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中交通管制中的班组管理浅析

2014-07-19

科技视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管制员空管管制

袁 鹰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云南分局,云南 昆明650200)

班组作为最基本的管制工作组织单位,面对“加速空中流量”的效率需求与“保障飞行安全”的安全需求的双重压力,如何做好组织内的管理就变得愈加重要与紧迫。

1 共同的目标

如前所述,班组管理就是要解决在多扇区协同条件下,确保飞行安全,加速空中流量。只有明确了这一目标,一切管理手段围绕这一目标实行才有可能做好班组管理工作。

管制班组面对空中交通服务的方方面面, 管理的要素也很多,其中尤以班组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现场管理最为重要和复杂。结合长期以来的工作谈谈对班组人力资源管理和现场管理的一些实践和想法。

2 班组人力资源管理

2.1 管制工作的特点

管制工作是持续性的,每个班组的执勤时间相对比较长,尤其是24 时运行部分时段违反人体节律,较容易疲劳;随着航空业的高速增长,高负荷时段也大幅增加,高峰小时飞行流量也较以前增加;而管制工作的最大挑战还来自于“突变”,天气,空域,航空器,管制设备等原因导致的突变,将导致工作难度成级数增长,且事前可能毫无征兆。

2.2 管制班组人员特点

作为班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题,班组内管制员的构成也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 往往一个班组内有不同管制经验的管制员,他们性格各不相同,能力互有长短。 在不同是条件下不同的搭配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以上特点决定了管制行业不可能照搬现有的, 基于流水线作业,针对性质均一产品,人员个体差异容易得到抹平的企业班组人力资源管理。

空管班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有借鉴有提高。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正和,以奇胜”。

所谓“以正和“,就是对传统行业管理的借鉴。

正就是量化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 确保班组能在通常条件下完成管制工作。

“奇胜”这是在遇到“突变”的情况下,值班力量应该能及时作出调整,胜任短时的工作变化。

2.3 班组工作中部分实践

1)保持班组人员构成的相对稳定,只有相对稳定的人员构成,给管理者有机会深入的了解每一个管制员,知道他们的性格、气质特点(或是耐心、或是热情、或是内向等等),工作能力倾向(或是具有战略眼光,或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2)合理搭配。 基本原则:新老搭配、能力搭配、性格互补。

(1)能力结构

具有战略眼光的管制员来决定目标,做总体决策;由长于精打细算的管制员来做计划;由有魄力而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管制员来做组织、协调工作。 这样、将具有不同能力、特长的管制员合理组合成完整的能力结构。 可以形成整体能力效应,使管制员的管理过程环环相扣,顺利按照计划、目标进行。 这就是能力结构的组合。

(2)个性结构

每个管制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个性和气质,这些独特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个人特别的工作行为和生活行为。不同的管制任务和条件需要不同个性的管制员来完成,如我们需要严厉、不讲情面的人来做监督工作、执行纪律;又要有耐心、态度温和的人来做调解、处理矛盾;还要有热情、开朗的人来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活跃气氛,丰富生活。

(3)年龄结构

不同年龄阶段的管制员,各有其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年长的管制员在阅历、经验、协调能力方面见长;而年轻管制员则充满精力,记忆力好,反应快。合理搭配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空管队伍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也给带班主任在席位安排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班组内应该留有足够后备力量。

2.4 有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值班力量搭配标准更多是基于管制年限,虽然基本反映了管制员的成长过程,但还不够精细。 仅仅能算作CBA(目前最好的操作方法),要成为标准操作规范SOP。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验证。 在既能确保准确搭配出需要等待值班力量,还应该不损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现场管理

在合理进行值班力量的搭配后, 现场管理还需要关注工作环境。只有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对发挥班组的全部能力有所裨益。只有改造了环境才能在有利的方向上引导班组每一个成员,而环境的管理在“人-机-环”的讨论中已有较多的讨论在此不作深入讨论。

除了环境, 空管工作的现场管理与众不同的是还有关注信息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信息能实时的流转到需要他的管制员处,过多的信息被有效的过滤,不影响管制员的基本判断。 在建立健全信息流转制度的前提下,在突发信息增多时,对带班主任在信息流转的合理管理中的能力和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班组文化建设

在采取了以上各种措施后,为什么许多时候还是感觉班组在应对突变时仍力有不逮? 这就是以上传统管理措施的边际效应。 笔者认为触及边际正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而规章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制定滞后,都是出了一个情况再制定一个规章;修改滞后,正如大家所见民航事业发展飞速,规章可能很快就不再适应, 但修改需要一个识别和论证到发布的过程;最后一点是规章制度执行,因为认识的不到位执行也走了样。 而如果我们从每一个管制员出发,最大限度的调动管制员的积极性,去主动识别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博采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去应对安全风险

才能更加灵活和有效的保障持续安全,这就是建设班组文化的重要性。 其核心就是前文所述建立共同的目标,形成共识。

5 总结

空中交通管制中的班组管理就是围绕 “在多扇区协同条件下,确保飞行安全,加速空中流量”这一目标展开各项管理手段。

[1]顾正兵,罗晓利.民航空管班组资源管理[Z].2012.

猜你喜欢

管制员空管管制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错、忘、漏”
放松管制
基于熵权法的管制员素质机测因子赋权研究
药价管制: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如何做好空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内部审核的几点思考
空管自动化系统GPS时钟同步方式
不同地区开发商群体的囤地行为机理及其管制