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为学生考证开设绿色通道的设想

2014-07-19顾月芳

科技视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设想证书高校学生

顾月芳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0 背景

1)职业准入制的出台促使学生积极考证

1986 年,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校毕业生分配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向高校[1]。1998 年开始的扩招是中国精英是高校教育开始转变为大众性教育。 现如今,大家已经很难通过一纸文凭顺利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于是,在国家职业准入制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始选择通过考证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也为自己顺利就业增加筹码。

目前,高校学生关注比较多的证书大概可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资格型证书,如物流师职业资格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等;外语能力型证书,如雅思成绩证书、中高级口译证书、商务英语证书等[2]。

2)企业无策迫以证书有无删选人才

通过向用人单位了解现如今的招聘情况得知,事实上面试官很难通过一次两次的面试准确地判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因此,也就会更倾向于通过一些证书的获得情况来作为判断的依据。 人力主管也提及,在之后对招聘人员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尽管证书含金量很高,但其所学知识仅仅局限于理论,完全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实际应用的要求。面对如此两难的情况,加之如今的需大于供的就业环境,企业往往会不惜面临着错失人才的风险,越发重视对于一些相关证书的要求,将证书的有无作为招聘者是否进入下一轮的删选准则。因此,高校学生疯狂考证的热潮迟迟不退去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上存在由于这种遴选要求而产生的推动力。

1 面对窘境 提出设想

值得肯定的是,现在高校学生大多已经能够明确自己要考的是什么,而不是在毫不了解所考证书是什么的情况下跟风考证。 对于通用型证书,因其直接和学位证书挂钩,绝大部分人都是目标明确的,誓要尽早把这些证书全部拿下;对于外语能力型证书,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所需以及能力所及, 在为数并不多的外语考试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但面对无数职业资格型证书,大家就顿时迷茫了。此时,高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的殿堂,面对同学的迷茫,理应在这个时刻有所作为,本文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设想:

设想一:将专业必备的证书列入课程规划中

有专家指出,在大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上,教材知识结构的滞后与教育方式的落后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应在专业设置上注重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学科结构,关注市场对人才的各种需求,就业形势及未来趋向,面对现有专业要注意拓宽口径,增强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推行双学位制,以利于学生成为交叉型复合型人才[3]。

在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以专业技能为主,辅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踏出校园的时候,便已身揣多张职业资格型证书,并且拥有了马上投身生产工作的实践能力。 因此,各高校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始试点施行这样的政策,将一些和专业相关性极强或实用性极强的证书,经过专业老师的删选后,直接列入课程学习中,甚至可以将证书考试代替最后的课程考试。

设想二:学校为学生考证提供全方面服务

当代大学以更好地服务学生为其发展的宗旨,通过设立海外留学工作部、菁英学校工作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室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特殊部门来解决学生考证道路上的各种问题。

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学生面对如此的就业压力,往往会在某一时期,树立起考证的目标,但大学毕竟不像高中,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周围的环境,周围的同学,身边的新闻,都会对学生考证的决心有所动摇甚至说放弃考证。

面对众多临阵脱逃的现象,大学可以担当起监督者的角色,开设自修课,学生可以以选课的形式,在开课之初就确实在这学期需要通过的考试,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设置专门的自习教室和课程时间,专人专座,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间相互关心,相互影响,最后根据证书的通过情况以及出勤率等给分。

设想三:学校增强引导力规范培训机构

高校学生考证热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前高等教育功的功利化趋势,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当就业成为读书的最高目标时,高校也就成了努力迎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力工厂,这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根本,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4]。所以,高校应加强引导力,安排专业老师有效的引导学生理性面对考证,指导其正确的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真正合适的证书。

面对现如今考证培训市场的无序化发展,高校与其想着如何分一杯羹,倒不如担当起监督者和开拓者的身份,一方面,通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大力打击那些唯利是图,不负责任甚至无证无照的培训机构,对其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可以对自身进行教育改革,使所开课程更具实用性,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改变课程设计。

对高校学生来说,专业的知识学习是达到“应知”的目标,考证的技能学习是达到“应会”的目的,“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专业学习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更好地引导技能训练。高校应通过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提高大学生应用技能的学习能力,为大学生考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5]。

2 总结

正如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一样,“考证热” 的出现也一样是喜忧参半,从正面效应来看,它有助于高校大学生们的竞争和创新等主体意识的开发,高校学生考证的过程就是一个有选择学习的过程,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尽早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6];也有助于高校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全方面多层次的人才,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受到企业青睐;但从负面效应来看,高校学生忽视学校功课的学习,为了迎合考证,而忽视专业课的学习,上课看考证书籍,甚至为了考证而时常翘课,导致畸形的人才错位现象和知识性失业现象的出现,考证存在的盲目性使大多数学生只想往热门领域发展,而忽视了一些国家重点项目、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基础学科和高技术领域以及边远地区对人才的需求[7]。

针对考证热的现象,高校可以加强引导,通过和企业的沟通合作,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企业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能力,面对现在高校学生证书泡沫过大,只是为了考证而考证的现象感到担忧。 高校可结合自身情况,部分或全部采用以上三种设想,相互结合,不断增强学风建设,兼顾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通过课程改革、学科调整等方式,使学生学习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非生硬的理论知识或是难于操作的实践环节。

高校所做也绝不是简单的“开设绿色通道”,以放羊的形式,完全支持学生们的个性发展,而是应该张弛有道,给同学树立正确的考证之风,将如今的高校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有识青年。

[1]李洋.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的“考证热”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2]朱敏.今天,你考证了没有[J].创业者,2006(Z1).

[3]朱敏.考证族的草样年华[J].大学时代,2006(07).

猜你喜欢

设想证书高校学生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跟踪导练(一)1
消除空袭后果的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