301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对武术的热情在一天天下降,学生们对武术的认识度不够,有关武术的教学内容也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的欠缺,说明了现在高校教学中对武术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现状,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解决目前教学现状的对策.

武术;教学;现状

加强武术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同时还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特点.在高校中开展这门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磨练他们的意志,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近年来,体育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体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并没有我们达到想象的那种效果.它也反应了实际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首先,武术跟球类、田径等体育科目不一样,它对个人的要求也不一样,上课要求也更高,造成了很多学生不愿去学;其次,武术教学的武术套路比较难懂,在练习时还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关武术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通过分析,提出改善这个现状的方法,希望能更好的在高校中开展武术的教学活动.

1 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的转变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有关武术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改.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武术的选修课,同时专门成立有武术协会.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自己所要修的课程,这样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同时武术教学模式由普修转向专项模式的转变,这也给武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这样能够使得武术的专业知识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有利于武术教学的开展.

1.2 教学内容在不断丰富

在几年前,武术在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初级长拳.整个学习的期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长拳上面,这也造成了武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单一,这样就会使得课堂变得很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下降.就算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是毕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武术的的真正境界还相差甚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很多高校新增了其他武术项目,如:太极拳、传统套路、散打等多个教学内容,吸引了更多学生对武术的学习.但是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案,没有确立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1.3 武术教学教材的不合适和教学方法的不足

虽然武术是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但是武术教材对于学习武术的人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可以从教材中找到武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步骤,从而加深他们对武术的了解.然而在实际中,当前的很多武术教材主要是借鉴武术学院的教材,但是我们要了解的一点就是,对非武术专业的学生和武术专业的学生他的武术要求是不同的,不能用同样的教材去教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的不同,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会有所区别.在教学方法这一块,重教多于重学的现象很普遍,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自身需求,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4 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在学校里面,一门课程学的好坏,通常是根据你这门课的成绩来进行判定的,体育成绩也不例外,同时成绩还可以作为评价老师教学质量的依据.在之前,对学生成绩的考核通常都是以期末成绩为准,而对于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没有太过关注,这也造成了某些平时表现好但是考核时表现不好的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2 实地调查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当前形势下学生们对武术的学习态度,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在武术教学上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我们选取武汉市内的5所大学进行调查,研究对象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学生中发放调查表600,回收560份,回收率达到93.33%,在老师中发放调查有50份,回收的总共有45份,回收率达到90%.

表1 学生们对武术课的态度调查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中喜欢上武术课的人很少,只有17.5%,不喜欢上的人也蛮少,只有13.83%,然而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可喜欢可不喜欢,没有明确的表态.这也说明了当前的武术教学中存在问题,没有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去学习武术.

表2 武术教学目标的现状调查(n=45)

通过表格中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占82.22%的老师认为上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掌握“三基”上面,而对于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意志品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掌握健身方法其实对于学生真的是受益终身,然而在教学中这个只占33.33%,这同时也说明了教学体制有待改进.教学体制理应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增强学生的自身技能为目标.

表3 学生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表(n=560)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学生的讲解都是比较满意,但对于老师的动作示范和组织教法这两方面,学生们的反应并不是很好,说明这两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加强老师的动作示范和组织教法这两方面的能力,以期改善武术的教学质量.

3 武术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武术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3.2 加强学生的武术文化修养

每一项事物的健康发展跟文化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国粹,从它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如:儒家思想、道德思想、哲学、美学等思想,为武术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对武术的基本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在刚开始就培养他们对武术的兴趣,提高他们自己锻炼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他们自己学习武术,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有助于武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3.3 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这也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确定高校中武术教学的内容,首先要结合学生上课的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武术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进行考虑,编制那些简单易学的动作,首先培养他们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再教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开展武术的教学,这样既能降低学习的难度,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总而言之,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重要.

3.4 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课时的安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重要.在制定武术的教学模式时,同时还应考虑到武术的学习和其他体育运动的学习不能相冲突,这样使得学生既可以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够体会武术的真正内涵.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学校可以专门设置一整套基本的武术动作,用于对学生的训练,课外还应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了解武术有关的攻、防动作的分解,加深学生对武术的理解.当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时,这时武术的学习应该继续深入,加强锻炼.

3.5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评价,不仅仅只看最后一次考核时学生的表现,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表现.有可能很多学生平时表现不怎么好,但是最后一次就突然表现的很好而给高分,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十分认真,但在最后一次考核的时候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表现不好而分数不高,这样就显得很不公平.武术的学习,它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过程重于结果.此外,考试评价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出勤率和技能等相关因素.

结语:武术,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随着教学制度的继续改革,相信武术会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武术在高校中的教学现状也会得到有所改观.

〔1〕朱瑞琪,高亮.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6).

〔2〕郭琼珠,黄景东,林建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02).

〔3〕郭立平.我国部分高校实行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4〕毛香銮.论武术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及其教学模式[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5〕蒋丽芳.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9).

G807

A

1673-260X(2014)07-0098-02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武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